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近幾天有一則消息在刷屏:老牌985名校、嶺南高校top2之一

華南理工大學,突然爆出畢業生就業困難,向廣大校友求援。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來自該學院官微

僅僅1年前,該校本科生總體就業率為97.7%,碩士生整體就業率為99.26%。新聞與傳播學院134名本科畢業生,就業人數為129人,就業率高達96.27%,而60名碩士畢業生全部就業,就業率為100%

與此同時,華南理工有件頭好大事——今年要承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目前正在與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各有關部門緊密協調。金牌是各大高校的香餑餑,華南理工歷年都是廣東省的金牌保證。今年承辦,更是下了血本,想著借東道主優勢瘋狂攬金。

按往屆習慣,參賽項目逐屆暴增,現場佈置日趨華麗,甚至總決賽現場和頒獎典禮都開始有了超越的野心。據說今年總決賽頒獎典禮要營造出奧斯卡的氛圍。攬金+奧斯卡,華南理工有得忙了。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華南理工官網截圖

華南理工雖然以工科見長,號稱國內“四大工學院”之一,新聞傳播不是優勢學科,2004年才成立專業,但今年的就業率如此慘淡,讓人跌破眼鏡,真的全怪新冠疫情?

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疫情帶來的國內外形勢固然兇險,確實壓縮了大量中小企業的用工需求,但高校辦學思路和大學生的就業觀,恐怕才是就業危機的根源。

新聞和傳媒行業的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直在劇烈變革中。實體-電子,線下-線上,PC-移動端,特別是從PGC-UGC,官方媒體、專業媒體的版圖已被自媒體佔據了半壁江山。傳統媒體的蛋糕變小了,用工需求自然小了。在海量信息時代,新聞傳媒業一般性的工種已經大大降低了准入門檻,而專業性的工種的難度和複雜度則大大提升。高校如果還按以往的範式培養學生,很難不出現供需錯配。


清華的反應值得借鑑。5月14日,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全體教職工會議上宣佈:從2020年起,

取消學院的本科生招生,大幅度擴大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這是清華教改的繼續,也是對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的重大調整。從此,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人才培養徹底面向高端,而本科教育則融入新文科和“強基計劃”,到“日新學院”進行。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華南理工和清華的新聞學院,分別成立於2004年和2002年。相差只有兩年,但已經走在不同道路上。事實上,清華和北大這幾年本科生直接就業率早已低於10%,絕大部分都去深造了。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北京大學2019年畢業本科生去向分析

傳統的985、211學校,畢業生就業從來不是難事,90%以上司空見慣,就算100%也並不少見。但這種高就業率,本身包含著一種專業方向的妥協和入世。比如北大考古學,各校的歷史學,哲學,基礎理科等,如果碩士及以下的畢業生不考慮往互聯網、教育和金融轉行,大多數人也難以就業。

在今年這種大環境,大多數行業都不景氣,整體形勢無比嚴峻,轉行也無法解決大學生、尤其是名校生的就業問題,中國徹底進入了“

史上最難就業季”。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狼真的來了

但,名校生就業真的難嗎?這群智力超群、學業優秀、基礎素質高出大眾一截的天選之子,難道找不到工作?

其實,不是名校生找工作難,是找到他們心儀的工作難。大多數名校生頭頂光環,給自己的人設就是光鮮亮麗高大上,恨不得出道即巔峰,再從巔峰走向更高的巔峰,不肯俯下身子屈就片刻。現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心態調整又滯後許多,就業自然變難了。

如果華南理工新聞學院的學生,願意去一些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偏遠基層,或者去一些看似傻大笨粗的崗位,就業還會難嗎?

