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立法 對我們有何影響?

房地產稅終於來了!

今年兩會上,相關部門明確表示將在兩年內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很明顯,一切跡象都表明這個牽動億萬人的政策正在加速推進。

房地產稅的最大技術障礙,就是全國房產聯網。這個問題去年已經實現,筆者認為立法已經掃除最大的障礙,剩下的就是明文細則。比如稅收明細、各地因城施策等。

房地產稅立法 對我們有何影響?

先明確一點,房地產稅是房產稅與地產稅的總稱。

我國自1998年開始樓市改革以來,土地出讓金成為地方政府的銀袋子。不說別的城市,哪怕如上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財政收入都要依靠它。

還記得十年前的上海兩會上,有開發商向時任領導表示,上海收入超過一半是出讓金的功勞,認為自己很有面子。結果當場就被反駁,領導說我認為很不好。自此上海開始調整結構,也就有了後續建設用地封死、建設科創中心的舉措。

但舊時代終歸會過去。土地出讓金的思路在於高質量發展被提上日程。當然出讓金的弊病在這幾年也被無限放大,很多地方政府靠出讓金充實腰帶,造成當地的經濟結構失衡、樓市庫存尾大不掉、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加劇等問題。

因此今天把房地產稅提上來,已經成了時不我待的問題。很多人會關心何時一錘立法與徵收,這個從各項報告中可以推測出來。

首先既然是中央最高等級的領導出來表態,就意味著明年大概率會通過。畢竟技術性難題已經解決,這個時間點表態就是最好的佐證。

其次領導的表態是一紙軍令狀。何況目前給企業減稅降負的環境下,公共福利的開支因為老齡化還在不斷擴大,所以房地產稅這個時候就尤為重要。

房地產稅立法 對我們有何影響?

筆者相信,2021年房地產稅會開始正式徵收。

那麼問題就來了,房地產稅對普通人的生活有何影響。房價和房租會如何走向?這個就非常有趣。

房價的趨勢今天不談。因為市場上的觀點汗牛充棟,不差我一個。然而房租說的比較少,這個可以簡單聊下。

要知道現在一線城市的單位房租是嚴重偏低的。上海每平均價還不到80元,單人住20平已經非常舒服,但現實情況房客的人均面積能達到25平以上。

住的越大說明單價越低。以香港為例,平均單價500元、人均住房面積12平(人均收入為上海一倍),由此看來上海的房租市場還有很大空間。

而房地產稅將會改變這種情況。多餘套房東因為稅收關係會提高單位租金,這個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最明顯的長租公寓已經在實踐。大多數公寓人均20平以下,單價已經能達到120元。照此趨勢,房地產稅落地後,個人的單位租金將追上甚至反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