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地處安徽省東南部,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龍川胡氏宗祠:位於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龍川胡氏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議決族內大事的場所。胡氏宗祠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祠內裝飾以各類木雕為主,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稱。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廣教寺雙塔:亦稱敬亭雙塔,位於宣城北面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雙塔始建於北宋紹聖3年(公元1096年),雙塔東西對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為平面方形的仿木樓閣式磚塔。這種既沿襲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風格,又具有宋代建築特徵的塔,在中國現存宋代古塔實物中為僅存的一例。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水西雙塔:

坐落在涇縣城西2公里水西寶勝寺左右兩側,一為大觀塔,建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又因始建於北宋崇寧年間,故又稱"崇寧塔";一為小方塔,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故又稱"紹興塔"。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查濟古建築群:位於皖南涇縣查濟村,現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保存古建築從元至清,有村門、寶塔、牌坊、廟宇等等。明清鼎盛時期查濟共修建了108座祠堂,108座廟宇,108座橋樑。因為查濟祖氏山東,崇拜宋江108將,所以建築中注重"108",以示對梁山起義英雄的敬慕和紀念。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江村古建築群:位於旌德縣城西南15公里白地鎮江村,江村為江姓聚居地古村落,始建於隋唐,明清時達鼎盛,保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建造。村中有尚存老街、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橋、古水圳、人工湖等近200處古蹟,主要建築有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父子進士坊、茂承堂、篤修堂、進修堂、黯然別墅、江澤涵故居、江冬秀故居、聚秀湖、老街等。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黃田村古建築群:位於涇縣榔橋鎮東南部,黃田古村歷史悠久,始於北宋嘉祐年間,鼎盛於明、清,已有千年歷史。古民居從選址、規劃到建築的設計,無一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展現出古人對"天人合一"的願望。黃田村古建築群四周青山綠水,其建築既有蘇州園林的風格、宮庭建築的恢宏,更有皖南建築的特色。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上莊古建築群:位於績溪縣西38公里的上莊村,主要包括胡適故居、胡適私塾、胡傳舊居、胡壽基宅、胡開文舊居和胡開文紀念館等古建築。胡適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築,小青瓦,馬頭牆,前庭有天井,兩旁有廂房,樓上為"通轉樓",樓下是堂屋。後進為內庭,欄板隔扇,精雕細刻。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天壽寺塔:

位於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塔為七級,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光緒26年毀於火災,僅存磚砌塔體。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1986年重修。復修後的天壽寺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簷,鐵鏈式塔頂,還修建了塔院。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仙人塔:位於寧國市城東50公里的仙霞鎮柘亭,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 (627—649年),現塔修建於南宋紹興十三年 (1143年),清代曾有大修。塔高26米,塔底佔地面積162平方米。塔剎有銘文3000餘字,多為捐款人姓名、款額及詩句等,具有重要得研究價值。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奕世尚書坊和胡炳衡宅:位於績溪縣龍川村,奕世尚書坊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主體結構由4根柱、4根定盤枋和7根額枋組成,高10米,寬9米。系用花崗石和茶園石搭配鑿制而成。是徽派石雕的精品。胡炳衡宅建於明代,院落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屋頂,封砌馬頭牆,佔地面積180平方米,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旌德文廟:位於旌德縣旌陽鎮營坎路5號,始建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五次被毀重建,最後重建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主體建築大成殿,飛簷重閣,紅牆青瓦,朱漆樑柱。東西兩側各九廡五齋、戟門及兩側的名宦祠和鄉賢祠、泮池、泮橋等,總體為長方形四合院,院內佔地南北62.24米,東西31.57米。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王稼祥故居:

位於涇縣桃花潭鎮厚岸村,坐北朝南,一進三間,磚木結構,是一幢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徽派民居建築,由八字院門、大院、正廳,廂房、門屋及廚房等組成。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涇縣雲嶺鎮,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勳的公館,內有兩棟磚木結構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駐紮於此,完成了組建新四軍的艱鉅任務。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陳山遺址:位於宣城市宣州區向陽鎮陳山附近,屬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文物有砍器、尖狀砍器和尖狀器、刮削器等,陳山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毛竹山、官山遺址:位於寧國市城區西北四五公里處的西津辦事處羅溪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毛竹山、官山遺址展示了五六十萬年前古人類生活和勞動的情景,對研究水陽江流域遠古人類的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研究長江流域的舊石器文化也有不可或缺的貢獻。

安徽宣城 1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6、建平鎮土墩墓群:位於郎溪縣建平鎮中北部,墓葬年代初定西周至春秋戰國之交本地土著民的公共墓地。土墩墓平地起土,不設葬具、封土不夯,核心特徵是堆土成墩,為吳越民族葬俗之一。出土的青銅劍與山西出土的吳王光劍形制相同。出土較多原始瓷和印紋硬陶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