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離騷》第二十句:屈原的忠心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茞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餘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今續讀下句:

荃不查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先參:荃不查餘之中情兮。

荃:古代香草的一種。也代指國君。

不查:不瞭解,不體察。

餘:我。

中情:忠誠、感情。

荃不查餘之中情兮,意為:大王您不體諒瞭解我對國家的忠誠、熱愛。

再參:反信讒而齌怒。

反信:反而聽信。

讒:讒言。

齌怒:齌,ji第四聲。齌怒,盛怒、暴怒,如雷之火。

反信讒而齌怒,意為:反而聽信讒言而盛怒於我。

荃不查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意為:大王您不深入瞭解我對國家的忠誠、熱愛,反而聽信讒言對我發雷庭之怒。

年二十出頭的屈原,得到楚懷王的賞識。楚懷王單獨為他設立了一個官職:左徒。左徒,戰國時代只有楚國才有的官職,從屈願始。後,只有春申君一一黃歇做過。左徒的官職權限:入(在國內)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涉外)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從屈原任左徒,可以想見曾與屈原促膝長談的楚懷王,有著旭日般的壯志雄心,他相信屈原可以助己完成大業,一統天下!他希望屈原放開手腳,替自己去開闢道路,君臣同心,一往無前!

屈原被楚懷王放逐之前,所任的最後個一官職叫“三閭(同“驢”音)大夫”。這也是楚國特有官職,亦是楚懷王為屈原特設的。三閭大夫的職責是主持宗廟祭祀,併兼管屈氏、昭氏、景氏,三大貴族子弟的教育。這是一個閒差。美觀而無權。

閭,指里巷的大門。三閭,指楚國貴族屈、昭、景三氏在國都郢都之內居住區的街門。分別稱為:屈閭、昭閭、景閭。

從左徒到三閭大夫,楚懷王對屈原的信任一落千丈,然屈原忠心不改。他不斷地與楚國蛀蟲靳尚、鄭袖之流為敵、製造“麻煩”。終於,連三閭大夫也被奪了,楚懷王放逐了屈原。

放逐,是指古代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去。郢都自毀了左徒屈原,容不下一個三閭大夫,屈原被放逐,楚懷王就要落入張儀的陷阱,成為秦國的階下囚了!

秦惠文王(贏政的高祖,羋月的夫君)與楚威王(楚懷王之父,羋月之父),都是同時代且具有雄才大略的國君。如果,兩人執政期一樣長,真不好說是楚強還是秦強。然而,楚威王執政11年,喪。秦惠文王在位26年,雖也有許多未盡遺憾,然而這比楚威王多出的15年,就為秦國的勝算增加了砝碼。儘管,秦惠文王死後,國中混亂。繼位者秦武王嬴蕩僅在位3年,也少有益舉。但是秦惠文王的楚國妾室羋月,是一位膽識過人的非凡女子。秦武王死後,她的兒子嬴稷,19歲時繼承了王位,稱秦昭襄王,拜其母羋月為宣太后。秦昭襄王在位56年,多一半的時間是宣太后在輔佐他。她聯合義渠,消破五國(楚燕韓趙魏)合眾數次攻秦。又用計謀滅了義渠,消除秦國隱患。羋月,這位楚國公主,為秦國的霸主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屈原,生於楚懷王時代。他的天賦、才智、忠心、熱愛,終於化為了悲憤、哀傷!

荃不查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咱們明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