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婧:陝州官寨頭 豫西窯洞博物館

文/圖:張國婧 張海軍

崤山巍巍,黃河滔滔,擁有崤函之固和黃河天險的三門峽陝州,見證了歷史上逐鹿中原的風雲際會。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分封焦國、虢國於陝地,此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陝州地處長安、洛陽兩大都城重要節點,地扼兩京,如今雖然變遷成為三門峽市陝州區,但其悠久歷史、厚重人文仍不時彰顯,一個村域面積僅0.3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40餘人的小村,陝州區張灣鄉官寨頭村,有幾分引人注目。


張國婧:陝州官寨頭 豫西窯洞博物館

航拍官寨頭村窯居


山川形勝崇文地

官寨頭村地處陝州區西部張村塬臺地,東依蒼龍嶺,西有注入黃河的蒼龍澗河,小村在蒼龍澗、黃河交匯處的三門峽市區向南8公里處。從高空俯視,蒼龍嶺如巨龍昂首欲飛、龍爪翻騰,而三面環溝、一面依山的官寨頭村,恰處於龍爪緊抱之處,是易守難攻之地,這在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中,確為一塊山川形勝、風水寶地。

蒼龍嶺距史上著名的崤函古道很近,崤函古道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在官寨頭村西邊40公里處,即是戰略要塞函谷關。在朝代更迭、戰亂頻仍的歷史長河中,不難想象古人選擇在官寨頭村安家定居的良苦用心,一是這裡土地平坦,二是此處較為隱蔽,林茂糧豐。村落建成之時,既適合生存,又把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全部建成了“進村不見房、見樹不見人”的下沉式窯洞和靠崖窯及獨立式窯洞。

官寨頭村村小人少,自古以來極其重視教育,在缺少識字人、讀書人的年代,村裡文化人較多,從古到今人才濟濟。官寨頭古名為“官材頭”,現在一些地圖上仍然如此標註,村民說,本地人去外地當官的人較多,就有了這個名字,後來村裡有文化的人把村名改成了官寨頭。

官寨頭村崇文厚德、追求上進,人才輩出、延續至今,該村舊時在周邊各村中較早辦有義學,現在仍把孩子上學作為頭等大事。


張國婧:陝州官寨頭 豫西窯洞博物館

獨立式窯


窯居村落“活化石”

數十年前,村裡的民居建築全部為窯洞,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溝壑區窯居村落,窯居種類齊全,包含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窯洞、靠崖式窯洞,且相對集中,歷史悠久,官寨頭村“豫西窯洞博物館”的別稱聞名遐邇。

專家考證,村子裡歷史最為久遠的是元代靠崖式窯洞,建築面積達1320平方米,修築於明末的天井下沉式窯洞(俗稱地坑院)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建於明末同時代的獨立式窯洞(又稱箍窯)的建築面積也達6500平方米。時至今日,小村中仍然保留著如此規模的窯洞民居,實屬罕見。

地坑院窯洞多用剪紙進行裝飾,牆壁多貼上象徵安康、和睦的“吉祥花”,頂棚多貼上象徵團圓的“富貴花”,窗欞則分別貼上和窯洞功能一致的景物、六畜、莊稼等圖案,體現出黃河之濱粗獷豪放、質樸誇張的藝術風格。剪紙除了紅色,還有豫西陝州地區特有的黑色,因為歷史上的豫西陝州區和晉南,同屬夏朝(約前2070年至前1600年)的政治活動中心區域,而夏朝崇尚黑色,認為黑色代表著高貴、權力,黑色剪紙保留著“尚黑”的夏朝遺風。

