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紮實做好新時代洛陽文物保護工作 在推進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

10日,市委書記李亞主持召開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座談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時的重要講話、對文物考古等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我市文物保護利用尤其是二里頭遺址考古保護、龍門石窟保護等工作。

  會議聽取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批示及下步工作情況的彙報,趙海濤、史家珍、王獻本及與會市級領導、相關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結合工作實際作了發言,就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等提出意見建議。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闡明我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意義,強調要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指明瞭方向。總書記關於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批示,飽含了對遺址發掘保護利用和中華文化研究的親切關懷,對洛陽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尤為具有指導意義,為我們進一步守護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我們走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要想到達更遠的彼岸、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必須尋根固本、鑑往知來,用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會議指出,洛陽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遺產和歷史遺蹟眾多,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十三五”以來積極探索“保護原址、修復原貌”等文物遺址保護方式,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受到海內外關注,擦亮了文化品牌,也更加深刻感受到高水平做好文物的成果轉化、宣傳展示,有利於闡明洛陽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有利於壯大文化軟實力、提升影響號召力,有利於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把握主要思想、基本遵循、目標方向和重要任務,立足堅定文化自信、匯聚復興偉力,深刻認識文物保護的時代緊迫性,立足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深刻認識文物保護的現實必要性,在認識上進一步提升,在工作上進一步加力,確保總書記重要指示在洛陽落實落細。

  會議強調,要把握重點關鍵,紮實做好新時代洛陽文物保護工作,在推進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要加強考古探索和歷史研究。積極融入“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課題,找準洛陽作為點,加大對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科學整理力度,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繼續發揮“五都薈洛”優勢,科學適度加大發掘展示力度,不斷彰顯古都洛陽曆史地位和人文魅力;用足用好考古研究平臺,把洛陽曆史和河洛文化更好地呈現出來。要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堅持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加快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融合發展,持續加大保護力度,堅持規劃引領,總結提升“十三五”以來我市探索的文物遺址保護方式,將文物保護規劃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十四五”規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等統籌考慮、一體編制,全面落實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注重統籌發展,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的關係,在城市建設中做到不考古不動土、不考古不出讓、不考古不開建;加快既定項目建設,繼續加快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大谷關客家小鎮等建設,完善道路、酒店等基礎配套設施,擦亮“東方博物館之都”品牌;強化中外文化交流,把洛陽建設成為華夏曆史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平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人文交往中心。要夯實文保事業根基。完善法治保障,完善提升我市文物保護利用地方性法規,提升全社會保護意識;保持改革定力,持續深入推進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科技支撐,積極參與文物數字化工程,創新博物館展陳和服務形式,加快數字博物館建設;創新人才建設,將文物保護人才隊伍納入黨管人才工作範疇,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

  會議要求,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深化大遺址保護利用,著力打造二里頭文化地標。要系統做好二里頭遺址保護規劃。要加強遺址考古研究,加快實施夏文化研究項目工作計劃,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要提升二里頭文化影響力,創新傳播方式,強化傳統文化現代表達、河洛文化國際表達,提升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展陳水平,叫響“研學洛陽、讀懂中國”品牌。要全面啟動二里頭遺址申遺工作。要積極對接、向上爭取,力爭二里頭遺址發掘保護利用項目更多納入國家、省“十四五”大盤子。

  會議還對做好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週年系列活動籌備提出要求。

  劉宛康、趙會生、吳中陽、楊炳旭等參加會議。(洛報融媒記者 李東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