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人難免有生病的時候,哪家醫院比較好?看病應該去哪裡看?腫瘤科哪家醫院好?看婦科去哪裡好?給大家整理了排名前十強的三甲醫院的名單以及它們各自的重點科室,以後看什麼病去什麼醫院你們就知道啦!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推出的《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正式發佈。綜合榜單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位列全國綜合前三。該排行榜始於2010年, 是由獨立第三方的醫院管理學術機構開展的公益性項目。來自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的超過4000名專家參與評審,每年11月公佈上一年度的結果,目前覆蓋40個臨床專科。該排行榜是各大醫院學科建設、科研發展和院級管理水平的衡量標尺之一,也成為引導大眾就醫的重要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患者求醫,警惕醫院外的醫托

“醫托”就是經常出沒於各大正規醫院,用欺騙的方法引誘患者及家屬,把患者騙到一些不良的醫療機構去看病,然後通過非法行醫、開高價藥等手段謀取暴利,或者對患者進行恐嚇、敲詐,甚至搶奪財物的人。近年來,12345市長熱線和市中心醫院接到不少患者投訴,稱來醫院看病時被社會上職業“醫托”所騙,花了不少冤枉錢,特別是還耽誤了治病,嚴重影響了廣大市民的就醫環境。醫托就是醫療領域的騙子,他們最常出現的地方是各大醫院的門口,通過套近乎的方式獲得就診患者的信息,而後再忽悠病人到指定的醫療機構(通常是各種小診所)看病,從而收取高額的費用。

醫托往往是跟市場上一些小診所、私人醫院合作共生,目的都是為了賺取高額的診療費。被醫托欺騙,輕則損失錢財,重則延誤病情,因此,無論是在醫院諮詢或看病,對於主動來搭訕,“名頭響亮”的人,要提高警惕,以免被套取信息。

打擊“醫托”難在哪

“醫托”經常趁病人在醫院候診時或在來醫院途中,向病人主動搭訕、套近乎、殷勤的詢問病情,不管得了什麼病,他都會說身邊有人得過,然後很內行的說如何難治,建議找什麼專家或到那個醫院和診所就能治好。患者一聽喜出望外,“醫托”便殷勤地指明地點,或免費帶路。

“患者被‘醫托’帶去看病的醫療機構,往往治病開藥的醫生雖不是什麼專家,但大部分是取得行醫資格的合法醫師。而患者買的藥,也基本是真藥,至於是否對症,則又界定較難,故在對‘醫托’的查處上,要具體釐清較有難度。”肖林清認為,“醫托”實際上就是介紹人,由於其介紹使用的是欺詐手段,早在1998年,衛生部和公安部便聯合發文,在全國範圍內清理整頓非法醫療機構,重點打擊“醫托”違法活動。目前,根據《治安處罰法》相關規定,應由公安機關對“醫托”一類違法人員進行治安處罰。不過,他指出,“醫托”是寄生在醫療機構之上的,而很多案例顯示,個別民營醫院其本身就是拼湊成立的,並不具備真實的診療能力、治療水平,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騙錢,所以只有先將這樣的醫療機構打掉,才能在打擊“醫托”上具有力度。

對查獲的充當“醫托”行騙的違法人員,目前仍多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但現實情況是,在我們婁底,對充當‘醫托’行騙的違法人員處理更輕,我們辛辛苦苦抓到一個‘醫托’,但到了派出所就很難量刑定罪,就連經濟處罰也達不到,往往是寫一個沒有約束力的保證書,抓了放,放了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市中心醫院負責的打擊“醫托”的一位負責人說。

不難看出,這樣的行政處罰較之“醫托”所獲得的收益,違法成本太低,難以起到威懾作用,使得很多“醫托”在被處罰後又重操舊業,屢禁不止。

據介紹,在打擊治理“醫托”的實踐中還面臨著取證難的問題。很多患者看病後,服用中藥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等事後反應過來發現上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所以不能及時報警,此時就會增加警方的取證難度。此外,由於“託頭”承包的診所一般都有正規手續,證件齊全規範,很難找到證據證明該醫院、醫生與“醫托”有不正當利益關係和連帶責任,其中的取證環節多、難度大。

