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者的慾望出發,找到營銷策劃的新入口

洞察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是任何產品研發的基礎所在。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理念中,消費者的需求是產品是否成功的入口。在滿足需求之上,更是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提出創造需求的理念,蘋果因為重新定義了手機,創造出“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調研無用論,從而成為“創造需求”的成功案例。

在一片紅海之中,創造新的需求,並滿足它,成為成功的新起點。消費者的需求的確是被越來越多的新手段/新訴求/新產品的刺激越來越脫離馬斯洛先生定製的金字塔規則。

水滿足了我們的基礎需求;

礦泉水滿足了我們的健康需求;

依雲礦泉水甚至滿足了我們的面子需求;

而越來越多的功能性飲料,挖掘出我們原本沒有發現的那些衝突;

“營業快線”——一款飲料,解決的是我們來不及吃早餐的衝突;

從消費者的慾望出發,找到營銷策劃的新入口

“小茗同學”——冷泡茶,解決的是小朋友之間的社交衝突,講個冷笑話,就能交到一個好朋友;

“脈動”——功能性飲料,解決了身體深層缺水的衝突;

“王老吉”——涼茶,解決了“怕上火”的衝突;

從消費者的慾望出發,找到營銷策劃的新入口

發現了一個衝突,創造一種需求,並且用產品的功能屬性滿足它,成為了一種常規的行銷手段,企業覺得人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產品也是無窮無盡的,而造成的結果呢?

混亂,是造成的主要問題之一:

產品的混亂造成了消費者選擇的混亂,消費者被企業教育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貌似合理的購買需求,在消費者眼裡只有商家的炒作喝廣告而已。越來越多長得一樣的,甚至連內涵都一樣的產品,呈現在市場,佔據了消費者的口袋和腦袋。我們分辨不清,也懶得區別,強勢的企業只能想盡辦法成為行業的大佬,擠走老二,趕走老三,這樣才能真正佔領市場。

王老吉和加多寶之戰,證明了成為行業老大是企業多麼重視的一件事情,失去老大的地位,也就喪失了“正宗涼茶”的標籤了,但其實在大多消費者的心目中,誰能清晰的描述清楚這兩者配方和功能的區別呢?在消費者的購買意識中,並不明白何謂“定位”二字,而“正宗涼茶”的定位,是否能夠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呢?紅瓶和金罐的意義對於消費者而言,在認知上解決了什麼衝突呢?

反而我們來看看不健康飲料代表——可口可樂,為什麼要放棄開啟快樂的精神訴求,反而去滿足消費者本能對可口可樂的慾望呢?

從消費者的慾望出發,找到營銷策劃的新入口

2015年,可口可樂啟用“Taste the feeling”替代了之前用了7年的“Open happiness”,而且可口可樂有史以來首次使用了“One brand”策略,即可口可樂旗下全線產品,包括可口可樂,零度可樂,健怡可樂,Coke life都會統一使用這一全新廣告語,並在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市場推廣。沒有不同的電視廣告,也不再各自為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