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人人送酒不曾沽,

終日松間掛一壺。

草聖欲成狂便發,

真堪畫入醉僧圖。


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賞析】

這是一首形神兼到的題畫詩。

題畫詩之要旨在於通過對圖中形象的精妙描述,透視出畫中深蘊的境界。頭兩句勾描圖中情形。松枝懸酒,興來即飲,至酣方休;醺後作甚?詩人想象一代草聖在斗酒之後,如同李白有斗酒詩百篇之雅興,草聖往往是狂呼大叫,癲狂萬態,走筆如龍。這種恣肆不羈的形象,真可以畫一幅如妙如肖的“醉僧圖”啊!

《全唐詩》誤將唐初律宗高僧懷素混為此詩人懷素。實則前者為北方(家鄉在今河南省)人,是高僧玄奘的弟子,是律宗東塔宗始祖。後者是南方(家鄉在今湖南省)人,是書法家張旭的弟子,是著名的草書大家。兩者相距百餘年,特予甄別。張僧繇為南朝梁時著名畫家,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擅長人物畫與宗教圖,所畫佛像及僧人肖像極為有名。《醉僧圖》為其作品之一,描畫的是一位醉僧,今已失傳。

書法家懷素詩僅存兩首,此其一。懷素因觀南朝畫家張僧繇《醉僧圖》而想起常常醉後作狂草的唐代書法家張旭,並喚起切身之感:醉後狂發,正好入畫。題詩在推崇讚譽之餘,又開了個善意的玩笑,因為當時僧道矛盾尖銳,道士常用“醉僧圖”來嘲笑僧人,僧人也請畫家作“醉道圖”來譏諷道士。

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還有一種說法:這首詩名為題古人畫圖,實際上是詩人自己醉酒狂書的浪漫性格的真實寫照。事實上,詩人在末句已經明白說出:完全可以把自己畫入《醉僧圖》中去,或者說《醉僧圖》所畫的便是自己的形象。詩寫得生動活潑,充滿情趣。

作者簡介:懷素(737-799,一說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著名書法家。幼時出家為僧,喜愛草書。家貧無紙,遂廣種芭蕉以其葉練字;用漆盤練字時,磨穿了盤底,且禿筆成冢,學習非常刻苦,書藝大進。後入京求學,進益有加,顏真卿、張渭、戴叔倫、錢起等皆作詩稱其草書。他書承“草聖”張旭並加以發展,狂逸放縱,與張旭齊名,有“顛張狂素”之稱。懷素嗜好飲酒,酒後乘興運筆,皆成書中極品。

懷素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小草千文》諸帖。


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懷素的書法特點:行雲流水,心在筆端,意在筆先(這個對於草書特別是狂草尤為重要)。懷素狂草中鋒運筆,轉折之處毫無拖沓矯揉,前後呼應,筆斷意連 。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懷素本是一個叛逆者,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時代,唐朝書法氛圍崇尚法度;王羲之書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時人更是趨之若鶩,懷素並不在意當代的藝術潮流。他更多地在“一筆書”的領域探索,繼承了張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獻之的書法傳統。如果說,懷素青少年時期的書法,憑藉的是藝術直覺。那他三十歲以後的藝術探索,則是在藝術傳統中求索。而中國書法的歷史傳統,就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筆法傳承,筆法則是魏晉書法的“核心機密”。懷素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 《金壺記》說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草聖張旭之癲狂意態,高適曾作詩云:“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白髮老閒事,青雲在日前。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而對狂素之狂態之翰香,有貫休《觀懷素草書歌》為證:“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談經不說禪,筋力唯於草書妙,顛狂卻恐是神仙。”“我恐山為墨兮海為水,天為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禪詩賞析:題張僧繇醉僧圖


感悟:禪詩,顧名思義,指與唸佛、參禪相關的詩,應是富含禪理禪意的詩詞作品。禪詩的分類有禪理詩、山居詩。禪詩或稱佛教詩歌,是指宣揚佛理或具有禪意禪趣的詩。自從佛教在漢晉之際從印度傳入,這類詩歌就應運而生。

禪詩是詩化了的哲學,詩化了的禪理。讀詩學禪,品詩悟禪,是別有一番境界,別有一番情趣的。但願讀者通過三百首禪詩的誦讀和品味,學習一些古代詩詞知識,領悟其中的佛理禪機,得到覺悟,成為智者,佛就是在你的心中了。

不但許多僧人寫,許多崇佛的人,包括許多名詩人也寫禪詩。自從達摩大師從印度來到這充滿大乘根器的震旦大地,經過輾轉相傳後,禪宗在中華大地上綻放出五朵絢麗的花,這就是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後來臨濟宗又派生出楊岐派、黃龍派。五家七宗的禪詩創作,璀璨奪目,據粗略統計,其數量達三萬多首之多,是我國古代詩歌遺產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詩歌園地中又一畦奇葩,許多優秀禪詩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凝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豐富的意象,優美的意境,使得古典詩歌 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朵奇葩。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類型,中國禪詩除了具有詩歌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徵。禪詩富有禪意,從而使得她成為文學中最高層次的精神體驗……

想要深入瞭解歷代禪師們的修禪、悟禪而成道的至高境界,有一條捷徑,可以直接從‘禪詩’入手。依循禪師的內容脈絡,可以找出禪師們對入世與出世的人生看法與態度!佛教至高的禪境界,對於我們物慾橫流的時代,以財富擁有多少來判定人生是否成功標準的變態社會的教義,無疑的具有許多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