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動態】廣東南雄:烈士後人捐獻“傳家寶”,夯實南雄“紅色家底”

近日,廣東韶關南雄市革命老區油山鎮孔村的謝小軍將家裡收藏了近九十載的“傳家寶”——石球一對、硯臺兩件、印章盒一個,全部無償捐獻給了該市博物館。

【各地動態】廣東南雄:烈士後人捐獻“傳家寶”,夯實南雄“紅色家底”

北江紅軍獨立團團長謝泰謙遺留下來的紅色物件。

這些物件都是謝小軍的曾祖父謝泰謙——北江紅軍獨立團團長遺留下來的,從上世紀三十年代流傳至今,謝家的每一代人都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保管好。捐獻當天,謝小軍一手託著一個石球說,“我曾祖父比較喜歡習武,留下了兩個石球,一個有30來斤,一對70斤左右。”石球+硯臺+印章,見證了謝泰謙的文武雙全和戎馬生涯。

“我們祖孫三代人,都是聽著曾祖父的故事長大的。”謝小軍說,曾祖父的故事,一直在村裡流傳:組建和訓練農民自衛軍、參加全縣農民暴動、組建北江紅軍獨立團、參加水口戰役、擔任油山游擊隊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32年,曾祖父組織了一支敢死隊,奔赴水口戰役。光是我們孔村就有20多人參加敢死隊,回來的只有六七人。”同年,謝泰謙在南雄市烏逕鎮秘密交通站佈置工作時,遭國民黨餘漢謀部丘桂馨團包圍,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謝泰謙犧牲後,石球、硯臺、印章盒等遺物,成了謝家的“傳家寶”。今年,在看到《關於公開徵集中國共產黨南雄革命歷史有關文物、史料的啟事》後,謝小軍和家人商量,決定將“傳家寶”悉數捐獻,“留在我家裡,可以激勵我們村一代又一代的人;但如果捐出去,就有更多的人知道我們南雄的革命歷史,激勵更多的人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各地動態】廣東南雄:烈士後人捐獻“傳家寶”,夯實南雄“紅色家底”

謝小軍無償捐獻祖輩紅色物件。

謝小軍,既是烈士後人,也是一名黨員。在南雄,像他這樣無償捐獻紅色物件的,還有不少。去年底,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南雄市成立紅色革命史料收集工組小組,把紅色史料徵集通知印發到各鎮、各單位,得到了不少革命後人的捐獻。這些烈士後人捐獻的紅色物件,為該市紅色文化展陳和紅色文化研究、打造粵港澳精神文化高地示範區貢獻了紅色力量。


來源:南方報業

記者:範永敬

網絡編輯:致敬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中華英烈網”官方微信平臺投稿須知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