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陝州的“陝”字作為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歷史上著名的夏商征戰即發生在這裡。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兩個叔叔周公和召公分陝而治,“陝”以東由召公管轄,“陝”以西由周公管轄,“陝日”便由此而得名。它的地勢險要,讓其見證了“崤函之固”,使其成為能夠決定歷史走向的交通重鎮。故而唐太宗盛讚“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作為縣治,陝縣最早設置於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陝州2400多年的建設史,任時光荏苒、歲月匆匆,難掩其鍾靈毓秀。據民國《陝州志》記載,陝州城初建於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陝的周圍,東有崤山,南有甘山,北隔黃河有中條山,西望函谷關,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黃河漕運造就了陝州的輝煌地位,是豫、陝、晉三省交界處的商貿重鎮。繁華的陝州也成了當時的交通樞紐,文人墨客四方彙集,於是有了飽含著深厚文化氣息的“陝州八景”:

禹門積雪、茅津夜渡、金沙落照、洪崖秋霽、崤陵風雨、峴山煙靄、繡嶺雲橫、草堂春曉。

禹門積雪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圖為乾隆龔松林《直隸陝州志》圖,轉自【感悟生活在路上】公眾號

遠古時代,三門峽一帶洪水氾濫,淹沒了不少村莊和土地,當地百姓只得舉家搬遷,顛沛流離。大禹到此治水,揮舞神斧,將高山劈開為“鬼、神、人”三門,黃河才得以疏通,此地就是禹門。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為民解除了水患,成了著名的治水英雄。水患平息後,百姓才得以返回家園,修房建屋,開荒種地,安居樂業。人們感其恩德,在此山上建了一座大禹廟,世代祭祀,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一些文人騷客也留下了歌頌他的詩篇。宋代司馬光曾寫道:“信矣禹公美,獨兼人鬼謀。長山忽中斷,巨浸失橫流。跡與天地久,民無魚鱉憂。誰能極盛德,空爾薦醪羞。”清末,康有為也認為“禹開三門”同“開蘇伊士通歐亞,絕巴拿馬溝西北”的功績一樣偉大,流傳千古。   

在三門峽谷激流中有一巍然矗立的石峰,人們稱其為“中流砥柱”,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此柱為一艄公的化身。傳說,三門峽谷水流湍急,歷來是黃河水運的最險段。一次,一位老艄公率船穿越三門天險,船在激流衝擊下,眼看就要撞向岩石,滿船乘客危在旦夕,在此危難時刻,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便縱身跳入波濤之中。船工們顧不得多想,駕船朝老艄公喊聲的方向駛去,終於駛過了險段。當大家回頭觀望時,老艄公已變成一座石島,昂首挺立在黃河中流。“中流砥柱”枯水季節可露出水面20餘米,盛水期也不會被淹沒。它的迎水一面雕刻著“朝我來”三個大字,人們駕船望著“中流砥柱”,只要朝它行駛,就是一條沒有暗礁的通道。千百年來,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在黃河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唐太宗李世民瞻仰“中流砥柱”後曾題詩曰:“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曾在《砥柱》詩中寫道:“禹鑿鋒芒後,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   

隆冬季節,適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際,站在“禹開三門”的地方,眼望“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黃河兩岸“山舞銀蛇,原馳臘象”的景色,追思先賢的功績,聯想艄公的獻身精神,怎能不產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壯志?   

