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文/不吃小青菜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01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許多人明明懂得很多大道理,可是卻總是過不好人這一生,就像有些老人,老了以後才知道對待子女,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心,不然肯定會自食其果的。

他們年輕的時候對待子女,向來都是偏心小的,忽視大的,這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等到了晚年,他們孤苦無依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報應,怪不了誰?

張阿姨今年已經72歲了,她有兩個兒子,本來正是享天倫之樂的年紀,可是她卻過得淒涼無比,生病了也沒有人來照料。

“唉!怪我,都怪我,是我一直偏心老二,故意忽視了老大的感受,現在落的這樣都是我自作自受……”張阿姨說著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原來,20年前,張阿姨對待兩個兒子的方式完全不同。對大兒子則是放養模式,愛吃吃,愛喝喝,不吃餓著,不喝渴著;對小兒子則是百般溺愛,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著,所以養成了小兒子天大地大我最大的性格。

也正是這種性格,讓小兒子不學無術,經常打架鬥毆,最後年紀輕輕的就輟學在家了。可輟學在家也不安穩:他壞了人家女孩的名聲,人家女孩挺著大肚子來找他。最後不得已讓兩個年齡加起來還不到40歲的孩子結婚了。

02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結婚後不久,小兒子媳婦就生下了小男孩,當了奶奶的張阿姨高興的手足舞蹈,抱著小孫子在村子裡家家戶戶的串門,生怕有人不知道她有個孫子。

5年後,張阿姨的大兒子也終於結婚了,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可是因為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所以不能照顧在家坐月子的妻子,所以想讓張阿姨幫忙照顧一下,可是張阿姨卻推辭說家裡也有個孕婦要照顧,走不開。

其實,哪裡是走不開啊,分明就是不想過來幫忙照顧老大媳婦,因為那時候老二媳婦懷了二胎還不到三個月,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再加上她本來沒有工作,而且家裡還有一個公公,有這麼多人,怎麼會走不開呢?

就算老二媳婦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她不是還有個在家不工作的老公和公公嗎?就讓他們照顧一下不是一樣可以嗎?可張阿姨就是找各種理由不來照顧老大媳婦。

這下,老大開始有了怨言,老大媳婦也開始有了記恨起了婆婆。

03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有人說,就因為這就開始記恨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是不是有些過分?別急,這只是一個導火索,接著往下看。

老大在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自立了起來,經常藉著假期做一些兼職,後來畢業了之後,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想讓兩位老人幫一點忙買一套房子結婚,可是卻被拒絕了。幸虧妻子善解人意,和他省吃儉用攢了幾年積蓄,總算湊夠了首付,買了一套二手的房子結婚了。期間,張阿姨沒有幫一點忙。

因為房子是貸款買的,所以每個月都要還8000多的房貸,而老大的工資也才每月15000塊錢左右,除去房貸、生活費還有給女兒的奶粉錢,幾乎再沒有多餘的錢來請月嫂了。可最後,老大還是咬了咬牙,請了月嫂來照顧妻子。

老大媳婦總算是出了月子,眼看著產假就要休完,急著要回去上班的時候,老大再次請張阿姨幫忙來帶帶孩子,可張阿姨有一次拒絕了,說:老二媳婦快要生了,我得照顧著她,不能大意。

可實情卻是老二媳婦還要快半年多才生,張阿姨哪怕過去只幫上帶帶孩子一兩個月,老大和媳婦對張阿姨的怨氣也就消了,可張阿姨依然沒有幫忙。

無奈,老大媳婦只能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然後全家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了老大的肩上,為了養家餬口,老大下班之後又找了一份兼職,每天工作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只是為了多賺一點錢。

就這樣,老大和媳婦熬了三四年,孩子終於長大了一點,送去了幼兒園,老大媳婦終於解放了出來,為了減輕老大的負擔,又找了一份工作開始去上班了,日子總算是往好的方向走了。

04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再來看看張阿姨的情況:

老二媳婦因為在農村,所以沒有一個正經工作,在家每天最多就是帶帶孩子,其餘的什麼也不幹,就好像古時候的少奶奶一樣,指揮著張阿姨每天干著幹那的。

而老二更是沒有一個正經的工作,每天吊兒郎當的在大街上閒逛,就是張阿姨幫忙給找了個工作也幹不了多長時間,經常動不動的就翹班,後來也沒有人敢用他了。

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還是張阿姨和老公做一些小工掙來的。

可就是這樣,老二一家還不滿足,他們看著村裡的其他人都陸續蓋了新房,開起了新車,而自己家只能住著老房子,騎著電動車,心裡開始不平衡了起來。

經常逼著張阿姨老兩口蓋新房買汽車,老頭被氣的一口氣沒有緩過來,直接走了。

老二一家想辦法借了一點錢,加上從張阿姨手裡摳出來的錢,直接去縣裡買了一套新房子,可卻不讓張阿姨住進去,說:這點錢買的房子太小了,你年紀大了,住進來不方便,還是一個人住在老家吧!而且老家還需要人來看著。

05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就這樣,張阿姨一個人住在了老家。可是這人年紀一大,身體就開始出現各種問題,什麼大病小病都會一起出現,張阿姨有時候難受的連床都起不來,而身邊又沒有一個來照顧她,看起來,著實很可憐。

“唉!我真的錯了啊!我以前一直偏心老二,無視老大,現在快死了才明白,我真的後悔了啊。”

張阿姨想著這些年做過的事,越想越對老大愧疚,再加上老二對自己的不管不顧,愈發開始後悔了起來。

“現在這樣也挺好,這都是我自己做的孽啊!”

72歲老人的心聲:晚年的我孤苦伶仃,都是我年輕時候犯的錯

小青菜說:

唉!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一碗水其實不能絕對的端平,但是兩者也不能相差太多,不然以後後悔的一定是自己。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你越是偏愛某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越是有恃無恐,越是沒有感恩之心。

有些老人看起來很可憐,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著,好像沒有兒女一樣,可其實全是因為他們年輕時候太偏心了,導致本應該孝順的孩子寒心,不想贍養他們;而那些被偏愛的已經將這一切都當做理所當然,完全不可能去回報他們。

END

今日話題:大家認為偏心的父母會教育出怎麼樣的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