最近瘋傳的賣房子的北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生給出了答案。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北京鏈家的名校生們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上海鏈家的名校生們

世俗眼光中的房產經紀人,“入職門檻低”、“人員流動快”、“瘋狂打電話”,似乎不入流,跟名校更不沾邊。不太合身的廉價西裝、不勝其煩的推銷電話、不是太死板就是太油滑,人們甚至覺得房產中介有點“low”。但近來我們發現,鏈家等中介機構裡有大量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北大、浙大等頂尖名校生也比比皆是。

上圖中的鏈家某北大畢業生,截至目前共成交二手房228套、新房7套,成交價6億元!這說明了什麼?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房產經紀人們

世俗眼光總是非常討厭。當年的“北大屠夫”陸步軒,差點被他們的唾沫星子淹死。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北大屠夫”陸步軒

2003年7月,西安電視臺在長安一家機械廠拍攝,廠長提到了他的大學同學陸步軒,意外帶紅了後者。一時間陸步軒似乎成為北大的“反面教材”。“讀書無用論”、“學歷不等於能力”等聲音甚囂塵上,“名校畢業去賣豬肉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更是字字誅心。

那段時間,陸步軒自嘲是“讀書人裡最會賣豬肉,賣豬肉裡識字最多”。他不敢參加校友聚會,不敢回母校。不管他心裡怎麼想,世俗眼光總認為他給北大丟臉了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當年的“北大屠夫”陸步軒

現實比小說還精彩。如今的陸步軒坐擁億萬身家,參與創辦的壹號土豬2018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8億!他還兼職寫作,創作了《豬肉營銷學》、《屠夫看世界》等著作。他熱心公益,情繫母校,

累計給北大捐款9億!現在,不管他心裡怎麼想,世俗眼光認為他給北大長臉了!還頻頻以優秀校友身份,多次受邀重回母校演講。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陸步軒作為嘉賓回北大參加活動

一方面是我國的服務業大而不強,從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總體偏低;一方面是世俗眼光覺得名校畢業,不應該去做這些有點low的工作;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大學生的就業觀是不是健康養成了?這是個問題。

銀行裡的VIP客戶經理們,早早地211化、碩士化。證券公司裡做賣方的,同樣是銷售,清北復交的畢業生比比皆是。這也是服務業,跟賣房和賣豬肉有什麼不同嗎?很簡單,金融服務業,尤其是鄙視鏈靠上的位置,從業人員體面、光鮮、收入高,名校生當然願意去了。賣房的天天騎著電摩帶客看房,賣豬肉天天起早貪黑髒兮兮,能比?還是世俗眼光。


務實一點。可以首先讓那些有些情懷、不那麼世俗的名校生吃飽肚子,有份還說得過去的收入。

我們國家的教育也是一個亟待升級的服務行業,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造成課外培訓橫行的原因,課內教學和育人效率不高,恐怕難辭其咎。如果能有大量名校生帶著自己的智商、學識、理念、思維進入,勢必能提升中小學生的起點。 比如,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清北雙料畢業生李永樂,他就以當老師為樂。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李永樂在人大附中教物理

大城市率先行動起來,用高工資和戶口先滿足名校生的基本需求,再用良好工作環境激發他們的更多情懷。人大附中、北京四中、中關村一小等中小學名校,已經成了名校生眼中的香餑餑。

2019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高級中學招聘教師20人,錄取者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有19人畢業自清華、北大,有13人為清北本碩連讀。深圳市也很有誠意,幾乎所有公辦中小學,只要錄用211以上的畢業生當教學老師,年薪酬25萬元起步。

大學就業觀:華南理工新聞專業就業難,北大校友鏈家賣房6億元

深圳南山區外國語學校2019年新錄用教師

問題又來了。北上廣深可以用高工資和戶口來吸引名校生,那老少邊窮地區呢?只能靠有一搭沒一搭的支教?


新冠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危機和名校生就業危機,應該成為當代大學生重塑就業觀和高校重塑就業教育的一次契機。一些教培機構開始狂歡,力推“簡歷升級”“面試技巧”等就業類課程,而自教育部往下,也在病急亂投醫,大幹快上地發動起轟轟烈烈的全國性的就業系列講座和課程,這方便了一些培訓機構圈錢圈市場,卻再次捨本逐末。

大學生,尤其是名校生,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不一定非得西服革履、出入高級寫字樓,不一定非得從事自己的長期事業。年輕人去一線去基層摔打,更能增長才智和磨練心智。即使試錯,才更能認識什麼是正確。


往期熱文

網易數獨爬取2454條學校校訓,雷同程度難以想象,北林哈工大獨特

緬懷|毛澤東為這所高校選校長、改訓詞、題校報,還審定教學計劃

3所華師4所中大?院校簡稱老打架,清華復旦沒人爭,北大有人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