解放後,黃河上第一座水利樞紐工程於1957年4月開工,1960年10月被譽“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大壩建成蓄水。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親臨工地現場,指導工程建設。董必武同志視察後寫詩《觀三門峽樞紐工程》四章,併為建設者寫下了“功邁大禹”的題詞。郭沫若視察後寫詩八章,其中寫道:“鬼斧神工天做險,人工民斧險為夷;三門峽上英雄漢,驚天動地大史詩。”   

如今,每年10月至次年6月為庫區蓄水時節,滔滔黃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200平方公里的大湖泊,碧波盪漾,水天一色,一望無際,兩岸青山綠樹秀水相映如畫。春秋時節,野鴨成群,大雁結隊,白天鵝翱翔在藍天碧水之間,遊人在此盪舟泛波,船行柳梢,勝似江南美景。汛期洩洪時,大壩開閘放水,一時間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浪花飛濺,彩虹凌空,景象極是蔚為壯觀。正如著名詩人賀敬之在詩中寫道:“望三門,門不在,明日要看水閘開。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銀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風走東海。黃河兒女容顏改,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採,萬里錦繡任你裁!三門閘工正少年,幸福閘門為你開。並肩挽手唱高歌,無限青春向未來!”

“禹門積雪”過去的盛景現又賦予全新的內容,成了三門峽市重要旅遊景點之一,吸引著中外遊客的到來。


茅津夜渡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圖為乾隆龔松林《直隸陝州志》圖,轉自【感悟生活在路上】公眾號

茅津渡又稱陝津渡、會興渡,自古以來就是豫西、晉南物資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兵家必爭之地。夜幕下,船伕駕著小舟,喊著激越的號子,在波濤洶湧、水急浪高的黃河上顛簸,冒險刺激,攝人心魄。點點漁火忽明忽暗,搖曳閃動,構成了一幅催人奮進、富有詩意的圖畫。曾任靈寶知縣的郝蟑在《黃河晚渡》一詩中寫道:“洪波浩淼自西來,晉豫平分兩岸開。一葦才衝煙靄去,片帆又載明月來。”如此景象,“茅津夜渡”怎能不成為古陝州八景之一呢?   

數千年來的茅津渡口,船來船往,大浪淘盡了人間無數悲歡離合。春秋時,秦晉崤陵大戰,秦師落敗後三年,秦穆公為報仇雪恥,親率大軍攻陷晉國。還師途中,秦穆公就是從茅津渡渡過黃河到崤陵“封屍”,發出了著名的“秦誓”。   

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漢獻帝被董卓部下挾持,狼狽東奔,逃到陝州,董卓部下李傕勸漢獻帝同眾公卿由此渡河。河邊船少人多,士卒紛爭,李傕以戈擊打,慘狀目不忍睹。   

唐朝“安史之亂”後,唐肅宗為平息叛亂,借回兵馬三千餘眾,也是由此進入中原。

1947年9月,隨著隆隆的炮聲,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階段,陳謝兵團奉命突破黃河,挺進豫西。當時連降大雨,9月22日晚8時,突擊隊的將士們在百姓的支持下冒著狂風暴雨,衝破驚濤駭浪,迅速登上黃河南岸,突破了國民黨苦心經營多天、且有重兵把守的黃河天險,拉開了解放豫日的序幕。   

三十八軍軍長孔從周曾在詩中描述到:“勒馬中條山,目睹黃河濤。敵人畏天險,我渡如鴻毛。”   

詩人劉瀏在詩中的記述更為詳盡:“夜色中,茅津口,蘆葦射出百隻舟。老漁夫,站船頭,目光射霧靄,銀鬚飄胸口。大部隊,緊隨後,鋼槍握在手,個個雄赳赳!如疾風,出谷;似閃電,穿渡頭!轉瞬攀山頂,振臂高聲吼!戰鼓、號角、閃電雷鳴,歡呼、歌喉,和著黃河的濤聲,匯成一片洪流。天亮了,朝霞放異彩,晨曦照九州。陝州城,古渡口,千座山,萬條溝,層層黃河浪,棵棵松楊柳,一起跳起狂歡舞,一起搖動歡迎手……”這恐怕是歷經數千年風霜雪雨的“茅津夜渡”最富激情的時刻吧!   

