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問:幼兒園孩子,遇到嚴厲老師,從乖小孩變執拗怎麼辦?

寶媽問:幼兒園孩子,遇到嚴厲老師,從乖小孩變執拗怎麼辦?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了。一直以來用的蒙氏教育,性格屬於特別活潑好動,喜歡小搗蛋,但是很懂規矩,自信、自律,思維獨立,專注力特別好,特別喜歡學本領。用句玩笑話,別人都說她是“別人家的孩子”。最近這4、5個月特別叛逆,回到家總是發火,會把所有不可以的事情做一遍,

而且大人不說還好,越說不可以越要做,還一句句頂嘴,白眼睛…自從5個月前幼兒園換了一個很兇的老師開始的,然後前段時間爸爸對她態度也不太好,後來嚴重了我也會跟她發脾氣。最近而且專注力也很差,好像自信心也很差。

陳老師回答:

孩子如果性情變化,往往都有一個直接的誘發因素。那麼,從你的表訴來看,孩子過去適應的很好,她的心理系統和環境都很適應,但是,這個老師可能帶給她強烈的不舒服感,孩子自然的感到憤怒,於是,估計在學校就開始執拗,這時候如果老師懂得共情可能過些時間孩子就重新適應了。但是,不幸的是,往往事情不是這樣,於是,孩子在學校估計要被高壓的壓制,於是,孩子回到家庭就渴望宣洩,你可以想象火山爆發,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要爆發。這時候,本來家庭應該是個安全的宣洩的地方,父母也可以藉著孩子的宣洩,來嘗試著共情孩子,比如說:“哦,媽媽知道你一定感到很生氣,因為,在學校你被要求的這不能做,那不能動,要是媽媽是學生,我也會感覺很生氣。但是,你又不能衝老師發火,所以,你回家來發火。媽媽理解,媽媽支持。不過,只是發火,可能不起作用,因為,明天你還要去上學,不如我們再考慮下,發完火我們還能怎麼做?”你也可以和她玩遊戲,拿幾個小人,再找一個兇的小人扮演老師,然後,給人物起名字,比如“兇兇的瑪麗”“憤怒的蔓瑞”之類,然後,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和“兇兇的瑪麗”打交道。孩子有可能在輕鬆幽默的遊戲中發展出某種控制的方法。

但是,可惜的是,內心感覺被壓制的她回到家中,原本渴望得到父母的同情和理解,沒想到,得到的卻是繼續命令她。

注意,這時候往往我們父母為什麼會生氣呢? 原因往往是我們不願意去觸碰自己的無能和無助感。比如,父母會有意無意的想到對抗老師是漫長和令人擔心的事情。所以,我們期望有奇蹟出現,把我們從無能和無助感中解脫出來。奇蹟是什麼呢?就是期望孩子可以馬上長大懂事。但是,我們忘記了她只有四歲,她連自己內心經歷著什麼都表達不完全,她這個年齡階段還不具備用語言來清楚表達情緒的能力,往往只能用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於是,在父母的指責下,她會感到更委屈,更無助,接著感到傷心。然後,她會繼續嘗試用憤怒和抵禦悲傷,直到哭的沒力氣了,然後,她對父母也就失去了信任。內心變得孤獨,那麼,也就沒有心思學習,遊戲。信心也就低落了。

所以,建議就是你們要去安撫這個孩子,讓她感到家是一個可以宣洩情緒的地方,是你在外面奮鬥了累了之後,可以擁抱你的愛的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