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懂茶藝中什麼是茶葉幹泡法什麼又是溼泡法!

對於喝茶的人來說,茶喝到一定程度後,每次泡茶都是生活中一個享受的動作。以往有段時間,在一些專業茶人的桌面上,茶水橫流,水汽淋淋,大而笨重的溼泡茶盤立在顯眼處。

而如今,想要衝泡出想要的那口茶香,可以安靜、簡約地進行,因為清心雅緻的幹泡法正當時,現已成為主流。那麼,什麼是茶的“幹泡法、溼泡法”,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


什麼是溼泡法?

  溼泡法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那種泡法,平日看到在大茶臺上隨意洗茶具茶葉,水直接傾倒茶臺的做法稱為溼泡。溼泡法最直觀的判斷方法是茶桌上有沒有茶盤,或者說水能不能直接倒在桌面上。

茶盤的作用就是可以將洗具、洗茶的水或泡茶時多餘的茶水直接倒入,正因為這樣,你的整個茶桌看上去是溼溼的,所以就叫溼泡法。

  現在的溼泡茶盤,源於潮汕工夫茶。由於淋壺等的需要,溼泡茶盤漸漸從一個小茶盤,發展成了現在更加方便的溼泡茶盤、茶臺,各種材質,各種形狀,近幾十年來,大行其勢。


三分鐘看懂茶藝中什麼是茶葉幹泡法什麼又是溼泡法!

溼泡法


什麼是幹泡法?

  幹泡法相較於溼泡法而言,一般不使用茶盤,廢棄茶水直接傾倒在垃圾桶而不是茶盤。

  這樣能保持桌面乾淨且易收拾,還可以隨心更換竹蓆和茶巾的款式,既不乏泡烏龍茶古香古色的風格,又增添了佈置茶席的樂趣。

  這種幹泡法,一些媒體認為是臺灣的,一些認為是日本的,甚至有認為是閩南的。其實,幹泡法源於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泡茶的方式,是否真正符合工夫茶的核心價值。


三分鐘看懂茶藝中什麼是茶葉幹泡法什麼又是溼泡法!

幹泡法


幹泡法和溼泡法的區別:

  兩種泡法的區別:溼泡法用茶盤,泡茶時可以打溼茶盤。幹泡法用的一般都是壺承,小而簡單便於攜帶,桌面要求保持乾爽,收拾方便。

  一般做表演均有用幹泡法,泡茶席不囿於地點,室內戶外,溪畔山間,皆可成席。茶興濃時,席地而居,隨手把茗。


【茶水一杯】學茶、懂茶、喝茶,以茶會友、因茶結緣。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關注我們哦!


三分鐘看懂茶藝中什麼是茶葉幹泡法什麼又是溼泡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