60年代,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黃河船伕打破了“自古黃河不夜渡”的規矩,冒著生命危險,浪遏飛舟,傳送藥品,為搶救親人譜寫了一曲共產主義高尚風格的頌歌。

舊社會的茅津渡口,是一個悲慘淒涼的充滿血淚和仇恨的渡口。

那些被稱為“河路漢”的船伕,頭裹一塊方汗巾,腰繫一條遮羞布,赤裸著上身,日夜與黃河的浪濤作生死搏鬥。黃河的驚濤駭浪,不知吞噬了多少船伕的生命。解放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千年古渡青春煥發,一艘艘輪渡、貨船往來穿梭,汽笛聲聲,熱鬧非凡,兩岸店鋪林立,達到了鼎盛時期。1993年12月,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通車,真可謂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茅津渡口千年的繁華景象已變成過眼煙雲,古往今來的興衰只在人們的談笑之中了。


金沙落照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早年,在陝州古城北的黃河岸邊,河水由城西的太陽渡彎轉而來,由此彎轉出一片平展遼闊的地帶。這裡濃陰茂密,繁花似錦,風景優美,故有“萬錦灘”之名。清代詩人韓性善曾在詩中寫道:“洪流一曲繞孤城,傍岸春花似錦明。萬紫千紅看不厭,天孫幾度織才成。”對其景色作了高度概括和如實描寫。放眼望去,黃河岸邊楊柳婆娑,綠草如茵,湛湛藍天,依依長川;向西眺望,水天相接,茫茫無垠,奔騰的黃河水急湍而來,繞古城滾滾東去。黃河對岸,峰巒朦朧,雲霧繚繞。夕陽西下時,霞光四射在黃河水上泛出萬道金光,熠熠生輝,河灘上的金沙在陽光照射下,像萬顆金星在閃爍,整個灘岸被鍍上一層燦然奪目的光輝。遠遠望去,亦緞、亦錦、亦金、亦銀,多彩變化,奇異非凡。日落夕照,雖是白日的餘輝,仍然紅豔壯美,光焰欲噴,把天地萬物點染,在它的映照下,山的豪邁,水的靈秀,更為美麗壯觀。這一景觀被譽為“金沙落照”,成了古陝州八大景之一。

清代詩人張鷲曾賦詩曰:“夕陽欲下暮煙飄,徙依高臺興復繞。過客紛紛歸渡口,行雲冉冉過山腰。洪濤掩映光逾媚,綠樹蒼茫影漸遙。長嘯晚風心自遠,荷竿束擔任漁樵。”此詩非常逼真地描繪出這一奇妙景象。   

南宋將領李彥仙,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任當朝硤石尉,率部抗金,並一舉收復陝州。他多次大敗金賊,後遭金軍圍攻,李率眾與敵拼殺,身中數箭,為保忠節,誓死不降,出北門,踏萬錦灘,遂投河壯烈而去。明初,萬錦灘建起一座供奉彥仙的“大王廟”,過往船工客商頂禮膜拜,祈求其保佑平安,香火日盛。此處又開闢了一個新碼頭,貨棧、店鋪、樓閣、廟宇綿延數里,幾乎同太陽渡連接起來。太陽渡、萬錦灘、茅津渡並列為陝州的水旱碼頭,成為晉、秦、豫、甘四省的商貿交易、商品集散地,呈現出一派繁華的景象。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桀驁不馴的黃河曾給兩岸人民帶來許多災難。《宋書·五行志》載:“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因黃河暴漲,太陽橋被水沖毀。”該橋從竣工到沖毀歷時346年,從此兩岸隔河相望,咫尺天涯。最厲害的一次洪水是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有民謠雲:“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衝了太陽渡,捎帶萬錦灘。”將此繁華景象、宜人景色毀於一旦,給人們留下的是淒涼傷感的記憶。以後雖又陸續建起三條小街,正當日趨繁華時,又逢抗日戰爭爆發,山西被日寇侵佔,國民黨軍隊在河邊佈防時,又把街坊全部拆除,這裡又成了一片荒灘,在河風中發出淒涼的哀號……  

