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的濯水古鎮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特色建築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古鎮老街

濯水古鎮老街由青石板鋪就,長約1000米,寬2 - 3.5米不等,街道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學堂均為木質結構,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錯落有致,別有風韻。民居之間有畫有精美壁畫的封火牆,窗花是精美的木雕,磉墩上有精湛的石刻,走在街上,猶如置身於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土家吊腳樓群

現存最為完整的建築是古鎮靠河沿建的民居,也就是古鎮下街龐大的土家吊腳樓群。這些吊腳樓建在阿蓬江的河堤上,四五米高的河堤是用條石砌建的,經過了200多年的河水衝打,那些條石河堤沒有一點傾斜。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古鎮道德碑

濯水古鎮街道中段立著一塊1米多高,寬約50公分的石碑。石碑立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距今已有121年的歷史。石碑陰刻著"天理良心"4個大字。據介紹,此石碑是武陵山地區極為少見的"道德碑"。以警示古鎮商賈,經商、為人、處世之道在於"天理良心"。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古鎮風雨橋

黔江濯水古鎮風雨橋橫跨於阿蓬江上,長303米、寬5米,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廊橋,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濯水古鎮風雨橋橋身為純木製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建有三層塔亭,兩側有約百扇可自由開合的雕花木窗,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

主要景點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八賢堂

餘家大院--八賢堂是濯水古鎮的一個重要古建築參觀點,原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進士宅第。建築面積達800平方米,規模之大竟僅次於光順號,為古鎮第二大古民居。三進合院磚木結構民居建築(最後一進和天井已經損毀)。這座大院第一進為9柱,第二進祠堂為11柱,第三進為7柱,均為橫向5列4間。 整座宅第共有90根立柱、68座雕花柱磴、183朵雕花窗、33扇門。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龔家抱廳

龔家抱廳是鎮上最具建築空間特色的古民居之一,位於老街"三倒拐"處,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天井合院建築,坡屋頂,全木結構四層。結構上穿枋有少數做成弧形的"貓拱背"式樣。建築依山勢而建,臨街為一層,還有平層之下兩層沿江面採用吊腳接地。平面佈局靈活端正,為利於通風,院落和天井開敞的過廳、穿堂等加以聯繫,內部家居環境十分通透,最具特色之處在於,有一層在過廳上端撐其歇山式屋頂形成的"抱廳"。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光順號

光順號是明清時期濯水"十大號口"之一,建築面積880平方米,為濯水古鎮第一大古建築。光順號是濯水古鎮七大院中唯一採用兩開大門的大院;也是鎮上唯一使用三方青磚青瓦牆的大院,臨街一面為全木構架,兩邊封火牆和院後為磚砌;其大門還是鎮上唯一的卷斗門。這座大院原本是安徽詹姓商人在鎮上的一家客棧。 全院三進兩天井合院建築,坡屋頂,三層木結構。各進之間沒大門,而留著一片室內平地。光順號這一徽派建築還泛採用木雕、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汪本善舊居

這是古鎮上唯一一棟有封火山牆的臨江五層吊腳樓。也是唯一一棟站在街面上,透過這棟樓的大門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景的建築。也是鎮上目前最高的吊腳樓,故被稱為"濯水第一樓"。這就是我國著名有機地球化學家汪本善先生的舊居。 這裡原來也是汪家的一處重要產業,位於汪家榨油作坊的對街靠河岸處,建築依河岸坡地而起,高達五層,建造其極考究。這棟兩進合院吊腳樓臨街一進為7柱4列3間,臨江二進為11柱4列3間偏挑兩層欄干式吊腳陽臺。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汪家作坊

原大院主人汪世富,號子文,是當時鎮上最大的地主,鎮上的人們用"汪家的銀子",來形容當時汪家的富有。汪家經營多種加工業,僅榨油作坊就有三個,該建築是榨油作坊保留的其中一個。建築面積680平方米,四進三天井合院建築,坡屋頂,磚木結構,仍可以看出"前店後坊"的形式,大型榨油工具也在原位置附近保存較好。在平面佈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木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煙房錢莊

煙房錢莊是濯水古鎮早期的一家經營規模較大的信用機構,由汪氏家族與徽商詹氏家族共同開辦,主要投資方為濯河壩煙房老闆,徽墨製造商詹信安。錢莊坐落在整個古鎮的中心位置,是古鎮的一塊風水寶地。錢莊除辦理存款,貸款業務外,還發行錢票,憑票兌換銀元、貨幣,老佰姓稱其為"錢店"。由濯河壩煙房錢莊發行的錢票,多采用十孝圖為主圖,有上十外背書,雕版印刷。錢票編入多部大學貨幣學教材,是我為早期錢票的典型代表。民國年間,銀行逐漸興起,替代了錢莊,煙房錢莊從此停業。煙房錢原為汪姓宅院,建築面積570餘平方米,其全為木結構穿鬥樑架,木色為主要色彩。 煙房錢莊為三進兩廂三天井佈局,第一進為9住7列6間,第二進為9住7列5間1通道,三個天井呈倒"品"字型排列。 由三天井形成了三小院,將整個錢莊分成了前店、起居、銀庫三個功能區。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濯河壩講堂

濯河壩講堂原為樊家宅第和古鎮第一所義學講堂。建築面積386平方米,三進合院建築,坡屋頂,磚木結構,縱深佈局,宅院空間具有較為嚴謹的空間序列,造型獨特,各進呈梯級移位,以大門、二門、過廳、堂屋直至後院,遞次變化,呈現出由寬敞到緊湊的規律和特色。於正院前有跨越老街而建的涼廳,涼廳與正院連建,有8根落地柱支撐。大院座東朝西,南北兩邊有封火磚牆。第一進為7柱4列3間,第二進為9柱4列3間,第三進為7柱4列3間。院內錯落著大小天井兩個,沒有後花園。

特色小吃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金包銀飯

將大米煮半熟,拌以苞穀粉,用木甑蒸熟,做成苞穀粉夾米飯;俗稱"金包銀"。其色鮮亮,黃裡透白;其味可口,鬆軟清香。過去是農人改善生活的上品,現時為補食粗糧的佳餚。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油茶湯

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後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罐罐茶

用於燒水的青銅吊壺,稱為"炊壺",為長陽西部農家必備之物。客至,邊燒開水,邊用瓦罐炕茶葉。茶沖泡出汁後,均勻分酌各杯,摻水後亦然,以兩至三道為宜。先敬來客,再與家人,長者優先。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鮓廣椒

鄂西山民稱辣椒為廣椒。將紅辣椒切碎,拌以玉米麵,用撲水壇醃製數日乃至數月,做成鮓廣椒。其色紅黃相間,其味辣裡透酸,奉為四季菜餚。

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

葛粉

清江兩岸遍山生葛,其根富含澱粉,可食用且有藥用價值。舊時,取葛根用木棒頭將其砸碎,再浸泡、過濾、沉澱、曬乾,稱之為"打葛"。葛粉被視為上等代食品。後有用機械批量生產。葛粉被譽為保健食品,經過精細包裝多用作禮品和旅遊紀念品。

外部交通

重慶北火車站(火車)--黔江區正陽火車站(公交車)--黔江汽車南站(汽車)--黔江區濯水鎮(步行)--濯水古鎮景區

內部交通

黔江城區內現有公共汽車、出租車及人力三輪車等三種交通工具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遊玩時長:4-5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