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以後,第一份工作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好呢?

稀言犀語


作為一個剛工作三年的職場菜鳥。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作為一名應屆生,我認為找工作有三點。

  • 首先應當是平臺。

一名應屆生也就意味著一張白紙,或許自己還沒有準確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但一個好的平臺,有著它完善的體制和培養環境,可以在你初入職場時給你指引,找準自己的定位,提供可能的發展方向。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同時,一個好的平臺,會促使你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以及一些成熟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樣也會給你的工作經驗加分。

  • 其次是城市。

工作意味著自己學生時代的結束,或許之前你已經在多地求學,但工作之後城市的選擇關乎你未來人生的走向。除了房子之外,還要考慮你對一個城市的喜歡程度以及接納程度,這對以後自己的工作體驗和生活質量都是息息相關的。

選擇一座城,愛上一座城,你才是幸福的。

  • 最後才是薪資。

為什麼最後才是薪資呢?或許這會是很多應屆生的困惑。其實這也是應屆生所處的社會位置決定的。或許你的簡歷很優秀,但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你就是一張白紙,他的選擇是把你再創造,再來給他創造價值。所以在選擇工作時,切記眼高手低,只看薪資,這樣你會錯過很多合適的機會。

對於一個應屆生來說,最好的工作絕不是薪資最高的,而應當是最合適的。

綜上所述,應屆生的第一份工作應當選擇一個大公司。大公司意味著大平臺,大公司的城市定位也不會差,或許大公司開的薪資不高,但一定是一個應屆生可以接受的,不然他就不會成為大公司了。


南隅一偶


有個職場段子:一個月薪30萬的人讓你跟他幹,你去徵求月薪3千父母的意見,父母說這是忽悠你、不靠譜、別去。所以,回答這個問題,要懂大公司和小公司、懂市場價格、懂職業規劃,才能給你出正確建議。否則,就是扯淡閒聊,還耽誤你時間,誤導你的方向。正好有人諮詢我:大公司起薪1.2萬,小公司1.5萬,我該怎麼選擇?我一併回答:

第一,我們來看畢業生能拿到1.2萬或1.5萬的公司是什麼樣?

根據畢業生月薪統計,三年月薪達到1萬的並不多,清華工科畢業生最高平均9998元。所以,應屆畢業生起薪能拿到1.2萬元或1.5萬月薪,真的很不簡單。

大約在這幾個行業才可以達到:全國月薪最高的三個行業,IT、高科技、金融,可以達到。然後是醫療、石油、電力、菸草等專業性很強的行業。

論企業性質,歐美外企、央企本部、特殊國企、互聯網民企、高科技民企。一般企業,不會開出這麼高月薪。這個月薪,在大多數企業,應該是畢業五年左右的主管級別的。

我的意思是說,不要簡單相信小公司能給你承諾1.5萬的月薪。除非以上這幾類,其他通用型公司,很難出到這個價格,你要小心。

第二,如果兩個選擇,作為老HR,建議優先大公司,優先大型央企、歐美外企、著名民企。小企業是次要選擇。

很簡單,你去過招聘會吧。大公司門前擠破頭,小公司門前無人問津。雖然這是從眾心理,但人人都不傻。211/985的畢業生,誰去小公司?這還有一個面子問題,你是985,去了小公司,你和你的親戚朋友都不好意思說吧。不用解釋吧。

大公司的優勢是平臺大、機會多、層次高、跳槽時的議價能力高。缺點是,鍛鍊面狹窄,做螺絲釘的概率大。另外,大公司按流程辦事,對創新力有所限制。

小公司的優勢是,全面鍛鍊綜合能力,一個人要接受多個崗位的鍛鍊。成長的空間比較大、快捷。另外一方面,可能有裂變的可能,比如,小公司成長為大公司並且上市,你可能享受巨大紅利,包括你的職位和收入。

但是,為什麼說要優先選大公司呢?這是因為大公司到小公司有可逆性,小公司到大公司缺乏可逆性。比如,你如果畢業生不進央企,這一輩子就不可能再進去了。央企很少社會招聘。但是,你從央企可以向小公司跳槽。

第三,從我個人經歷來看,從大到小容易,從小到大很難。

我以前在一家巨型企業,工作七八年後,升到分公司中層,這個分公司大約有20萬人,年薪不到10萬,沒辦法,這個行業就這樣。但是,我經歷的事都是大事,各種複雜情況都經歷過、鍛鍊過,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人沒有見過?什麼勾心鬥角沒見過?

後來我跳槽到一家較小的企業,大約只有幾千人,升到管理層。發現工作起來太輕鬆了,只用三成功力就足以應付工作了,處理複雜情況,輕描淡寫。遇到的事,能有多大?相比大企業,這些都是雞毛蒜皮。月薪翻了幾倍,工作壓力少了一大半。這得益於在大公司長期鍛鍊的結果。


職場火鍋


職場上,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馬雲說:“我只想創立一個小公司。”

馬雲還說了:

“國內這些剛畢業的學生應該去中小企業鍛鍊一下,

不是每個人進大企業都是好事。”

但是大部分人都告訴我們,一定要去大公司,到底改如何選擇?

先來說說大小公司各自的特點,以及選擇的標準,最後說說我個人的意見(最關鍵)


畢竟未來不可預期

選擇了其一,就註定不能體驗另一種生活

如何在選擇之前就做好完全的瞭解和準備呢?

大公司,就一定比小公司好麼?

該不該以金錢來衡量offer的價值呢?