1960年,三門峽大壩建成蓄水,太陽渡、萬錦灘成了歷史的遺蹟,“金沙落照”的景觀也難以再現,而黃河水清的千古奇觀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變為現實。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庫區蓄水時節,這裡成了碧水連天、一望無際的大湖泊,沿河垂柳,孤懸河心,樹幹盡沒。你若在此盪舟,船行柳梢,猶如江南水鄉。秋冬時節,野鴨成群,大雁結隊,白天鵝翱翔在藍天碧水之間,構成了一幅天人合一、萬物靈秀的丹青畫卷。7月至10月,庫區放水,黃河岸邊留下一片浩瀚空曠的灘塗,萬畝沃野翠綠欲滴,一派田園風光。古城以更加宜人的景色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洪崖秋霽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遠古時代,由於三門山擋住了滾滾黃流,在此形成一片汪洋,洪水經常淹沒兩岸房舍,使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大禹率眾治水,揮舞神斧,將山劈開,湖水順著三門一瀉東流,在此形成三門峽谷。此處狂濤轟鳴,巨浪翻卷,水花飛濺,兩岸懸崖陡壁,氣勢險峻。秋雨過後,山崖蒼翠,滿樹紅葉豔若桃花。正如魏野在詩中描繪:“野色青黃禾半熟,雲容黑白雨初收。依依末巷聞村笛,隱隱長河認客舟。正是詩家好風景,懶隨前輩卻悲愁。”正是此詩,使“洪巖秋霽”成為古陝州八景之一。   

洪巖上有兩條黃河古棧道,據現存最早的東漢和平元年(公元150年)重修棧道後的石刻記載,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我國唐代以前,許多地方為保證長安都城及西北戍邊的糧草供應,每年都要經黃河向關中運送大批糧食,這就是著名的“黃河漕運”。今三門峽谷是必經之地。歷代每逢枯水季節都要徵調大量人力物力,在洪巖上鑿修棧道。在修棧道時,頭頂上有老鷹盤旋,腳底下有黃河咆哮,一不小心,掉進河裡連屍體也找不著。船伕們在棧道上面拉縴上行更為艱難,“春刮骨頭秋剝肉,烈日當頭背流油。身背纖繩手扒沙,千里灘河步步愁”,便是對他們悽苦生活的真實寫照。   

相傳春秋戰國時,三門峽附近兩岸的莊田農舍被洪水淹沒,百姓只得離鄉逃生。一天,老子騎著青牛踏水而來,看到此情,決定在洪巖上修一座橋,使大家過河逃生。造橋必須使用仙法,還得煉好仙丹。於是,他便在沿岸尋找煉丹的地方,最後選定張公島上一個形狀似香爐的岩石,石上還有一個凹下去的圓坑,很像是盛放鐵鍋的灶口。有一天,老君正在煉丹爐邊煉仙丹,忽見兩岸山在搖,地在動,洪巖即將倒下,如果這樣,百姓所修棧道將前功盡棄,崖下村莊會被壓毀,百姓要遭大難。老君急從煉丹爐裡取出一塊燒紅的炭扔向崖頂,一團紅紅的火球順著洪巖滾了下來, 滾過的地方岩石變黑,草木燒焦,黑油油的像在火裡煉過一樣,山崖就變得結實了,從此再沒有發生過山搖地動之感,《神火煉山》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老君的煉丹爐是否真煉出了仙丹,不得而知,但由此而引出《老子煉丹》、《老子造橋》、《老君削石》等流傳甚廣的故事,為此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至今這裡還流傳著“正月二十三,老君煉仙丹。門上貼金牛,四季保平安”的民謠。   

而今隨著三門峽大壩的建成,或乘船瀏覽,或坐車觀看,都能目睹“洪巖秋霽”這一景觀。而洪巖上的人工棧道已成為研究我國東西交通和黃河漕運史的珍貴文物,它記載著華夏民族的祖先自強不息,為開創人類文明所走過的艱苦歷程。


