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億城商行成立在即!六雄爭霸到兩強對峙,服務小企業引關注

文 | AI財經社 張夢依

編輯 | 孫明


12月以來,籌建山西銀行的步伐明顯加快。據山西人事招聘信息網披露的公告顯示,正在籌建中的山西銀行計劃招聘一批總行管培生及總行部門總助,合計招聘13—25人。與此同時,山西多地已陸續召開山西籌資工作安排會,由省工商聯領導牽頭動員民營企業入股山西銀行。


該公告表示,山西銀行資產規模即近3000多億元,居全國130家城商行30多位,並將在3年之內力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這意味著,由晉城銀行、晉中銀行、大同銀行、長治銀行和陽泉市商業銀行共同組建的山西銀行有望超過晉商銀行,成為山西省資產規模最大的省級城商行。


隨著越來越多中小銀行加入合併重組隊伍,也引發業界質疑,追求更大體量的銀行,對提升小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是否有益?

三千億城商行成立在即!六雄爭霸到兩強對峙,服務小企業引關注

多市召開山西銀行籌資會


AI財經社注意到,早在今年8月,山西銀行的籌建就已拉開帷幕。8月8日至8月10日,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長治銀行4家銀行先後發佈公告,宣佈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參與合併重組及新設合併的議案。晉中銀行還成立專項領導小組,並提請股東大會授權其辦理合並重組事宜的議案。


對於山西銀行的籌建進展,晉中銀行的一位負責人回覆記者稱“籌建工作還在準備中,具體情況以上級領導的通知為準。”晉城銀行的一名工作人員則表示,自己不瞭解最新情況。不過,從公眾號“晉聯通”發佈的兩則要聞播報可發現,山西省工商聯正在動員民營企業參與籌建山西銀行。


12月1日至2日,山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海芸就民營企業入股山西銀行事宜開展專題調研,他表示“部分城商行資產規模小、歷史包袱沉重、市場競爭力不強,創新發展和抗風險能力不足,發展空間有限。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決定從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打造省屬山西銀行。”


此外,山西省晉城市、呂梁市、汾陽市等多地已相繼召開山西銀行籌資工作安排會。12月3日,山西省工商聯黨組成員衛明喜出席山西銀行呂梁籌資工作安排會,就民營企業入股山西銀行事宜進行安排部署。


山西城商行版圖改寫


目前,山西省共有晉商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大同銀行、長治銀行和陽泉商業銀行6家城商行。晉商銀行是其中唯一的上市銀行,資產規模約2475億元(截至2019年末),其餘城商行資產規模均未超過千億元。此次山西銀行的籌建,不僅將改寫山西銀行業現有版圖,還將對山西第一大城商行晉商銀行造成不小的競爭壓力。


五家擬合併重組的城商行中,以晉城銀行的資產規模最大,截至2019年末,該行的資產規模為908.01億元,晉中銀行、大同銀行、長治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分別為781.23億元、446.12億元、419.47億元、457.81億元(2018年數據),五家城商行資產總額合計已超過3000億元,有望趕超晉商銀行2475億元的資產規模。


“合併完成後,山西各大城商行的客戶群體將向全省輻射,不再侷限於某個區域,會與晉商銀行的的客戶畫像形成交叉,預計省內競爭會有所加劇。”一位行業人士點評稱。


除了山西銀行的“外患”外,晉商銀行自身也有“內憂”。2020年以來,晉商銀行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相繼辭任,而晉商銀行的經營業績也難言樂觀。


三千億城商行成立在即!六雄爭霸到兩強對峙,服務小企業引關注

2017年、2018年、2019年,該行營收增幅分別為11.04%、8.36%、7.07%,截至2020年6月末,這一數值已降至5.2%,同期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93%,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39%、10.36%、10.36%,分別較上年末下降1.21個百分點、1.11個百分點、1.11個百分點。面對五合一的勁敵,晉商銀行山西城商行一哥地位能否保住?兩家實力相當的城商行究竟誰會更勝一籌?值得期待。


“中國不缺大銀行,但是缺特色銀行”

山西銀行並非年內首家合併重組的省級城商行。今年9月22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同意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兩家城商行合併重組設立四川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行類別為城市商業銀行。今年11月7日四川銀行在成都市天府新區正式掛牌營業。


中小銀行合併不外乎追求更大的市場規模,更強的資本實力,不過,中小銀行作為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在銀行業的地位同樣不可或缺。


“中小銀行對提高金融供給,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經濟體系,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重大戰略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北京農商行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康守松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為例,農村中小銀行的涉農和小微企業兩項貸款比例遠高於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水平,並且以僅佔銀行業金融機構13%的資產,貢獻了全行業31%的涉農貸款和28%的小微企業貸款。可見,中小銀行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尤其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已經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而城商行在保障就業和民生、穩定市場主體方面同樣起著關鍵作用。“城商行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定位,這是城商行的初心和使命。”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疫情對各地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城商行已成為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的排頭兵。


近年來,“中國不缺大銀行,但是缺特色銀行”逐漸成為金融業界的共識。“希望每家銀行都能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打造百年老店。如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這家機構的生命不會太長。我們缺的是人民群眾需要的、提供各種服務的、有特色的服務機構。”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韓沂曾表示。


如何找準自己定位和特色,更好的服務於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或許是各地中小銀行轉型和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