醫美APP可別走上醫托歧路

 隨著“顏值經濟”不斷升溫,整形、醫美成為不少愛美人士的選擇,醫美APP平臺應運而生。然而,不少用戶表示,一旦進入醫美APP便成了商家“精準圍獵”的目標。

  “精準圍獵”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備受詬病的線下醫托,線下醫托曾是醫美行業的頑疾。愛美人士一進入醫療整形機構,首先面對的不是專業的整形醫生,而是專業的銷售團隊,各種定價方案、成功案例、明星同款、超級讓利,形成一張讓愛美人士無法逃脫的大網。而因為信息高度不對稱,虛假宣傳水分多多,讓不少人上當受騙,也讓醫美行業的形象大打折扣。

  醫美APP藉助互聯網手段,通過“社區+點評+預定”的方式,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有效信息、實現用戶需求與醫療機構精準對接的平臺。位於分享經濟的風口,醫美APP讓醫美行業的形象變得更親民、更專業也更時尚。可是,以假亂真的整容日記、競價排名的整形機構、團隊化運作的整容博主,催生出醫美行業的線上造假產業鏈。不少醫美APP因網絡侵權和造假而惹上官司,成了網絡升級版的醫托。

  醫美行業為何線上線下皆醫托不絕?窮其原因,一方面是巨大市場需求,據統計,中國醫美市場已居全球第二位,預計2022年有望達到4810億元,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是有資質的機構、醫師供給不足。巨大的供需矛盾,催生了很多打擦邊球、非法行醫的醫美機構,醫托就成為幫助這些機構獲得客源的“推手”。而醫美APP主要依靠流量、廣告獲利的商業模式,也使得它們對於劣質的醫美機構和虛假內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醫美APP可千萬別走上線上醫托歧路,騙術始終長久不了,醫美機構的發展要靠自身實力和口碑實現,而作為平臺,醫美APP則要靠優質的內容和服務贏得用戶,才有更好的未來。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專家帶你看清騙人的套路

上“醫托”當的不僅有來自偏遠農村的老農民,也有城市裡的知識分子。人們有時難免會病急亂投醫,現在有相當數量的疾病治不好,或者治療效果不夠理想,這就讓這些醫托、騙子有了鑽空子的可能,加上“看病難、看病貴”,老百姓想省錢省時間,醫托們才找到了“用武之地”。

這些“醫托”的招數並不複雜,無非是告訴患者準備就醫的這個醫院的醫生不好,她(我發現女醫托比男醫托多)要介紹你到某個更好的醫院或者醫生處看病,對方有“偏方、驗方”,治療的效果更好云云。無非是用三寸不爛之舌把患者騙到要騙的地方去。

而這種騙是有報酬的,“服務酬勞”來自被“醫托”介紹去的醫院、診所或者醫生。

進入互聯網時代,我以為信息更加多樣和透明化了,“醫托”便會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間。但最近我發現我的判斷是錯的,因為在我的耳再造患者群裡,我發現了不止一個“醫托”,只不過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把自己重新包裝了一下而已。

首先,這些人會在網上扮演成患者家屬,通常以女性的角色出現,以什麼“妹”,或者“姐”自稱,以贏得患者的信任。

其次,這些人會在網上以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身份講故事。多數還是講故事的高手,故事很精彩,常常很感人,感動之中患者及其家屬就會自覺不自覺的上當受騙。

第三,這些醫托會在網上攻擊那些技術好、不願意參與這種坑蒙拐騙行為的醫生。有人在網上稱我為“郭大炮”,大概就是不喜歡我這種仗義執言的性格,更不喜歡我不願意與她們同流合汙的行為。

第四,這些人一定要為特定的機構和特定的人群尋找“獵物”,對於“醫托”們來說,最理想的服務對象在境外。因為萬一手術效果不好,患者不容易再找到做手術的醫院和醫生,因為成本太高。

