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七月初七,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情人節七夕;而在少數地區的農村,則是把去世了的親人接回來供奉的中元節的第一天;這一天,也是我父親去世的祭日。因此,每年的七夕,父親都能收到母親寄往天國的情書(一邊唸叨一邊燒的紙錢)。

父親已經去世整整10了,這10年裡母親一直活在愧疚當中,每到七夕,她就會對父親說:“老頭子,我當時應該把實情告訴你的,免得你帶著遺憾離開,直到你永遠離開我們,你自己都還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你是不是怪我太殘忍了?”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其實,父母親的感情並不好,從我記事起就經常半夜被父母親的大聲吵架聲驚醒,這些都源於父母不是自由戀愛,過去的姑娘家要嫁給誰那都是她們的父母說了算。

父母親沒有感情基礎的大半生

一、聰明的姨父為我的窮苦父親提親成功

父親3歲那年我的爺爺就去世 ,15歲那年我的奶奶又去世了,是伯父母把父親帶大成人的。因此在後來的父母每次吵架吵到狠處時,母親總是氣狠狠的罵我父親“你這個人就是有生無人養的”

也是因為從小沒了父母的緣故,加上家裡又窮,父親二十好幾了都還未成家。後來大伯父託我的姨父給父親去向母親的父母提親,母親死活不答應這門親事。因為那時候母親還在讀書,舊時候的姑娘家能得到讀書,說明我母親從小就不是個簡單的農村姑娘。

不過外婆勸我母親:“他家父母早已過世,你不用伺候公婆;他已經分家了,你也不用害怕處理妯娌間的難題,嫁過去就自己當家,而且離你二姐又近,二姐夫是當地的大戶人家,有他們罩著。以後的日子會好過起來的。”

“那除非嫁過去他還盤我讀書(盤,在農村就是供的意思),我就嫁給他。”母親本想用這個苛刻的要求讓我的父親知難而退的,沒想到我那“狡猾”的二姨父一口為我父親包攬了下來。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二、父母親結婚後,父親履行了婚前的承諾,讓我母親繼續讀書,一年不到母親自動放棄了

五十年代的農村,一個女人結了婚還能揹著書包讀書,這在當時我們方圓幾個鄉鎮都是絕無僅有的,按理說我母親應該感恩。可那時候的母親並不認為這是我父親對她的好,她認為這是我父親應該履行的承諾,因此理所應當並且高傲的享受著。

不過好景不長,母親讀書還不到一年就懷上我大姐了,事情終於向著我父親和姨父想要的方向發展。可我父親骨子裡偏偏還遺留著舊時的封建迷信思想,當我母親生孩子坐月子時,別說伺候我母親了,就連我母親摸過的飯勺他都不要了,更氣的是如果父親避免不了的要去房間拿東西,他就拿長凳子一條接一條的架起來走進房間,堅決不讓自己的腳直接踩到月子房間裡的地板上。

我母親生了7個孩子,在沒有公婆,又與兄弟妯娌已經分家了,丈夫連房門都不進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這7個月子是怎麼坐過來的。要帶大的養小的;自己生孩子自己當接生婆;還要在月子裡洗衣做飯。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三、艱苦條件下造就了女強人~我的母親

因為母親讀過書,那可是當時我們村裡的唯一“知識女性”。自從上面來了工作隊之後,生產隊長、婦女隊長、村支書這些幹部頭銜都是非我母親莫屬。母親可稱得上是當時的新女性,不僅自己入了黨,還硬是把父親也培養成了黨員。

其實父親不是自願的,他只想做一個渺小的自己,他做不到像母親一樣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才考慮自己,凡事大公無私的人。

因為這事,我父親說的最多的一句抱怨就是:我做了你一輩子的老婆仔你知道嗎?(把自己比喻成像老婆的兒子一樣的受到老婆的管制)。但是,母親可不會因為父親的抱怨就不管他的,而且這種“管”也延續到了我們做兒女的身上,沒有經過母親允許的事情誰也不能去幹,那時候是出集體工,哪怕就是去趕集都要向母親請假,母親沒批准你就別想走出大山一步。

也正是由於母親的過於嚴厲與苛責,1979年的一個夏天,我二姐離家出走了。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少來夫妻老來伴

從不認輸,也從未輸過的母親,經歷了二姐離家出走的打擊,經過長時期靜下心來思考,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偏激,母親決定改變自己的個性。不過母親認識到這些的時已經50好幾了。

當父親重拾兒時的小愛好,她不再對其嚴加管制,甚至開始真正的做起了女人,重新把女人洗衣服的專利從父親手裡接了過來(因為父親抽旱菸,衣服全部是煙油的原因,母親曾經有二十年沒給父親洗衣服了);父親去趕集回來把剩餘的錢交給她時,她也會微笑的對父親說:“你自己留著點吧,免得口袋空空。”

由於母親的態度轉變變,從來不在母親面前笑過的父親,居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學會在與母親對話的時候懂得面帶微笑了,兩顆冷漠的心在慢慢靠攏並感化。當母親看到父親臉上的笑容時才明白,自己浪費了多少大好年華,原來我們也可以笑臉相迎過日子的,卻繃著臉過了差不多一輩子。

只是好景不長,在父親一次乾咳吃藥多天未見效的情況下去大醫院檢查,結果醫院給父親診斷為咽喉癌晚期,當時就馬上住院做了病灶切除手術。在談癌色變的年代,沒人敢忍心把實情告訴父親。從此母親變得在父親面前小心翼翼,一來怕不小心說漏了嘴,二來怕父親一個不留神就真的走了,

父母二人的愛情可才剛剛開始呀!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愛情才剛開始,父親卻走了

自從父親動了手術後,母親最遠的地方就是去集鎮上買日常用品,兩年裡從來不去親戚家住過一個晚上,就連自己女兒家裡都沒住過一晚。然而,勤勞的並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父親,依然還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管颳風下雨,每天去山上開荒種杉樹為後代造福。父母親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兩年,也是父母親關係最好的兩年,最終父親卻敵不過病痛的折磨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父親走時才81歲。

父親走的當天,就在村裡人幫忙燒父親的遺物時,因大意而把父母放在床下的備用的6000多塊錢的現金全部燒掉了。母親是過後才想起來的,母親當時很長几個月都沒有從父親走了的事實中走出來,後來她對我說:“也許,這就是天意吧,可能你父親因為不知道他自己得的什麼病,以為我們故意沒用心給他治呢。”


一樁並不幸福的婚姻,母親服侍父親那些年,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

結語

父親走後的這10年,每到七夕,母親就會燒著紙錢對父親說:“他叔(孩子小時候不好帶就管父親叫叔),我和你攢下來的錢,你本來你就該享受的,卻沒能把你的病治好,讓你一個人先走了。我這輩子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把你的病情告訴你,讓你去到了那邊都還矇在鼓裡。老頭了,我們的兒子還需要照顧,我還想幫他們一把,我能做多少是多少,讓你一個人在那邊孤孤單單造孽了。雖然我們年輕時,兩個人不太好,你就看在我陪了你整整兩年沒出過門的份上,要保佑我們的兒孫平安哦!”

這是我父母親的真實婚姻故事,年輕時的她們並不相愛,也不幸福。當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由時間醞釀的親情時,已是暮年。也許父母親的情感故事不應該拿出來宣揚,細妹謹以此文獻給親愛的父母,同時也祝福曾經像我父母親一樣不懂珍惜對方的夫妻們能早日接納自己的另一半,爭取天天都是情人節。#創意情書大賽#@頭條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