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離騷》第三十七句:胡繩纚纚

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豔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餘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食秋菊之落英

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攪木根以結茞兮,貫薜荔之落蕊

今日續讀: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先參:矯菌桂以紉蕙兮。

矯:把曲弄直。

菌桂:肉桂的樹皮。

紉:穿引。

蕙:香花的一種。

矯菌桂以紉蕙兮,意為:把肉桂樹皮剝下搓成直條,用其穿引惠草之花。

再參:索胡繩之纚纚。

索:編結長鏈的一種手法。

胡繩:北方遊牧民族的長繩。

纚(Ⅰi第二聲):輕舞飛揚的樣子。

索胡繩之纚纚,意為:編結成胡人的長鏈,任其輕舞飛揚。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意為:剝下菌桂的樹皮揉搓成繩線穿引上蕙草的花,再把它們用胡人編長繩的方法一條條接成長鏈,任其隨風飛揚。

昨天,我們讀了屈原用樹的根莖穿茞草、綴薜荔花,編成結。今天,我們見他用菌桂樹皮穿引蕙花搓長鏈。屈原,戴著香花佩,手持香草鏈,或行或立,儼然仙子一般。

這在當時金玉盛行的楚國,在朝臣、君王眼中,他一定是個奇裝異服的怪人!世人也只道屈原愛花愛草,是個“花痴”。但有誰真能明白這花草之中的那個人、那顆心,為何傲世獨立,又為何痴呢?

文中提到“胡繩”。楚國在中國之南,戰國時地域最廣,佔據當時半個中國。以湖北為中心,包括湖南、江西;從南部的南嶺到河南中部,安微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及山東西南地區。楚國的北邊,在與燕國接壤的邊塞,是一群少數民族,以遊牧的方式生活,還處於部落聯盟的原始時狀態。為了生存,這些少數民族也常常與一些漢族諸侯打仗。所以,那時各國對他們也不陌生。比如,屈原提到的胡繩。就應該是叫作“東胡”的少數民族所特有的結繩方法。東胡部落聯盟有兩大語系族群組成:蒙古語族和通古斯語族。一方以草原為家,一方住在柳樹成陰的河邊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從中我們可以想象:屈氏香草胡繩的飄逸;也可以想象:古時遊牧民族手持長鞭、胯下駿馬任馳騁的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