崤陵風雨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崤陵古道(崤函古道)為歷代中原與關中之間的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此處山巒重疊,峭壁懸崖,壕深谷窄,地勢險要,自古為東通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漢唐以前,無論稱雄關中或入主中原,崤陵古道多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漢張衡在《西京賦》詩中說,長安“左有崤函之險”,即指此地。晉潘岳在《西京賦》中曾發出“登崤坂之威夷,仰崇陵之嗟峨”的感嘆。楊思盛在詩中寫道:“凌晨過硤石,土立如深壁。昏旦虧陰晴,天光窺一隙。積雨泥淖滑,行人苦逼窄。牽扶強登陟,僕馬頗極立。憑高眼初放,萬壑明歷歷。合沓遠近青,負勢各爭出。嶺頂洩飛泉,崩奔若雷激……”把崤陵古道的險固和交通之艱難描繪得淋漓盡致。  

崤陵古道在陝縣境內分南北二道。南暗道之險在雁翎關,響屏山為諸山之宗,還有上天梯、墜馬崖、絕命巖、落魂澗、鬼愁窟等,讓人只聞其名就有不寒而慄之感。周圍數十里,為《水經注》中所記載的千崤、盤崤、太崤、東崤、西崤等諸勝,碑文中有“車不併轅、馬不併列,至險也”的記載。可見南道自春秋以來一直被稱為畏途,且沿用時間很長。直到漢末建安年間,曹操為西征之便,畏南路之險,故開北道。從此南北二道並用,歷代多有整修,每次少則數月,多則三載,耗費巨資,艱辛異常,正如碑文所述:“伐山取薪火灼之,繼以錐鑿,自硤石至甘壕計二十里,僅週歲而抵平步。”可見,先民為溝通東西文化和物質交流付出了多大的艱辛和努力。   

關於崤陵古道的地望,《左傳·僖公三十年》曰:“崤有二陵,其南陵為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避風雨。”南陵即西崤,夏後皋墓在雁翎關左的一片高阜處,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桀之祖父,曾率眾與敵對部落作戰,戰死後葬於此關。北陵即指東崤。相傳,公元前11世紀,商末西部諸侯的首領姬昌,史稱西伯,後人尊稱文王,十分注重農事,常下鄉勘查土地宜種何種穀物,教示百姓如何耕作。一次,他到崤函大地勘查農事,謝絕地方官吏招待,數日風餐露宿,踏遍山嶺溝壑。一日來到崤山,恰遇狂風暴雨,他就在山嶺巨石崖下躲避,風雨過後又繼續勘查。後人感念其德,建“風雨臺”一個,並賦詩一首:“咫尺愁風雨,文王暫避時。遺臺千古在,德化耐人思。”有此二陵,加上這裡曾發生過著名的秦晉崤之戰,以及在崤陵古道旁修建的繡嶺宮、武則天行宮,使崤陵古道更是聞名遐邇。

當你漫步於古道之上,回憶數千年曆史的風風雨雨,無疑是一種享受,箇中情趣,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味。風雨中,仰望崤陵飛雲繚繞,霧雨蒼茫,偉岸挺拔,神奇俊秀,更加讓人想到祖國山河之壯麗,人民之偉大。崤陵風雨作為古陝州八大景之一,確實是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名不虛傳。


峴山煙靄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巍巍乾山(現更名為甘山,見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矗立在陝縣南部,西邊有一座山峰叫峴山,海拔1500米左右。其山勢雄偉,氣勢磅礴,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清晨,煙靄起自七梁八谷,不住地向上升騰,形成茫茫霧海。煙靄擁抱山巔,吞沒峰巒,在它的懷抱裡,幾座峰尖猶如在大海鼓浪前行的孤舟,又如屹立於海中的仙島。煙靄如一層細紗,虛無縹緲,朦朧含蓄,使人忘掉人世間的煩憂,盡情享受迴歸自然的情趣。一如郭光澍在詩中描繪:“滿林霧鎖並煙繅,簇簇門非五柳陶;百丈遊絲聯不斷,千條密蔭護真牢;添來蓋翠雲容溼,漏出輪紅日影高;路曲遙通曲徑接,聽驪載酒興情豪。”由此,“峴山煙靄”成為陝州八景之一。   

