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對於在現代家庭中,因父母都要工作,保姆和祖輩也就隨之參與到 0-6 歲兒童的早期教養過程中,那麼自然也就難免產生教養不同調的問題。"家庭成員"間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則易產生分歧,甚至發生爭吵。而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總是看著父母在自己的面前吵架,那麼他的大腦發育就會受到影響,而且成年後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同時也有學者指出,大人們當著孩子面產生教養分歧,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產生罪惡感,同時還會帶來讓孩子不安、情緒不穩、人際關係差等弊端。所以,在教養過程中,"家庭成員"首先要了解自家孩子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家庭教育相關知識,同時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學習、經常溝通、優勢互補,在孩子不在場時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其次,聰明合理的分配教養責任,參與教養的人員可以共同討論教養孩子的理念與方法,經討論確定都能接受的教養模式,選擇適合的執行者;

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另外,學會正確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化解成員間的育兒分歧,避免在孩子面前因教育意見不同而發生爭吵,畢竟溝通重於爭執,教養同調才是重點,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共同促進嬰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本研究中發現,"家庭成員"在參與 0-6 歲兒童早期教養的過程中,存在教、養分離的問題。實際上教養者應正確認識教與養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教"對應於心理髮展,"養"對應於心理髮育。

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因此早期教養中,要注意"教"與"養"二者並重,把握好這中間的度,將其有效的融合,益於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同時促使早期教養髮展方向不偏離正確的方向。首先,教育在不斷進步,"家庭成員"應更新固有的觀念,認識到"教"的因素實際也隱含在"養"的過程中,在"養"的過程中往往蘊含著很多事物在慢慢地影響著孩子,所以不能說在教養中只負責帶好孩子即可,因為它們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正如陶行知所說"生活即教育",誇美紐斯所說"教育即生活"一樣,要讓生活和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其次,長輩們應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示範作用,將無意"教"和有意"教"有機結合。

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因為嬰幼兒正處於善於模仿階段,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據東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知識的渠道從主到次依次為:電視、圖書、同齡人聊天、報紙、長輩、講座,可見,我國家長主要是從電視、圖書、報紙等傳統媒體中獲取家庭教育知識。因此,早期教育除了單一的專家講座形式,還可充分發揮大眾媒介的作用。一方面,借用傳統媒體的平臺,豐富其中的早期教育內容,並保證內容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像電視可增設類似《育兒大作戰》這樣的早期教育相關節目,邀請家庭教育專家、有成功育兒經驗或有育兒困惑的父母或其他長輩等參與節目;

祖輩與父輩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帶給我整體感受,及個人觀點

總的來說,我認為出版社可出版指導早期教養實踐的讀物,聘請家庭教育專家合作,並將之形成一系列;報紙可請早期教育專家執筆撰寫文章,投放到早期教育專欄內,供廣大讀者閱讀學習。也可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為在陪伴孩子與工作壓力間存在衝突的"家庭成員"提供便捷途徑,此外還可促進國內外信息共享與交流,從而促進嬰幼兒早期教養質量的提升。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此次分享內容,歡迎點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