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有這麼一支球隊,他們的球員陣容裡有兩位優秀的外線持球球員,他們倆都還年輕,其中一位在生涯第2個賽季場均得分已經超過了20分。他們還有很多優秀的內線,球隊裡有4位內線都具備首發實力,其中有兩名還是全明星級別的水準。

總之這支球隊有老將有年輕人,他們的戰鬥力看起來並不差。但事實是他們排在東部最後一位,全聯盟倒數第二,騎士依然沒能擺脫弱隊的名號。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把戰鬥力凝聚起來,結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僅看騎士隊的陣容,我們不禁感到詫異,他們的確有著實力出眾的球員,但是卻無法轉化為戰績,那麼本賽季騎士隊的問題究竟在哪裡呢?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護筐糟糕透頂,缺少大中鋒坐鎮

騎士隊的確聚集了一批有著出色實力的內線,在他們的陣容裡,樂福、湯普森、小南斯還有賽季中交易過來的德拉蒙德實力都非常出眾。但是,騎士雖然有著很好的內線儲備,但他們的內線問題卻非常明顯。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數據基本墊底

騎士隊本賽季場均蓋帽次數只有3.2次,比倒數第二的爵士少了0.8次,這足以展現出他們糟糕的護筐水準。而護筐應該是目前NBA最重要的一項防守評定標準,如果籃下無法阻礙對手得分,那麼何談限制對手的進攻呢?而且騎士外線防守能力整體偏弱,最後的結果就是內線外線全被打爆。

我們來看這麼一項數據,樂福的身高是2米06,德拉蒙德的身高2米08,湯普森身高2米06,小南斯的身高更是隻有2米01。也就是說騎士隊的4位內線身高沒有一人超過2米10。而這4人名義上是內線打法風格又不盡相同。樂福目前主要以外線投射為準,德拉蒙德則是我們熟知的籃下進攻,籃板拼搶;湯普森和小南斯都則是防守工兵。但這4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擅長封蓋,這4人裡場均封蓋次數最多的是德拉蒙德,他來到寢室後的8場比賽送出1.4次封蓋。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而樂福作為一個名正言順的內線,他的場均封蓋次數只有0.3次,小南斯因為身高問題封蓋次數也不多。所以本賽季騎士籃板數只有44.2個排在聯盟第20位,考慮到他們球隊裡囤積了一批內線,這樣的數據實在是糟糕。其實這不難理解,因為護筐能力缺失,騎士會給對方大量衝搶前場籃板的機會。騎士的進攻籃板數排在全聯盟第6位,但是防守籃板數卻只排在聯盟第22位,這很能說明問題。

所以,騎士看似有雙內線坐鎮,但在比賽裡效果卻非常糟糕,原因就是他們缺少護筐能力。而新加盟的德拉蒙德在防守意識方面做的也平淡無奇,他的籃板次數雖然冠絕聯盟,但是在封蓋對手投籃,卡位補防這些防守細節上做得相當一般。而且考慮到德拉蒙德的身高,人們也不禁為騎士的內線捏一把汗,沒有大中鋒坐鎮的騎士隊,真的能在未來的比賽裡發揮自己的內線優勢嗎?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外線資源溢出,選人眼光糟糕

如今的年代,聯盟強調投射強調空間,強調由外線進攻球員發動球隊的進攻。而騎士隊無疑是很好的踐行者,詹姆斯離開後,他們在球隊的外線上大刀闊斧的改革。

兩年前先是選中了塞克斯頓這位得分能力優秀的後衛。塞克斯頓的確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年輕球員,本賽季他他的場均得分已經達到了20.8分,三項命中率分別為47.2% 38%和84.6%,可謂非常有效率。儘管塞克斯頓經常被人們笑談打球偏獨,但是他得分能力強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基礎上,騎士隊居然又選擇了一個後衛加蘭,一個打法風格和塞克斯頓高度契合的球員。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如果翻看本賽季其騎士隊的陣容,我們會發現騎士隊外線資源嚴重溢出,而且這些球員打法風格都非常相似。除了上面提到的塞克斯頓和加蘭,本賽季被交易走的克拉克森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騎士的19場比賽能得到14.6分 2.4助攻,三分球命中率高達37%。