先來說說大公司和小公司各自的特點

大公司:

大公司完善的公司制度和規範的工作流程,都能讓初入職場的你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先進的企業文化薰陶中逐漸提升格局。工作風格和業務結構也相對成熟,任何事情從具體細節到大方向,都是系統化呈現和執行操作,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講,利於養成好的職業習慣和素養。

1.組織架構完善:

大公司具有完善的公司體系,組織構架清晰,各部門職責分明。可能大學生對這件事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職責分明在公司中是相當重要的。至少不會出現辦事找不到人,職責混亂責任不清的情況。你只需要好好工作,其他部門架構的事情根本用不著你操心。

2.福利制度完善

公司有非常完善的福利制度,從吃喝住行到學習充電,管吃和解決住宿問題,這對於剛畢業來到陌生城市的學生來講太重要。大公司員工人口基數大,培訓邊際成本便降低。每個週末的學習充電,公司請專家來培訓,不需要自己摸索,快速提升自我!

3.平臺起點更高

大公司相對應的也是大平臺,接觸的人、事、物的面自然比小公司廣,能擴大你的視野,按照職場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這種工作作風可以影響每一個人,特別是剛剛工作並沒有什麼職業觀的新人,與此相對應的是做事情的人的工作方式都會有格局上的提高。

4.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EXCEL表格、PPT等日常小技巧,包括日曆的使用,項目推進的技能...等等也許看起來很小的小工具,但是卻可以讓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自己和他人工作效率,這些工作技巧的培訓在小公司都是很不成體系的。

從大公司出來後換工作,可以很確定的說,大公司光環的加持作用,這種加持效果和男人在找對象時多金帶來的加持效果一樣。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小公司:

1.晉升空間大

小公司往往沒有什麼職業天花板,員工隨著公司的發展一同成長,人事等級階梯較少,直屬leader往往就是頂頭上司。秉承著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理念,在小公司,只要是有能力,就能當leader。

2.能力更加全面

由於小公司沒有完善的人力系統和公司架構,很多時候每個人都身兼數職,你需要兼顧更多工作,所以你需要具備更多技能,你行你就上。所以挑戰的機會很多,可以接觸到各方面的工作內容。大部分人身體力行,你能近身學到很多實踐性很強的東西。

3.團隊更加密切

小公司的人就只有那麼多,很快你就可以認全,這樣也方便展開工作,和同事間的關係相比大公司更密切。在小公司,老闆有時間的時候會請你去他辦公司喝喝茶,聊聊各自的理想,如果你有對公司發展好的建議,分享出來也許老闆會採納。你能夠和那些你平時覺得高不可攀的董事長、創始人溝通交流,大部分他們都是願意聽你講,願意幫你一把的,這也算是一種成長方式。


用什麼方法來判斷自己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1.從目標出發,倒推實現步驟

十年後,你會在什麼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能構想出這個畫面,那你就知道你現在應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做什麼樣的準備了。

判斷當前應如何選擇才能有效的到達下一階段,並清晰的清楚應從當前的選擇中獲得什麼。

2.從自身的職業規劃來思考

如果你打算在一個行業/公司里長期發展,三到五年沒有跳槽的打算,那麼建議第一份工作去大公司,穩定可持續。如果打算短期內豐滿羽翼,補全短板技能,瞭解公司各方面的組織流程及架構,並且有以此作為跳板的打算,建議第一份工作可以去一個比較有潛力的中小型公司,具有挑戰性。不管如何選擇,選擇的出發點都是自己。

3.選擇公司項目和發展

薪酬另當別論,選擇公司時應該通過多方渠道,瞭解這家公司所做的業務是否是朝陽產業,這家公司在行業內處於什麼樣的位次,未來行業競爭下是否有存活的可能。我們選擇公司時,畢竟也是在選擇自己的未來。

路要越走越寬,不能越走越窄。你所選擇的工作以後一定會把你培養成一個全面的職場小能手。如果發現職業路徑越來越窄,要小心。

4.看公司紅利,是否符合當前階段需求。

公司紅利不僅是股票,期權等待遇福利,還包括平臺空間,成長速度,穩定安逸等。

5.看自己經手的項目

6.看自己的老大

公司可以看走眼、項目可以看走眼,老大絕對絕對不能看走眼,跟對了老大,就是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說說我的建議

正規大公司:

大概率在30歲出頭實現中產,然後面臨中年危機。所謂的中年危機就是繼續在正規大公司當中產到底還是加入/建立創業團隊放手一搏。大概率這個同樣的問題每隔幾年都會出現一次,直到你退休或選擇創業團隊為止。

小概率一路升遷直到最高層。

創業團隊:

大概率在3—5年內倒閉重新找工作。面臨的選擇是仍然是正規大公司還是創業團隊。

小概率3—5年內以創業團隊核心成員身份實現財務自由。

選擇正規大公司還是創意團隊,前者用確定性換取平均值,後者用不確定性追求高偏差值

然而實踐證明,99%以上的基金經理跑不過基準指數,也就是說,選擇不確定性而實現高偏差值成功的概率不超過1%

第一份工作,基本上都是第二份工作的跳板,應該儘量找知名的、三觀正確的大公司,即便在其中打雜,薪水微薄,都無所謂;假使找不到大公司,被莫名其妙的小公司看中了,也要判斷一下,這是不是個正常的公司。拿著什麼“項目主管”、“儲備幹部”之類的虛名唬人的,肯定都不正常,而判斷的標準就要看錢,小公司給你錢多,就是對你最大的重視和信任,別的都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