因其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峴山也成了能幫人們預測天氣的“活氣象”。民間有句諺語:“峴山戴帽,長工睡覺。”意思是說峴山頂上濃雲密佈,必有雨無疑,農民可在家休息。如仰望峴山,清晰可辨,天氣一定晴朗。   

峴山上有個馬武寨,傳說是當年馬武囤兵之處。馬武想在山中囤兵養將,找不到易守難攻的險峰,他就舉起九節鋼鞭,將附近幾座山蜂都趕到一起,形成了山勢險峻,聳立突凸的三座高峰,有通道相互往來 ,只有一條道可通山下,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入”。接著,他又揮舞鋼鞭,在主峰上劈出一畝多的練兵場,隨後將鋼鞭插入地下,半截外露,遂成趕山神鞭。現在,當你上馬武寨觀光時,一不小心就會被“神鞭”絆倒,而當你爬起來尋找時,卻又無蹤無跡。當時,馬武在主峰建起兵寨,交通不便,糧草十分困難,將士如何生存呢?傳說,山寨有三壟地,可前邊種,後邊收,常種常收,取之不盡,確保軍中有充足糧草,以此吸引前來投奔的綠林豪傑絡繹不絕,兵馬日漸增加。寨上有口“萬人鍋”和“幾根鐵破柴”,鐵鍋做出的飯,有多少人夠多少人吃,沒人吃就沒有飯了。做飯時,就憑著幾根鐵破柴,常燃不滅。  

當時距馬武寨五里地的姚家溝,住著一個叫姚琦的人,武藝超群,膽識過人,馬武多次登門相邀,姚琦因要侍奉老母婉言謝絕。馬武苦思冥想,思得一計,他趁姚琦上山打柴,將其母接到山寨。姚琦回家不見老母,心急如焚,四處打聽,一直找到練兵寨前。馬武聽報忙帶兵將出寨迎接,賠情道歉,姚琦見此情景,只好應允。從此,他和馬武同在山寨演兵習武,日後輔佐光武帝劉秀,東拼西殺,成了東漢的開國元勳。

距馬武寨北不遠的地方,有一馬武、姚琦操練兵馬的場地,人們叫它“跑馬坪”。現在從此路過,不由使人聯想起當年馬武在此策馬揚鞭、飛刀舞劍的威武場面。這些傳說,又為“峴山煙靄”披上一層更為神秘的面紗,吸引了眾多遊客來此領略大自然的風光,瞻仰在此成長的先賢良將!


繡嶺橫雲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繡嶺宮是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修建的一座行宮,是唐代中期皇帝東巡的行宮之一。其遺址位於河南省陝縣菜園鄉石門村南的繡嶺坡上,西距三門峽市19公里。據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志第二十八·地理二》上載陝縣東南“有繡嶺宮,顯慶三年置;東有神雀臺,天寶二年以赤雀見置。”。《明皇雜錄》:“上幸東都,至繡嶺宮”。均指此而言。

繡嶺宮其地廣平,南有巍巍橐山,北有潺潺溪澗,與大通寺隔河相望,它居高臨下,依山傍水,草木蒼翠,環境幽邃,是一形勝寶地。當人們遙望宮室殿堂,巍巍華麗,雕樑畫棟,橫雲逞空,縈縈繚繞,如天宮仙境降人間。

原宮室廢毀已久,在遺址調查中發現有唐代布紋大瓦碎片等遺物,並看出宮室所具規模較小。繡嶺宮依山帶水,是一處勝地。“秀嶺雲橫”是古陝州八景之一,又靠近崤函古道,故歷代詩人多有吟詠。


草堂春曉

  

