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買房人過多,住的人卻很少,導致出現“鬼城”,房價會持續回落嗎?

未成熟的小蝸牛


國家已經發聲: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價下跌趨勢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海哥


有媒體稱,中國的房地產空置率已達32%,擁擠的城市,但並不擁擠房子。全國空置率居高不下,有些新住宅小區因空置率過高被稱為“鬼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空置率“丶“鬼城”這一現象,房價會因空置率過高回落嗎?

我們先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5.8平方米,全國居民人均住房約40.8平方米,遠超發達國家的人均居住水平。由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已經不缺房子了。那麼如果問你:你的家庭是否已經滿足了人均住房40.8平方的要求,相信有非常龐大的群體持否定態度,甚至在拖祖國後腿,那麼我們的人均住房面積被誰佔用了呢?

1998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房地產按下了快車鍵,大量投資性炒房湧入房地產投資,房價一路高歌猛進,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由2000元/平方漲到現在的超過10萬元/平方。

在這房地產高速發展的二十年,投資性炒房為了謀求高額的利益,佔有社會資源,大量持有數套丶甚至幾十套房產,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剛需群體為房價過快上漲買單,中低收入者只能望樓興嘆。國家多次出臺政策抵制炒房行為,但嚐到甜頭的炒房者總會在政策過後適機出現。

空置率過高不會直接影響房價,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有效干預。2015年【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開始實施,實現了全國不動產數據的聯網;2018年,出臺房地產稅的總體思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佈推進”,目前正處於立法階段;黨的十九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抵制炒房行為,國家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實行不動產登記丶開徵房地稅將會減少空置率,給居高不下的樓市降降溫,同時也給持有多套房產的炒房者重重一擊。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是否已經滿足人均40.8平方米的住房面積,還是在拖祖國的後腿,歡迎評論區留言,謝謝!


談論古今


買房人過多,住的人卻很少,房價會持續回落嗎?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看後期該城市現有待銷售住房的供求關係。

後期現有存量住房是否還會有人買,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看該城市後期人口是否會淨流入,如果說該城市人口比較少,房子蓋得多,人口又沒有淨流入的跡象,房子過剩太多,買的人少,後期買不出去了,房價可能會下跌。二是看該城市的今後發展,如果該城市今後發展潛力大,經濟增長有保障,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規劃一些新型的高科技的產業,吸引外資來投資建設,會刺激該城市的房地產業,帶動房價回升,房價就不一定回落了。三是看該城市所處的位置,例如該城市所處一線城市或發達或有潛力的二線城市周邊,隨著相關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也會帶動該城市房價回升,房價也不定會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