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機場三期工程開建 建成後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

鄭州機場三期工程開建 建成後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
鄭州機場三期工程開建 建成後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

鄭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示意圖

河南商報記者陳詩昂通訊員王樂施書芳文/圖

2020年4月16日上午,鄭州機場三期工程啟動。

此次開工建設的,是北貨運區工程及中國郵政鄭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項目。工期兩年,建成後鄭州機場貨機位達到25個,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

項目1 北貨運區設計年貨郵保障能力為60萬噸

作為鄭州機場三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貨運區工程主要服務於大型航空物流企業在鄭發展,滿足其強化樞紐功能或設立區域性分撥中心、集散中心的需求,其開工建設意味著鄭州機場三期工程的啟動。

北貨運區工程設計年貨郵保障能力為60萬噸,總投資約46億元,建設工期為兩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條平行滑行道、1條機坪滑行道、3條垂直聯絡道,相關端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系統;新建貨機位16個、貨運庫7萬平方米等。工程建成投用後,鄭州機場貨運站面積將達到18萬平方米,貨機位達到25個,年貨郵保障能力增至110萬噸,鄭州機場的貨運設施佈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備。

北貨運區工程的實施,將有效補齊鄭州機場貨運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貨運保障能力,吸附國內外大型航空物流企業集聚發展,帶動航空物流和上下游產業加速融合發展,推動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邁出新步伐、邁上新臺階。

項目2 航空郵件處理中心總規劃面積9萬平方米

此次,同步開工的鄭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項目,是鄭州機場三期工程北貨運區的重要配套設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第四大國際郵件集散口岸的核心工程。

該項目規劃位於鄭州機場北貨運區東側,其功能定位為國內標準快遞郵件處理、國際郵件處理、保稅倉儲中心、商業快件監管中心和跨境電商倉儲。項目總規劃面積9萬平方米,總投資3.44億元,先期建設國際國內郵件處理、跨境電商生產處理設施等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8億元,計劃與鄭州機場北貨運區工程統籌協調推進,同步建成投用。

中國郵政鄭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建成後,日均郵件處理量可達68.6萬件,將有力支撐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現代物流產業基地。

意義 鄭州貨運樞紐地位再次確認

貨運為先,以貨帶客,這一2012年執行至今的發展思路,是支撐鄭州機場多年來快速發展的關鍵。

在過去兩年,鄭州機場已經坐穩了中部地區機場客貨運雙第一的位置。鄭州機場貨運已經從過去默默無聞的角色,升至全國第七。

為進一步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2018年河南省政府聯合中國民航局編制了《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戰略規劃》(簡稱《戰略規劃》),這是全國唯一的以貨為主、客貨並舉的航空樞紐戰略規劃。

今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都明確要求啟動實施鄭州機場三期工程。河南省機場集團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戰略規劃》要求,全面啟動了鄭州機場三期工程規劃研究,三期主體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相關閱讀

回望鄭州機場過去每一期工程的建成投用,都是鄭州機場客貨運能力的巨大提升。一期工程開始於遷至新鄭的8年後,2005年,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這次改擴建起碼要能承載至2020年的客貨運發展需求。

2007年底,這一輪改擴建完成,鄭州機場停機位由原來的14個增加到31個,鄭州機場年旅客保障量由原來的380萬人次增加到1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由原來的3.04萬噸增加到35萬噸。

此後,鄭州機場改擴建完成4年後突破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大關,並在2013年超過鄭州機場改擴建工程的設計容量。容量填滿的時間,提前了7年。緊接著,2015年底,二期工程投用,在鄭運營航司開始轉場至T2航站樓,鄭州機場進入雙跑道、雙航站樓時代。

2016年底,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悄然超過2000萬人次大關,並在兩年後成為“中部一哥”。雖然這與鄭州機場發展戰略有莫大的關係,但若沒有機場二期的建設,毫無疑問,鄭州機場幾無可能成為中部機場客貨雙第一。

據統計,2015~2019年,鄭州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由1730萬人次增長到2912萬人次,全國行業排名由第17位躍升至第12位;年貨郵吞吐量由40.3萬噸增長到52.2萬噸,躍居全國第7位,形成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成為中部地區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開放門戶。

來源:大河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