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禮州紅色田壩

禮州古稱"蘇祁縣",曾是史上古"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之路的最大驛站。這個驛站賈商雲集人和富庶。曾七朝設縣郡、五代置州所是西昌城的北大門離西昌城28公里、禮州古城建於明代、有七街八巷四城門。周邊各民族進行政治、文化、經濟交流的古鎮,2000多年以來保留有"茶馬、絲綢遺風"。歷來是兵家必爭的咽喉之道,有"蜀軍安營紮寨,太平軍築臺吊鼓"之史實,三次搬、修、擴、建古城池並發現了禮州新石器遺址。

古鎮禮州紅色田壩

西昌禮州田壩村位於西昌市禮州古鎮中部,禮州鎮政府北約2公里處。108國道穿村而過,東臨成昆鐵路周邊及山邊、西到安寧河畔、南以禮州熱水河邊的禮州中學隔河相望、北至同心村相鄰。田壩村由土官莊、新城、田壩、麻園、邊家河坎、孔家堡子等幾個自然小村小堡組成。是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過西昌時停留時間最長(共計6天),部隊人員最多的地方,在禮州朱總司令發佈了中國工農紅軍佈告:“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夷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復妄加殺戮。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己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購買,價錢交付十足。凡我夷人群眾,切莫懷凝畏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甶,不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傳播西蜀。

古鎮禮州紅色田壩

在禮州文昌宮召開群眾大會,給群眾開倉放糧,送衣送物,處理鎮壓了發放財物時寫記名單的惡霸管家和機途放火加害紅軍的國民黨特務。

特別是1935年5月19日,中央軍委縱隊到達禮州後。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等中革軍委領導先後到達。毛主席駐在田壩土官莊邊家大院,周總理駐在西禪寺,朱總司令駐北街廣生堂。1935年5月21日在禮州田壩的下邊家祠召開了著名的“禮州會議"。

古鎮禮州紅色田壩

參加"禮州會議"的中革軍委有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劉伯承、聶榮臻、彭德懷、洛甫、張聞天及中革軍委和紅九軍團羅炳輝軍團長等等,會議認真討論確定了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北上抗日行軍路線改道為"走冕寧、過大橋至拖烏彝區",必須經過"彝區"才能在時間上勝利直達安順場搶佔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有保障決意和首次正式提出"萬里長征"一詞,會後由中革軍委於當日下午18時發出“萬萬火急"的改道行軍冕寧"彝區"電令。

在"禮州會議"過去,80多年的今天禮州人民田壩村民,在紅軍精神鼓舞下,世世代代不忘親人紅軍豐功偉績,傳承艱苦樸素的一奮鬥紅軍精神。現田壩村有13個村民小組,共1148戶,全村總人口3598人,全村黨員幹部65人左右,區域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00畝,林地1600畝,西昌現代花卉產業園區土地流轉1256畝,村集體土地7畝多點,5.8畝承包他人堆放砂石,1.7畝左右用於新村建設。主要以鮮花、蓮白、石榴、洋蔥和玉米種植為主。建成花卉產業園區是鮮切花示範基地,目前種植鮮切花康乃馨200餘畝,村東順山種植石榴,108國道兩邊以種植玉米洋蔥、水稻蓮白為主,村西以花卉主要產力。以後大力調整產力結構種植葡萄、油桃水果。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和領導下,禮州田壩村歷屆村兩委帶領廣大村民經幾代人的不懈共同努力把田壩村打造西昌3A級紅色旅遊村和建成紅色田壩旅遊苑新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