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新冠病毒在全球大规模传播,很多国家重新调整危险级别。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谭德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流行病学家一直在监测事态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把COVID-19病毒的全球扩散风险和影响风险评估上调至‘非常高’。”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此前,世卫也曾多次将风险评估升至最高级,如对埃博拉病毒,今年2月12日,世卫才将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风险级别从“非常高”降至“高”,全球风险级别则为“低”。

3月1日,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泰国相继出现当地首起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后,谭德塞指出,世界围堵该病毒的窗口正在缩小。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官员说,该州一名确诊患者不治。这是美国首次公布新冠肺炎病例出现死亡患者。华盛顿州当天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称将动用一切必要资源应对疫情。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起病例是如何感染病毒。

在澳大利亚,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于当地时间3月1日凌晨在珀斯一家医院去世,这是澳洲首起死亡病例。患者是一名78岁男性,此前和妻子一起从“钻石公主号”游轮上撤离。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据韩媒2日报道,截至目前,韩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已增至4212例。

在考虑到新冠肺炎的特点和大邱市确诊病例数大幅攀升的情况后,韩国此前当局还宣布,将把目前所有确诊患者都接受住院治疗的方针,调整为以治疗重症患者为中心。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日本确诊病例达961例,死亡12例

截至当地时间3月1日晚上,日本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61例。面对严峻形势,日本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目前正在积极制定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有几点问题,特别值得思考:

1.传染源到底在哪里,尚无明确答案。

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有效控制。世界范围内开始全面爆发,尤其是中东一些国家。

按照伊朗官方公布的数据,死亡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近17%,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上周的通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约为2%。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早在2月13日,就有消息称伊朗出现过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但随后伊朗官方否认这些病例与新冠病毒有关,因为感染者没有去过中国。

在21日之前,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为3例。3天后,这一数字激增到了217例。目前,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名位于伦巴第科多尼奥地区的病患,伦巴第大区的所有确诊病例(110例)都与其有关。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据悉,该病患现年38岁,曾于伦巴第地区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当地医院记录显示,该病患2月15日首次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首次就医时间为2月18日,目前在接受重症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患本人未曾到过中国,被感染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2.高温并不是病毒的终结点

很多人认为,过段时间天气热了,病毒就会自然消亡。

实际上温度并没有阻断东南亚地区的传播。

泰国卫生部3月1日通报,该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35岁泰国男子于2月29日傍晚因器官衰竭去世。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温差在38℃ 到19℃ 之间,平均气温为28℃左右。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数达到102例。

卡塔尔卫生部当地时间2月29日宣布,该国境内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36岁的卡塔尔公民,近期从伊朗返回卡塔尔后发病。

3.输入性隐患加大

3月1日凌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报告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在英国布里斯托工作。2月27日乘坐CX250航班,由伦敦飞往香港。2月28日13:27抵达香港机场,15:30在香港机场海天码头乘坐渡轮到蛇口码头,16:32在码头入境时,显示该患者体温正常,16:45从蛇口码头乘出租车回福田区家中。患者全程佩戴口罩。

面对全球范围传播的风险,我们更要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2月29日上午7时,患者出现咳嗽、发热症状。10时由家属驾车送往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1时咽拭子初筛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3时患者由中大八院转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专家提醒:保持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同时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做好个人的防护,家里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的聚集。

不聚会、不聚餐、不开大会、不搞大型活动,开会尽量减少不必要人员的参与,尽量用电话会议解决等,减少人和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