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兒媳當場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既然相遇,點下“關注”,讓我們做今生的朋友。”

“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兒媳當場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作者:方與圓

插圖:來源於網絡

對於未婚先孕,不同的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在我們上一代人眼中,未婚先孕是一種不堪的行為,未婚先孕的女孩都是一些生活不檢點人,。

隨著時代的開放與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日新月異,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當代社會,未婚先孕似乎變成了一件非常常見的現象,人們也在逐漸接受這種現象。甚至有些年輕人認為這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沒有必要特意迴避。

但女孩子們必須明白:不管在哪個年代,未婚先孕對一個女孩的影響都遠超於大家的想象,自愛不是封建落後思想,而是一個女孩所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別等到犯錯和受傷害之後才後悔莫及。

“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兒媳當場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徐月今年26歲,大學畢業以後就和男友張超二人來到了一個一線城市上班,她本來打算跟男朋友結婚,但是由於雙方都來自於偏遠的小縣城,條件有限,所以一直就這樣拖著。

前段時間徐月發現自己意外懷孕,於是便將這個消息在第一時間告知了張超,希望二人能早些舉行婚禮。好在張超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他在得知徐月懷孕之後就帶其回家見了爸媽,並且想盡快把婚期確定下來。

既然是談婚論嫁自然需要一個正規的流程,戀人在見過雙方父母之後,雙方父母也需要雙雙見面,這樣才算正式談婚論嫁。

對於他們的婚事雙方父母都非常贊同,但是在雙方家長談彩禮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一點摩擦。按照農村老家的習俗,男女結婚,男方是需要向女方支付15萬彩禮,數目不然較多,但農村的習俗都是這樣的。而且女方在拿到彩禮之後,也會將其原封不動的帶回去作為自己的私房錢。其實本質上就是女方家要彩禮為的是女兒在婆家能擁有一席之地。

徐月的父母也是明事理的人,他們除了要15萬彩禮之外,沒有其她任何條件,其他女孩子所在乎的房車,他們通通都不在意。

按照道理說,如此明事理的親家,張超父母應該覺得開心才對,可他們偏偏不知足,張超父母顧左右而言她,在彩禮這件事情上打哈哈,總是不想確定下來。

徐月當時有些著急,但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性子,她的父母都是活了半輩子的人,見到這種情況,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門道。

於是便不退讓,希望能夠藉著這次見面,將彩禮以及其她相關事宜全部確定下來,可對方的態度卻讓他們很失望。

徐月在一旁看著著急,實在忍不住,於是便開口詢問婆家人對彩禮的看法,未來婆婆的話讓她追悔莫及。

未來婆婆說道:“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直接嫁過來就可以了。你要知道,你懷孕了我兒子要是不娶你,你以後就很難嫁了,縣城就這麼大點地兒,誰家也不願意要一個打過胎的女人”

“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兒媳當場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這個時候的徐月開始有些後悔當初的不小心,如果不是因為她懷孕,婆家人也不會是這種態度,他們更不敢肆無忌憚的輕視她。

可這件事情也不是她一個人的責任,更何況成年男女談戀愛就應該替自己負責,她很不認同未來婆婆將所有責任推到她身上的這種行為。

既然未來婆婆說話如此難聽,她自然也沒有必要留面子,她直接回懟道:“你說得對,我們縣城就那麼大點地兒,我倒想看看哪家女兒願意嫁給一個不負責任,不給彩禮,還逼著女孩子打掉孩子的人家!”

“你都懷孕了,彩禮就取消吧”兒媳當場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見婆家人都沉默不語,她繼續說道:“我們家是要面子,但你們家就不要了嗎?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你們家的名聲也不好聽,我倒想看看以後誰家姑娘敢進你們家的門,敢認你這樣惡毒的婆婆!”

大約過了一分鐘,未來婆婆開始說話,她一改剛剛的態度,而是笑著對他們說道:“我開玩笑的呢,怎麼可能不給彩禮?你肚子裡都懷了我兒子的孩子,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

徐月有些慶幸,幸虧婆家人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並沒有刻意為難她也沒有堅持到底,所以她的事情才有轉還的餘地。

如果她遇到的是不在乎名聲,並且完全不講理的人家,那她又該如何自處呢?她所說的每一句話,對於對方都沒有任何威懾性,那麼到時候她會處於被動當中。

對於一個女孩子而言,拒絕未婚先孕是對自己最起碼的保護。

總有人說現在年代不一樣了,大家不應該再像從前一樣思想古板,該改變的地方還是應該改變,比如在面對感情和生活時,大家都應該用開放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切。

從表面上來看,這種說法好像的確非常在理,像這個年輕人談戀愛非常隨意,誰也不會計較誰的過去,可大家有沒有想過談戀愛跟結婚原本就是兩回事。

在這個世界上大家永遠難以逃脫世俗的眼光,不管在什麼年代,大家對於男女都有著各不相同的看法。同樣一件事情,男人做了,大家覺得理所當然,可如果女人做了,很多人就會覺得天理不容。

正是因為世俗觀念對女孩子更挑剔,更苛刻,所以女孩子們才更應該自我保護,自我愛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