實際上,這些“互聯網醫托”的騙術並不高明,只要患者及其家屬擦亮眼睛還是可以識別出來的。對於做耳再造的孩子的家屬來說,他們有六七年的時間為自己的孩子尋找合適的醫生,只要稍微提防點“醫托”就夠了。用七年去做判斷,上當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但如果心裡沒有“醫托”這個概念,防“醫托”的弦沒有收緊,上當受騙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最後,我想申明的是,我不反對在互聯網上做慈善公益活動,我更不反對患者之間拉群互相交流信息,當然也不反對醫生做合規合法的市場宣傳。但我對矇騙患者的“醫托”恨之入骨。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好心病友原是“醫托” 忽悠患者到小門診購藥

8月18日,李女士來到西京醫院呼吸科看病,早上6時15分在三樓呼吸科自助機取號,一位中年婦女主動上前搭訕,還熱心地幫她取號。中年婦女詢問李女士看啥病,在得知李女士看呼吸方面的病時,中年婦女稱,她之前也得過類似疾病,只是大醫院裡的人太多,排隊時間太長,最後還是在另一家醫院把病治好的,算下來比來大醫院看病少跑一個月。

  既能看病,還能清病根,也不用排隊,正在為看病犯愁的李女士聽到這番話有些心動。此時,剛好旁邊又來了一位中年婦女也看呼吸科,兩位婦女相互搭訕起來,一直聊著如何治好病,聊得非常投入。然後,第一位中年婦女給了新來的一個電話號碼,當場打電話進行預約,也不用排隊。

  此時,這名中年婦女不停慫恿李女士一起去看病,當時李女士看病心急,沒多想也打電話預約成功。

  兩人預約成功後,一塊坐出租車到了龍首商業街文景路西口的“西安未央仁慈中醫門診”,醫生看了李女士在正規醫院檢查的病歷,然後問了最近病狀後,給李女士開了半個月中藥,價格1930元,掛號費30元。

  早上7時15分,李女士交完費回家。李女士稱,自從進了該中醫門診後,就再也沒有見到跟她一起來的“好心”病友。回到家後,家人還奇怪這麼快就把病看完了,她把經過講了一遍後,家人說可能遇上醫托了。自己花了那麼多錢,抓來的藥也不敢吃,於是她向未央區衛健局反映。

  8月20上午,“西安未央仁慈中醫門診”將1930元的藥費和30元的掛號費向李女士退還。

中年人得了病去哪家醫院好?最新中國醫院排行榜揭曉給你一些參考


你們遇到過醫托嗎?

第一打擊醫托不能“一陣風”

醫托問題屢禁不止。是沒有監管嗎?不是。是沒有處罰嗎?也不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報道,某某省或者某某地方開展了打擊醫托號販子的專項行動,吊銷了多少執照、處罰了多少人。但是風頭過後,往往又死灰復燃。要我說,打擊醫托絕不能“一陣風”,而要建立長效的監管機制和明確的處罰體系。對醫托嚴格清理、涉及違法犯罪的堅決嚴懲,對違法醫療機構要罰到它關門為止。只有違法成本增加到讓他們承擔不起,才能遏制住不法者的鋌而走險。

第二,要讓患者明白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神醫

容易被醫托忽悠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或者來自偏遠地區或者是重症患者,對於這類人群集中的地方,要有針對性地加大宣傳力度,告訴他們,要信醫院、要信醫生,不能急病亂投醫。世上根本沒有什麼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和神醫。如果有人跟你說“包治包好”,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三,要從根源上解決百姓看病的難點痛點

被醫托鑽空子,關鍵在於百姓看病難,基層醫療網點缺乏、技術水平不足,大醫院又一號難求。根治這個問題,關鍵就是要大力加強基層醫療網點的建設,構建完善的多層次的醫療體系,以及大病、重症的轉診制度,讓患者小病在社區,大病通過基層醫療機構向大醫院轉診。轉載央視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