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與三者險的異同

交強險與三者險的異同

車險裡,交強險是強制購買。商業險即使不買車損險、不買盜搶險,三者險也會是必買。

這兩個險種有點像,我們的車也都有配置,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分不大清,這篇來辨析一下。

先說相同,後說差異。

相同點:它們都是責任保險,提供對第三者的補償。

所謂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類型。

意思是,由被保險人的責任造成其他人受損,本該由被保險人承擔責任的部分,由保險公司代替被保險人在限額內提供賠償。

故稱為責任保險。

它不賠付自己車和車上人員的損失。

舉例:

自己開車撞到了停車場門口的行道樹,只有自己車輛油漆劃傷,不管是交強險還是三者險都不會賠。

反倒是如果這樹被撞翻了,重新種一棵樹倒是它們的賠付範圍。

交強險和三者險都只為第三者提供補償。

差異:

1、購買方式不同。

這個就很明顯了,交強險是強制要求購買。

現在買新車的程序是先買交強險才能上牌,不然車都不能合法上路。

三者險是非強制購買險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是否購買,以及自己確定需要購買的額度。

2、保障內容有差異。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都是對第三者的賠付,這內容還有差異?

是的,交強險對賠付內容劃分了分項限額,而三者險就沒有這個區別,只要是責任範圍內,整個保障額度是不做區分的。

比如交強險規定死亡傷殘限額最高是11萬,住院醫療最高是1萬元。

舉例說明

案例1:張三開車撞到了李四,李四受傷住院,因為傷情較嚴重,治療費用花了11萬元。

其中,交強險賠付1萬,剩下的10萬從三者裡支付。

案例2:張三還是開車撞到了李四,李四送至醫院不治離世,最終需賠付60萬。

其中,交強險會賠付11萬,剩下49萬由三者或者張三承擔。

我們可以看到兩起案件中,交強險賠付的額度不一樣,造成路人死亡,交強險賠付了11萬,而造成路人受傷,交強險卻只賠付了1萬。

原因就在於交強險是對賠付內容進行了劃分,每個部分在限額內賠付。

交強險與三者險的異同

商業險則是在限額內對交強險進行補充,沒有項目劃分。

3、賠付責任有差異。

交強險賠付只區分有責與無責,而三者險要嚴格按照交警的責任比例來賠付責任比例來賠付。

還是上面的例子,在撞到路人這件事上,車主肯定有責任,所以他就按照有責,在限額內進行賠付即可,不需要考慮賠付比例的問題。

三者險就不同。

如果這個李四不是走路,是駕駛電瓶車,且還逆行或者闖紅燈,這種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交警一般會判定李四也需要承擔一定責任,比如確定他是次要責任,按照保險合同規定,次要責任是承擔30%的責任,也就是機動車主張三,承擔70%的責任,商業險的賠付也要按照責任限額來賠付。

住院治療花了11萬,交強險賠付1萬,剩下10萬元,就張三承擔7萬,由保險公司賠付,剩下3萬需要李四自己承擔。

三者險只承擔車主的責任部分,非車主責任不需要承擔賠付,交強險更偏向於福利,它對受害者提供無差別補償。

4、關於精神損害賠償。

想不到吧,交強險的死亡傷殘賠付裡面包含有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三者險則明確說明不承擔精神損害相關賠付。

結論:

大致如此,我們對交強險和三者險進行了辨析,對它們之間的異同進行了介紹,我們可以看到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是各有優劣,互為補充,所以即使有交強險也一定要買三者險。

至於三者險的額度我們建議是,50萬是基礎,100萬算起步,一線城市往200萬靠,相信我,買高點準沒錯。

交強險與三者險的異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