一個農村家庭的計劃經濟

“今天開個家庭會,這地呀已經分田到戶了,前天村委大會上說了,過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自從你爺那一輩起咱家就是地主,那時的地主其實也是辛苦幹下、攢出來的,你爺爺會按排,有經濟頭腦,所以咱家混的比別人好,買了地,後來就成地主了。解放以後,地分了……現在分田到戶了,要想吃飽、把日子過好,就先要把地種好,幅業搞

一個農村家庭的計劃經濟
一個農村家庭的計劃經濟
一個農村家庭的計劃經濟

好,這樣才能收入提高”。講話的這個人叫郭清賓,是家中的老爺子。郭清賓經過了解放前的地主生活,經過了階級劃分批鬥的年代。但是,他卻是一個種地好手、一個能把家庭經濟安排好的能手。今天晚上全家在開家庭會,老爺子繼續說:“

這個地種完以後,保忠(大兒子)去河邊平個場子做磚丕,爭取在冬天來的時候燒一窯。這個玉亭(二兒)和楊女(二兒媳婦)咱三上山撿柴,除了燒窯和自個家用外,賣個幾車柴,把手裡整寬裕點,潔(孫女)她奶守家裡把娃們伺候好嘍”。

“爹呀,我覺得吧,咱們莊兒東那塊地靠學校,你去找那個校長說說,給學校些錢,咱把廁所的糞給包了,我怕晚了被別人佔先了,冬天、開春那段不是閒嗎,全家挑糞往地裡澆”。

“爹,我保忠哥說的對,這你得操心,趕早點,別讓人佔了先”。這是二兒媳婦接著寶忠的話說了一句。

“那這樣,明天楊女扶樓(播種工具),寶忠、玉亭和我咱三個拉繩,提前個五六天把地種了,早種早收嘛,等種完了我就找校長說這事”。

第二天,天還不亮,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飯,保忠、玉亭把麥種、播種樓裝上車,趁早上地了。今年是第一年分田到戶,人們的高興勁很高,別看天還不亮,上地的人已經陸續出村了。地已經都犁完了,大多是來打坷垃(犁完地的大土塊,這樣不好種地。)的,清賓一家提前種地,這可出乎了好多人的意外,這不有人問起來了:“清賓叔,你現在種,可是有點早呀”!那個也說了:“清賓叔,你這幹啥都喜歡前邊,這種地也喜歡往前趕”。郭清賓對誰都是笑呵呵的應上一句。

郭清賓一家在村裡屬於勞動棒的家庭,幹啥都能快人一拍,他家一開種,村裡人都紛紛效仿,一家人十幾畝地,也就一天就播完了。第二天,老爺子買了兩瓶酒、糖果什麼的,直接去了校長的家裡,當面和校長談承包廁所這事。這個學校是自從和前胡村分大隊以後,沒建多久,廁所這事之前沒想過,郭清賓提出承包,校長當然是求之不得了。老爺子為人大方,談好每年給學校二百元,算是承包費了。

說話兵分兩路,保忠、玉亭和媳婦三人一早開始去河邊平場子,準備開始做磚。靠河邊這一代是黃土,在生產隊的時候就是做磚的好地方,因為夏季漲水被淹,所以沒人管。

保忠每天起早貪黑的做著磚,郭清賓則帶著二兒子和媳婦進山拾柴了。說起進山拾柴這個活是相當辛苦,一家人拉著車,拿著釜頭、鐮刀、繩子進了山,吃住都是在山上,如果賣柴,更要在外邊半個月了,車子撿滿了拉到鎮上賣,完了進山再撿,尤於撿柴的人多,通常一車要兩三天。為了掙錢,一家人在山上待了整整一個月,冬季的時候,人們都進入了閒的季節,而他們一家人卻在郭清賓的帶領下,忙忙火火。

得利於他們家庭提前計劃、合理安排和共同的辛苦付出,全村的莊稼屬他們家長的最好。冬天也順利的燒了一窯磚,尤於辛苦撿了一個月的柴,過年的時候,全家過了一個全村認為最富裕的年。春節過罷,全家人就開始往地裡拉糞澆地。一個廁所,經過反覆的兌水稀釋,澆了不少的地。

辛勤付出加合理安排,必有豐獲。收麥季節,郭清賓家的莊稼明顯每畝比別家多打100公斤左右。成了周圍幾里人們最羨慕的家庭。

藉著手中的寬裕,第二年郭清賓在大隊的十字路口蓋了三間房,開起了全大隊第一個上了規模的商店,老爺子親自經菅,並逐漸從商店經營擴大到化肥經銷、農資經營。當別人還在為溫飽而頭疼的時候,他們家已經率先蓋起了樓房,撤底發生了大的改變。不過他們家裡有一點沒變,那就是每個星期會開一次家庭會,討論各種問題和下一步的各項安排。過後兩年,郭清賓因病去世了,但他家庭的經營模式卻傳承了下來,後來多少年,他們的家庭都是當地無法超越的富戶。看來,能當地主,其思維也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