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熊”親戚或者朋友以愛之名“逗”孩子。

最近,朋友小陳就遇上了這樣的事情,讓她既氣憤又無奈。

小陳懷了二胎,已經8個月了,本來三歲的女兒也非常期待小弟弟小妹妹的到來。每天晚上都會撫摸著媽媽的肚子,跟小弟弟小妹妹唱歌、講故事。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有一天,孩子的姑姑、姑父來家裡做客,小陳夫婦熱情地做飯款待,吃完飯後小陳在廚房幫婆婆洗碗,就聽到女兒在外面哇哇大哭。

小陳以為女兒是被什麼磕到碰到了,連忙從廚房裡跑了出來,卻看到公公和小姑一家正圍著孩子哈哈大笑。

一問才知道,原來吃完飯後,大家覺得孩子可愛,就想逗逗她。

姑父先問孩子:“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哪一個?”

孩子剛開始回答:“都喜歡。”

但是姑父依然繼續逼問:“那隻能選一個呢?你選誰?”

孩子被逼無奈,艱難地做出選擇後說:“我選媽媽,我更愛媽媽一些。”

但是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在孩子回答後,一直坐在旁邊看熱鬧的姑姑,突然接了句:“你媽媽馬上就要生小弟弟小妹妹了,生了之後就不要你了!”

經過幾個大人的連番起鬨後,孩子再也忍不住了,開始難過地哇哇大哭起來。

孩子這樣的表現,讓在場的大人都開心大笑起來。

小陳趕緊跑過去擁抱孩子,安撫了很久才讓孩子漸漸平復下來。

而“逗”孩子的幾個大人,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甚至還笑著說這孩子“不經逗”,讓她氣憤了好久,卻礙於情面不了了之。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從這之後,孩子每天都會怯怯地問:“媽媽,你愛不愛我?”“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你會不會把我扔掉?”“我不想要弟弟妹妹了,可以嗎?”……

可見,大人的一句玩笑話,已經讓原本充滿幸福感的孩子,變得惶恐不安

很多人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怎樣逗弄都沒有關係。

但是恰恰相反,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什麼都會當真。

“逗”小孩本來應該是要讓孩子獲得快樂,但是有些人逗小孩,往往是為了取樂自己。

哪怕是說了一些過分的話讓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他們也只是覺得孩子這樣的反應很有趣,甚至是很好笑。

但是,這些玩笑對孩子來說,帶來的影響不一定都能在事後被消除。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小時候消化不了大人的玩笑,在成長過程中不安會一直伴隨著他們,導致他們變得患得患失。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家長在孩子被“逗”的時候該怎麼做呢?

1. 放下情面,及時阻止並警告

當孩子被逗時,家長可以先和平地引導孩子把感受說出來:“xx,你不喜歡大家這樣逗你,是嗎?”

孩子聽到這句話,便知道爸爸媽媽理解他,憤怒、不安的情緒就可以得到安撫。

接著,家長可以平靜的對孩子說:

“其實,大家都很喜歡你,不過這種方式讓你難過(傷心、生氣)了,是不是?”

“如果他們換一種方式表達對你的喜歡,你更能接受,對嗎?”

這兩句話,一方面是說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大家對他並沒有惡意;另外一方面也是說給逗孩子的人聽,讓他明白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這樣的方式,換一種尊重孩子的方式,孩子更願意接受。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說這話的時候,家長不能帶情緒,不能有指責的口氣,開明的親友、朋友聽到家長和孩子這樣的對話,一般都能意識到家長不喜歡別人這樣逗他的孩子,大多數人會識趣的打住。

對於有些不知趣,還繼續逗孩子的人,家長要果斷地對他們說“不”:各位,我知道大家是喜歡我的孩子才逗他,不過這種方式孩子不能接受,請大家換種方式和孩子交流,謝謝。


2. 跟孩子溝通,及時疏導情緒

在被“逗”的時候,如果孩子表現出非常生氣或者激動時,家長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帶孩子暫時離開一會。

引導孩子表達出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後,家長還需要及時疏導,比如抱住孩子,告訴他“媽媽很愛你,不要相信別人的話,有什麼事一定要及時跟媽媽說。”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3.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鼓勵孩子說“不”

對於大一點可以表達的孩子,家長可以教會孩子怎麼面對別人的“逗”。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鼓勵她勇敢地拒絕別人逗她。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跟孩子經常演練一下在外面可能遇到的情景。

在遇到朋友用吃的來逗孩子時,可以這樣演練:

“叫我阿姨,我就給你糖吃”

“我不吃你的糖”

“你不吃,我就給別人吃了哦!”

“隨便,我不稀罕。”

在遇到朋友用玩具等來逗孩子時,可以這樣演練:

“你把弟弟打哭,我就給你買玩具。”

“打人是不好的行為,我不會打的”

“你不喜歡新玩具嗎?”

“我不喜歡你這樣逗我”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開這樣的玩笑”: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孩子


在遇到朋友故意讓孩子吃醋時,可以帶孩子這樣演練:

“你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

“你騙人,我媽媽一直都很愛我”

“是真的,你看你媽媽只照顧弟弟妹妹,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了弟弟妹妹!”

“那是因為弟弟妹妹太小,不會照顧自己”

“你媽媽真的只愛弟弟妹妹!”

“請你不要在逗我了,我不喜歡你這樣逗我。”

在家庭中經常做這樣的演練,會讓孩子在遇到被“逗”的時候,應變自如,勇敢地拒絕別人“逗”他。在拒絕後,很多大人也會覺得自討沒趣,停止戲弄。

注:圖文源於網絡,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