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導語:說到經典的魯菜,不知道大家能列出幾個來,但對於筆者這種山東本地人來說,九轉大腸肯定是會列出來的。但這道菜雖說經典,可很多人對它卻有些牴觸,因為他們接受不了它的食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你可就虧大了,因為

這道菜真的非常好吃,一道簡單的菜,卻集齊了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並且大腸軟嫩,肥而不膩,讓人吃之難忘。

當然,一道菜之所以能成為菜系中的經典,肯定不只是因為味道。就像九轉大腸一樣,它非常符合魯菜的三乎,並且它的用料考究,只清洗方法這一項就分四種,它的整個製作步驟也有些繁複,名字更是暗含了中國文化在裡面,絕不只是一道菜那麼簡單。筆者之前對這道菜的瞭解也很少,在真正瞭解之後,已經拜服於古人的智慧,以及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了。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九轉大腸

一、九轉大腸的由來

魯菜在明清兩代可以說是發展到了高峰,它之所以發展這麼快,一個是因為人們喜歡,再一個就是皇帝喜歡,尤其是清朝的皇帝,而九轉大腸就是在清代被製作出來的。它原本的名字比較俗氣,叫紅燒大腸,真的是一點特點都沒有。

九轉大腸出現在光緒年間的濟南,地點在一家名叫"九華樓"的飯莊。這家飯莊的主人叫杜九齡,說到這個人,那可真是個妙人,因為他特別喜歡九這個數字,原因是他雖然有錢,但他很信佛,很崇尚九九歸一這種說法,所以但凡和他有關係的,都要使勁往九上面靠。

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喝滿月酒,他這個朋友是做肉食的,臨走的時候,給了杜九齡一些豬下水,杜九齡回到飯莊,就讓人把下水送到廚房去了。廚房的大廚用這掛下水試著做了好幾個菜,最終都不滿意,他不甘心,就自己買來一些大腸,繼續嘗試,最終還真被他做出了一道美味,那就是紅燒大腸。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九轉大腸

杜九齡也是一個愛美食之人,他聽說大廚研究出了一個新菜品,就興沖沖的跑了過去。在品嚐了新品的美味之後,杜九齡連連稱讚,還決定馬上宴請朋友,讓他們一起品嚐。到了第二天,這道紅燒大腸就上了餐桌,他的朋友也全都叫好。後來,杜九齡的一個老朋友提議:"九齡酷愛九字,就叫它九轉大腸如何?"其他朋友都覺得不錯,這道菜也就此傳播開來。

二、九轉大腸暗含的文化

為什麼這道菜暗含中國文化呢?還是因為裡面的九字。在古人看來,九是奇數之中最大的一個,代表著很多的意思,比如說九牛一毛裡的九。九也代表著尊貴,像是周朝的九鼎,以及代表著皇帝的九五之尊等。九還和"久"諧音,代表長長久久,這個意思不只皇帝喜歡,普通人也喜歡。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九轉大腸

在中醫的草藥炮製方面,也講究"九蒸九曬",所以說九絕對是個寓意很好的數字。對於九轉大腸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就是除了迎合店家喜九的愛好之外,還提到了道家。道家在我們國家,比佛家出現的要早,並且影響非常深遠。因為道家擅長煉丹,他們練出的仙丹有九轉之名,而這道美食如此美味,當可媲美仙丹,故取名九轉大腸。

三、九轉大腸的食材準備

九轉大腸的用料講究在哪裡呢?首先,它是腸道的第九個彎,第二點是,它只取腸道上比較均勻的部分做菜,像是首尾的部位可以直接丟掉,或者是做別的菜品。大腸雖是一種有味道的食材,但它富含銅和蛋白質,可以護髮、補血,提高免疫力,還可以強身健脾

利尿消腫,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大腸焯水

如果你喜歡看種田小說的話,對大腸這種食材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好像古人不太吃這些東西,原因是洗不乾淨。至於是不是真的,這得看朝代,但我們在烹飪之前,是肯定得洗乾淨的。大腸的清洗有四種方法,可以用鹽,可以用白醋,也可以兩種混用,最後一種是用澱粉

手法是搓洗,在這之前,需要把大腸翻過來先沖洗幾遍。

四、九轉大腸為何有五味

九轉大腸的五味來自於烹飪,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先來簡單說說它的製作過程,做這道美食總共分煮、焯、炸、燒四步。煮的時候和蔥姜、料酒一起煮,然後要煮熟。之後,把大腸切成3釐米的段,然後用水焯一遍。過油炸這一步是為了之後的食材上色,最後的燒是調味之後的收汁。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熬糖

那五味是如何來的呢?酸是因為裡面加了醋甜這一部比較複雜,它牽扯到熬糖這一步,排在炸和燒之間。具體的做法是,往鍋裡放適量的油,燒熱後加白糖,然後把糖熬變色即可。這時候的糖可以說是焦糖,苦味也來自於此。辣味很簡單,因為做菜時需要加胡椒麵、肉桂面還有砂仁面等,鹹味的來源就更廣了,醬油、鹽等,都可以出這個味道。

為什麼說九轉大腸是魯菜經典呢?因為它很符合魯菜重口的特點,並且很符合魯菜的三乎:黑乎乎,雖然不是純黑,但它的顏色也夠重;鹹乎乎,不但鹹,還有酸甜苦辣四味;黏糊糊(粘乎乎),雖然沒用澱粉勾芡,但熬糖這一步就已經挺黏糊了。

因店家喜九而生的九轉大腸,絕對是魯菜經典

九轉大腸

結束語: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味覺和飲食喜好這種東西也是可以遺傳的。有研究顯示,六到九歲是人類味蕾的發育期,而那個年紀的人還都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所以他們記住了家鄉的味道。也許魯菜不如一些美食清淡,也不如一些美食刺激,但它的味道卻深植在了很多人的心裡。即便它的做法繁複,也這樣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

美食和藝術一樣,也是可以大俗大雅的,而九轉大腸這道菜,可以說是大俗的。它的用料簡單,甚至是有些粗鄙,造型也只能說是中正,唯一不落下風的應該就是它的烹飪,一步接一步,環環緊扣。不過筆者在瞭解了它之後,有時候也會思考,是誰第一個嘗試用大腸做菜的呢?又是誰第一個用鹽和白醋清洗食材的呢?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讓人不得不佩服,而我們也將繼續傳承和發揚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