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期間,潁州區通過徵集紅色傳家寶活動,尋找老物件——

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鐫刻著“人民功臣”字樣的牌匾、紀念抗美援朝的錦旗、邊角殘損的兵役證、脫了漆的軍杯……在潁州先鋒微信公眾號上線的紅色傳家寶微展館中,一件件老物件跨越了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依舊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期間,潁州區通過徵集紅色傳家寶活動,尋找一件件散落於黨員家中的紅色老物件,並在線上微展館集中展示,讓“沉睡”的老物件重新活了起來,帶領人們重溫一段段苦難輝煌的歷史,更讓人們在“聆聽”老物件背後故事的同時,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訪出來的紅色傳家寶

1925年夏,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周傳鼎、周傳業兩人回到阜陽,和張子珍協商後成立了阜陽最早的黨組織——中共阜陽小組。周傳業、周傳鼎在淮潁書局建立小型“活動圖書館”和“青年讀書會”,組織青年和進步人士閱讀《共產黨宣言》等革命書刊,播撒革命火種;

1926年,由中共阜陽小組領導,經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惲代英指導,《阜陽青年》正式創刊,它無情揭露執政當局的腐敗無能,鞭撻軍閥社會的黑暗統治,號召青年投入時代的革命洪流;

1928年4月9日凌晨,在中共皖北特委的領導下,阜陽爆發了震驚江淮的“四九”起義,在阜陽黨史乃至全省黨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阜陽從來不缺乏紅色革命印記。為引導黨員幹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潁州區組建了15支尋寶小分隊,面向全區各級基層黨組織、黨員和退役軍人,以及各條戰線的工作者開展紅色傳家寶尋訪徵集活動,尋找革命前輩、老黨員珍藏的彌足珍貴的革命史料和物品。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常海星和他那殘破的兵役證

穿越核爆炸蘑菇雲得來的獎勵鋼筆、紀念抗美援朝的紅色錦旗、已經泛黃的“五好戰士”證書、參加渡江戰役的證明書和紀念章……活動開展以來,一件件散落在普通家庭的紅色老物件被徵集上來,隱藏在老物件背後的英雄和故事也漸漸被髮掘——他們中,有子彈在肩胛骨裡嵌了28年的93歲抗戰老兵項培榮;有為教壇無私奉獻30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敢死隊員趙勇;有穿雲破霧、向死而生,駕機穿越核爆炸蘑菇雲的馬吉平;還有一門三代從軍報國的姚氏祖孫……他們將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姚啟敏祖孫三代從軍報國

傳下來的紅色印記

邢濤、馬吉平、常海星、姚氏祖孫……在紅色傳家寶微展館,這些滾燙的名字、熾熱的精神,無不包含著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和初心使命。

為了更加形象地再現歷史,潁州區在持續推進紅色傳家寶尋訪徵集的同時,將大量的第一手口述文字、音視頻資料凝練轉化成一個個可讀、可聽、可看的黨員教育資源,“讓歷史開口說話”。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馬吉平和他的一支鋼筆

點開“一支鋼筆”的照片,馬吉平的先進事蹟映入眼簾——1976年1月23日,馬吉平和戰友接到駕駛戰機穿越蘑菇雲取樣的任務。這項任務的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但是馬吉平和戰友們沒有猶豫,而是非常自豪地投入工作,並圓滿完成了任務。任務完成後,部隊獎勵馬吉平一支鋼筆,授予其三等功。1988年轉業後,馬吉平將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隱藏心間,從未向外人透露,直至解放軍官網發出一篇公開報道,當年參與“穿雲取樣”的25名飛行員才被世人知曉。

“這支鋼筆是穿越蘑菇雲得來的獎勵,我一直用心保存著。”馬吉平說,會把它當傳家寶交給孩子,讓他們銘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論到什麼時候,要永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邢濤與他的一等功獎章

點開“一枚獎章、一個初心”的照片,“人民功臣”邢濤的形象躍然眼前——1965年出生的邢濤,年少參軍,1985年3月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在“9·23”戰役中,他不幸被一顆手榴彈炸傷,臉部、胸部傷痕累累。但受傷後的他又衝了上去,向敵軍扔了4顆手榴彈。即便救護隊來了,他依然不願離開陣地。最終,我軍拔點395高地,減輕了敵人對我軍老山那拉陣地的威脅。因在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邢濤被部隊授予“戰地模範黨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等功。同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邢濤“人民功臣”榮譽稱號。

“這枚一等功獎章就是我的傳家寶,我要把這些用生命換來的珍貴獎章一代代地傳下去。”邢濤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希望後人能夠不忘初心、接續奮鬥,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樹起來的紅色豐碑

一枚勳章,就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一張喜報,就是一段難忘的歲月;一個軍杯,就是一生的溫暖。

傳家寶映初心,讓尋訪紅色老物件的隊員們最先受到感動。“這項活動太有意義了。每一件傳家寶的背後都有一則感人至深的故事,通過親歷者的講述,不僅帶我們重溫了那段苦難輝煌的歷史,也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文峰街道尋寶小分隊隊長趙曉紅深有感觸地說,一定要讓更多人感受到革命前輩的初心。

為了讓這些紅色傳家寶從傳一家到傳萬家,潁州區還結合“三會一課”制度,讓老物件走進機關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學校和社區,活化為理想信念教材,激發黨員幹部學習英雄、崇敬英雄的感情。

“我們還結合尋訪過程中發現的先進事蹟和模範人物,組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蹟報告團,截至目前已在區直單位、學校等場所巡講了13場,受眾達1300多人。”潁州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說,用身邊典型教育身邊人,不僅讓黨員幹部群眾學有榜樣、行有示範、趕有目標,也進一步催生了黨員感知責任、服務群眾的激情。

“阜陽是一座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在長期鬥爭實踐中,老一輩革命家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顧全大局的進步思想、勇於改革的創新精神,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潁淮兒女為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頑強拼搏、接續奮鬥。”潁州區委書記張華久說,下一步,全區上下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以傳家寶映初心,讓紅色基因永賡續,奮力把老一輩革命家開闢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來源:阜陽日報

記者:任秉文 楊靜文

通訊員:劉豔麗 張毓 徐顥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紅色傳家寶】展示傳家寶 時刻見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