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时期的老子,被后世尊奉为道家学派的宗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老子.第六十四章》里阐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提前防患,要有防患意识,在祸害产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和“上医治未病”是一个道理,就是说一个最优秀的医生,他的医术高明的地方在于,治病不是治于发作的时候,一定是治病于还没有发作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就是预防治疗的理念。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事情需要厚积薄发,否则哪来的成功的爆发力呢,一定是未雨绸缪,还没成功之前就开始努力,也是“未兆易谋”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在小处做起,踏踏实实积累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的积淀使得我们充盈稳健,而只有深刻地经历才会刻骨铭心的懂得。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不要妄想听了什么高明的理论,自己就成了大师,大多数人自己身上的恶习不可能一下清理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才是。对于习气重的,少说也得三年两年,有的人记恨心很重,有的人很犟,就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总结,多练习,持之以恒,慢慢就给自己练明白了。懂得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感恩,很多人天天嘴上喊感恩,岂不知只有真正明白道理的人才会懂得感恩并真实做到感恩,不然的话,那叫干嚎,自己其身不正讲话没有力量。常常由于自己的定力不足、根基浅薄、不能坚持不懈,到了一定时候,自己出现了问题,就不能谦虚的用学过的高明理论改正自己,反而会诽谤圣贤,诽谤老师,他甚至会和老师争个你是我非,就是所谓的是非心,这样的人怎么学最后的结局都是不好的,心态完全不对,心用反了,所以我们要以此检点我们的心态。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更不要妄想自己和什么高明的人学了一招半式,就可以信口开河、见解片面地指导别人,岂不知,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缺了人生的积淀和历练,缺少丰厚的实践经验,了解的也都是皮毛,是没有真正的底气的。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没有一个是人生浅薄的,都是全方位的锤炼,“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总用对抗心理来学习,那就永远不能入道。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从检验自己开始,自己都不踏实,如何指导别人务实呢?脱离了实践经验的积累,脱离了智慧的印证,任何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的死道理,没有说服力,任何高明的规律或者说道理,只有被运用才会真正活起来。“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懂了,自己力行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朱子治家格言》说:“宜未雨而筹谋,毋临渴而掘井”。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忧患意识的民族,五千年积淀的内力深厚,自古以来古人就告诉我们,做人做官懂得“如履薄冰”,就没有不步步为营的,所以说我们要在危险来临之前就要懂得居安思危,这种忧患意识叫智慧,关键要懂得平时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防微杜渐。有的人人生做什么事情都没什么大出息,有的甚至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关键是因为不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道理。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所以说,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领袖们早就预言,改革容易,发展以后的问题不会比之前少。所以在当今全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我们要懂得与时俱进,懂得冲破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懂得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文化表现形式化,这需要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一味地抵抗,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被历史洪流淹没。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改变每前进一步,都会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处处埋伏着危机与暗流,必然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新局面,我们不能回避问题,要客观冷静面对解决问题,就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就看出苗头,及时熄火。否则就会“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贻误病情,会错过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进变革的最佳时机,由此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反而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浪费更多的时间、金钱去到处灭火。

老子:只有深刻经历,才会刻骨铭心懂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所以说,无论是对于每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好,还是团体管理来说,要想不断推动其前进,就应该要明察秋毫,对所有的不良苗头和倾向早早了然于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及早处理,才能避免将问题和矛盾由小拖大、由大拖炸。这是团体和个人提升自我内驱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我们长足进步的基本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