官寨頭村完好保留著10多座下沉式窯洞民居,俗稱地坑院。被稱作“地平線下古村落”的地坑院一般需要四個營造步驟,即“向下挖坑、四壁鑿洞、穿靴戴帽、美化裝飾”,它的設計與傳統的陰陽八卦方位密切相關,還與戶主“命運”相連,各個窯洞功能明確、佈局合理,特別是還能科學地解決排水問題,顯示了古人卓越的建築技能。2011年,以張灣鄉官寨頭村、張汴鄉北營村等為代表的陝州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地坑院及其他窯居形式,與黃土密不可分,它就地取材、節省原料,表達出人與土地共生的和諧。在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尤其是黃河岸邊、黃土高原西風凜冽間或風沙彌漫的日子裡,地坑院及其他窯居,比地上建築更有優點,它們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冬季窯內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人稱“恆溫住宅”。進村不見房、見樹不見人,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中更增添了人們的安全保障。

80歲的村民石三梅老人身體硬朗、熱情好客,帶著我們依次參觀了自家地坑院,石大娘說:“我這院子是料漿土,窯院很堅固,住著很舒服。”幾隻雞悠閒地在地坑院內漫步,院內梨樹碩果盈枝,乾淨整潔、生機盎然。


張國婧:陝州官寨頭 豫西窯洞博物館

地坑院


古樂在耳豉汁香

官寨頭村的古樂曲牌很多,上點兒年歲的村民,人人會打、人人愛打。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節慶時日,村裡的古樂隊往往提前近一個月進行排練。節日期間,村民們前呼後擁、打著彩旗、鳴鑼開道,古樂隊從溝底到塬上,繞著村子盡興表演,十分熱鬧。官寨頭村的古樂還常常應邀到周邊村子表演,為十里八鄉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留住了美好記憶。

豆豉是中國人的傳統調味食品,已有千年的食用歷史。古代稱豆豉為“幽菽”,也叫“嗜”,用黃豆或黑豆發酵而成。陝州豉汁歷史悠久,食後口舌生香,經久不絕。《本草綱目》中“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大豆豉”,特別提到陝縣豉汁的藥用價值,“詵曰∶陝府豉汁,甚勝常豉。其法以大豆為黃蒸,每一斗,加鹽四升,椒四兩,春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即成。半熟加生薑五兩,既潔淨且精也。時珍曰:豉,諸大豆皆可為之,以黑豆者入藥。有淡豉、鹹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鹹者其中心者,非剝皮取心也……”

陝州豆豉存放十年可以不變質,質量遠勝於一般豆豉。文中“詵”,指孟詵,唐朝大臣、著名學者、醫學家、食療學家,從《本草綱目》記載孟詵的話來看,可見陝州豉汁久負盛名。

這段話記錄了陝州豉汁的做法:把大豆蒸熟,每一斗加鹽四升,花椒四兩,春季三天,夏季兩天,冬天五天就可做成,在半熟時加入生薑五兩,這樣既潔淨且精也。李時珍說:熟大豆都可以做豆豉,用黑豆做成的可以入藥,豆豉有淡豉和鹹豉,治療時大多使用淡豉汁和鹹豉汁,至於使用哪種,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豉心是指盛裝豆豉的中心部分,而不是剝開豆豉皮取芯。

官寨頭村有黑豆、黃豆等原料,用羊溝泉水釀造豆豉,一直延續古法制作。

當地豉汁也很有名,也是沿襲古法:在十月到正月這一段時間,用上好的豆豉三鬥,清麻油熬至無煙,用一升熬好的清麻油與豆豉拌勻放在火上蒸熟,攤冷曬乾,用清麻油拌勻再蒸透。這樣反覆三遍。用白鹽一斗搗和,再用湯豆豉液三四鬥,放進乾淨的鐵鍋中,再放些椒、姜、蔥、橘絲一起煎熬,煎好剩三分之二的汁液,將煎好的豆豉汁放入不透氣的容器中貯藏,味道香美絕佳。

官寨頭村的窯居櫛風沐雨,村民們聽古樂,飲豉汁,靜享歲月,古老的文化猶如蒼龍澗河水,蜿蜒綿長,留住歷史,記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