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多国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全球不少民众开始恐慌性囤粮。国内也有人也担心食品会涨价,在微信群里“煽动”亲朋好友往家里搬粮肉果蔬。


然而这种行为立刻就被商务部打脸了。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各地米面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消费者没有囤粮的必要。这一股来也快去也快的“囤粮风”过去后,编辑忽然脑洞大开: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面临不得不囤粮的危机,那么各国人民最离不开什么食物?


在探索别人家“粮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域文化的国家选择的“必备口粮”可谓天差地别。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人竟然不是世界上最能吃米饭的?美国人一天摄入的糖分竟然是我们的8倍?为什么欧美人能把牛奶当水喝,而我们喝奶量却连日本人的一半都不到?


| Paella Laura 图 | 高高兴兴


1

比起中国,这些国家更离不开大米

一天不吃米浑身不舒服的编辑,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吃米饭。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地球上吃米饭的人基本都生活在两条“线”内。那就是传说中的“水稻生长黄金区”——从南纬10°到北纬40°。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这些“老天赏饭”的国家大多位于亚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其中北纬20°-30°之间的地区水稻田面积最大。可以看到,在人均大米消费量TOP10国家中,有8个位于东南亚。比如我们的邻居越南,不仅米饭是必备品,想嗦粉了就吃米粉,吃春卷也要用米纸去包。疫情期间,还有企业家专门发明了为市民投放大米的ATM机!


和东南亚的“米饭狂人”们相比,中国的主食种类中小麦与大米的分配还是比较均衡。而且从图中可以发现,中国盛产大米的东北地区其实超出了水稻黄金产区的边界了,但东北还是凭借平坦地形、肥沃土壤等优质自然条件,产出了一年一熟的高质量大米,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老天赏饭”了吧!


2

不同国家最离不开的食物是?


为了看看别人家的粮库,四象选取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水平、不同饮食文化的10个国家,从他们每日摄入的卡路里数据描绘出他们的“一日食谱”,并按人均GDP排列,带大家看一看各国人民最离不开的口粮到底是什么?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主食方面,东方和西方国家的偏好有着明显差别。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偏爱小麦,是“汉堡披萨和意面”的重度爱好者;日本、菲律宾、印度、塞拉利昂更喜欢吃大米;神奇的巴西则是小麦大米玉米统统都爱吃。


糖的摄入方面,传闻中“喝咖啡要倒半罐糖”的美国人赶超了所有人,也怪不得美国人民在控制体重方面力不从心。相反,从小就被“糖吃多了会长蛀牙”吓大的中国人吃糖比较少,相信不少在国外买过甜点的小伙伴们,经常会被齁到怀疑人生。


除了吃糖少,中国人喝奶也很少,摄入量不到欧美国家的零头。这是因为国人接触牛奶的历史较短,古代人认为只有“蛮夷”会喝动物的奶,导致如今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体质,严重者喝完牛奶甚至会腹泻。而欧美人很久以前就有喝动物奶的习惯,乳糖耐受比例较高,欧美超市里的牛奶通常超过1升,价格通常比矿泉水还便宜。


当然,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最爱,那就是蔬菜!国人每日食谱中蔬菜摄入量和其他国家比可谓“一骑绝尘”。(os:好健康的中国人!) 这也是很多小伙伴很难适应西餐的原因,一个汉堡里只有一片菜叶子,让爱蔬菜星人怎么活?


肉类偏好就更加有趣了。美国、英国、巴西最爱牛肉和禽肉,岛国日本最爱鱼肉,而中国则是绝对的猪肉消费大户。相比之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印度和塞拉利昂几乎不怎么吃肉。


谈到酒精饮品,许多国家都有喝餐酒的习惯,常吃西餐和日式料理的朋友们可能感触较深,有时候用餐搭配的酒会比餐食本身还重要,本身具有一种仪式感和趣味在其中,而比起什么酒器配什么酒,中国人更qin'pen一起,喝得开心。


在人均GDP与食谱的对比中,四象还发现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膳食结构越来越趋近平衡。

通常来讲,主食(谷物和块茎类)占能量摄入比重越大,说明饮食结构越单一。


人均GDP较低的国家,人们的热量摄入主要依赖主食,其中主食占比最高的菲律宾达到60%。而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主食占能量总摄入比例较低,蔬菜、水果、肉类的占比会相对较高,比如GDP排名第一的美国,主食占比最低,只有24%。


3

富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会吃”


1961-2017年间,中国人逐渐变得越来越“能吃”,每天摄入的卡路里翻了一番还多些。如今的一顿饭,很可能是曾经许多人一天摄入的热量。50多年来我们吃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


疫情屯粮潮背后 揭秘各国人民“必囤”食物

如今的孩子们可能很难想象,我们的先辈经常要靠土豆和红薯等块茎类食物充饥。60年代开始,在袁隆平的研究贡献下,国内粮食产量不断增加,逐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把土豆和红薯作为主食了。


和主食一起摄入变少的还有豆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应摄入豆类50克,如今国人每天摄入的豆类已经从每天吃100克下降到13克。


《健康时报》采访的专家分析了居民摄入豆类变少的原因:一是生活节奏加快,上班族没时间烹饪豆类,市场上也缺乏成品及半成品的豆类食品;二是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饮食习惯不再以主食为主,作为五谷之一的豆类被遗忘。


最后,对于平时温饱不愁的人们来说,只有疫情当前才会意识到粮食有多重要。但在喊着囤粮时,每天被浪费的粮食却没有减少。玛莎百货负责人称,英国人在疫情几周之内至少囤了价值88亿人民币的食物,然而不久前社交媒体上被曝光的一组照片显示,英国德比市的垃圾箱里堆满了因过期被丢弃的食品,成袋的面包、成串的香蕉和未开封的鸡肉制品都被无情浪费。


打开各国人民的粮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卡路里的数字,还有饮食背后不同经济水平、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下的世间生活万象。曾经国人也面临粮食不够吃的危机,而如今我们吃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了。未来世界会不会再次面临危机还不可知,但经历过这一切的我们,更要珍惜当下温饱之余还能享受美食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