克拉克森雖然談不上一個頂級的外線球員,但是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集戰力,把他放在球隊裡培養是合情合理的。結果騎士隊選中加蘭後,克拉克森的上場時間進一步減少,狀態也沒有上賽季出色。如今到了爵士隊,克拉克森的發揮更加優秀。得分提升到15.6分,投籃命率高達48%,我們只能感嘆騎士隊真的不會用人。

事實上,騎士替補陣容裡還有德拉維多瓦,布蘭登奈特和凱文波特這樣的後衛球員,他們也需要上場時間,他們也需要球隊的資源分配。這種情況下之前打得分後衛的奧斯曼不得不提到小前鋒上,而他的身體素質和防守水平在面對聯盟的小前鋒時並不佔據上風。所以本賽季騎士隊的防守也相當糟糕,114.8的防守效率排在全聯盟倒數第2位。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我們在此不評價騎士隊管理層的所作所為,但是他們的選人眼光實在難言出色。尤其是在資源分配上,內線有4個首發級別的球員已經顯得擁擠,而且外線的幾位球員風格都高度相似。

騎士隊本賽季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組織者,除了替補的德拉維多瓦能承擔一定的組織職責外,像塞克斯頓和加蘭都沒有展現出穩定的組織功底,且失誤太多。

所以,很多時候騎士的進攻淪為了個人單打,而這種個人單打就是低效率的代名詞。騎士隊的進攻效率也排在了聯盟倒數第五,在陣地戰他們打不開局面,快攻佔比又不多,這樣的騎士隊想贏下比賽真的太難。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進攻節奏偏慢,未體現年輕速度優勢

上文我們提到騎士隊在快攻中的佔比並不多,在這裡我們要著重提一下騎士隊的進攻選擇問題。

騎士隊本賽季的場均回合數排在聯盟中下游。如果看騎士隊的陣容,我們會發現他們在外線整體偏向年輕化,而且具備優秀的運動能力。塞克斯頓加蘭都是移動敏捷,擅長跑跳的年輕人。而有著這麼好的資源配備騎士隊本賽季的快攻得分只有10.4分,排在全聯盟倒數第3位。而他們超過59%的快攻命中率高居全聯盟第7位。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也就是說騎士隊並沒有把自己進攻端最優勢的地方發揮出來,對於一支年輕球隊來說,在場上多打一些快節奏比賽是大有裨益的。發揮自己年輕的天賦,用速度擊垮對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騎士隊在快攻中的選擇是非常之多的,塞克斯頓和加蘭兩人都具備推進能力。而奧斯曼的終結能力相當不錯,樂福也具備快攻中定點投射的能力,更具備聯盟頂級的長傳能力,這一能力是發起快攻的關鍵。

然而騎士隊並沒有把自己這些優點發揚光大,反而是在陣地佔領一次次和對手軟磨硬泡,試問騎士隊在陣地戰究竟有多少勝算能擊潰對手呢?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我們再來看陣地戰,其實騎士隊在陣地戰裡的進攻選擇並不少,比如樂福在低位單打,賽克斯頓在外線發動持球擋拆,這都是他們非常喜歡的進攻選擇。

樂福本賽季場均能通過低位背身單打得到3.4分,51.4%的命中率和0.94分每回合的效率超過了全聯盟60%的球員。而賽克斯頓本賽季能通過擋拆得到7分,每回合0.9分和44%的命中率也是超過了全聯盟65%的球員。

騎士以這兩人為進攻核心一點問題也沒有,但問題在這個兩人進攻方式比較單一,而且造殺傷能力不足。看過這塞克斯頓和樂福兩人比賽的球迷們都知道,這兩人都喜歡以投籃作為終結,比較依靠自己的手感,但是真正在籃下出手的佔比並不多。塞克斯頓本賽季在籃下的出手佔比佔到了33%,這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數據,樂福本賽季在籃下的出手佔比只有13%,完全變成了一個空間型4號位。

新人展現天賦、內線資源穩定,為何騎士無法將戰力兌換成戰績?

而這會帶來兩個消極影響,首先騎士在關鍵時刻造殺傷能力不足。對手會收縮籃下,一旦騎士手感不好,那麼就打不開局面。其次,這樣的進攻非常容易預判,對手在場上會做針對性部署。

騎士目前應該做的是將自己的進攻節奏變快,在場上利用快節奏和自己的速度用沖垮對手。外線的塞克斯頓加蘭,內線的小南斯德拉蒙德都具備很好的終結能力,用快攻這座橋樑把球隊的進攻連接起來,或許是未來他們要改變的一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