「陝州史志探幽」之一:古陝州八景,問君知多少,山河依舊笑春風

同上

魏野草堂是北宋著名隱士魏野居住過的地方,在今三門峽市湖濱區上官村。魏野出生於公元960年,一生以農耕、編織為業,閒暇時刻苦讀書,彈琴賦詩,樂於清貧,自築窯洞居住,曰“樂天洞”。他在耕作之餘,植竹栽樹,種草養花,引泉環繞,在春光明媚的季節,桃杏滿院,鳥語花香。魏野在此悠然自得,快樂無比,雅號“草堂居士”。正如他在詩中寫道:“達人輕祿位,居住傍林泉。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嫻惟歌聖代,老不恨流年。靜想閒來者,還應我最偏。”他把自己閒情逸致的隱居生活描繪得淋漓盡致。這位平民詩人和他的草堂,也被後來的文人學士寫下大量的詩篇藉以憑弔。清代曾任陝州知州的龔松林在詩中寫道:“一邱一壑自天成,高隱當年此適情。只取煙霞傳父子,卻叫魚鶴識公卿。門前遠山連雲聳,洞口平泉漾月清。潛德千秋喜重發,幽光長共少微明。”   

魏野待客,不論貴賤,均以紗帽白衣相見。他編織的草鞋常常擺在大道上出賣,遇家境貧寒者,則無償奉送;若是商賈富戶,就加價出售。因此受到百姓的讚譽。

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準罷相,出任陝州知州。他得知魏野是個人才,就常去拜訪,二人結為好友。此時的魏野已年近半百,讀書通曉歷史,嚐遍世態炎涼,他不但自己不願做官,還對寇準說:“自古功名蓋世,少有全者。”並贈詩相勸:“好去天上辭將相,歸來平地做神仙。”寇準聽罷,只是笑笑而已。後來寇準復任宰相,還親自領皇上旨意,請魏野棄農做官,魏野避而不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寇準再遭罷官,才後悔未聽魏野的話。

魏野詩作,具有唐詩風格,所著《草堂集》十卷,多描寫大自然聲色之美和山澤田園的風土人情,在當時廣為流傳。大中祥符初年,遼國使臣來到宋朝京都開封,見了宋真宗後,極力推崇魏野詩集,述說遼國只收存上卷,欲求得全卷。宋真宗聽後大喜,他想,外國人都如此器重魏野,自己豈能藐視?遂令人傳魏野進京,魏野上書謝絕,表示不願做官,希望能在田間草舍中勞作吟詩,為皇上盡力。過不多久,宋真宗祀汾陰回來時路過陝州,又派中使到東郊召魏見駕。當時魏野正在家中教鶴跳舞,聞聽中使來到,遂抱琴跳牆而避。中使一直追至上官村東土溝,連個人影也沒見到。此後,上官村東土溝的人們便管這裡叫“跑駕溝”。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魏野逝世,享年六十歲。他寧願清貧、不淪汙流的精神,深為後人所仰慕。魏野草堂雖然簡陋,卻因他的人品和上乘詩作,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遊客到這裡觀賞。正如清代王行言《草堂懷古》詩中所云:“草堂遺蹟近山城,千古猶存逸士名。”

今天,古陝八景多數已不復存在,但看到硯山草堂博客中乾隆年間編撰的《直隸陝州志》上的手繪圖,依稀可以想象昔日陝州繁華的榮光,車馬輻輳塵浩浩,穿梭古道走洛陽,出了函谷抵西京;看到輝煌的昨天,作為陝州兒女,感覺十分驕傲與自豪,但也感到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在2400年的厚重歷史面前,我只是卑微的仰慕者,穿梭在這條時空道路上,觸摸著歷史的氣息,甚覺古陝之風流、古陝之壯哉!感受她幾千年的風雨煙雲,絕不是一日可就,須點滴琢磨、日益漸進,方可撥雲見日、直抵璀璨!


2020年2月16日陝州痴翁於步雲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