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為什麼連續三屆世界盃足球賽衛冕冠軍都遭遇了小組賽即出局的“魔咒”?為什麼等級觀念越重的國家,其探險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的死亡率越高?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中國企業全球化中心聯合主任忻榕教授看來,這同組織未能成功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有關。而應對的關鍵,就是要打造開放型組織,徹底激活每個成員,讓他們的潛能和價值得到釋放。



1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


世界盃足球賽早已結束,但這屆世界盃還是有很多讓我思考的地方,比如說衛冕冠軍德國隊在小組賽環節就慘被淘汰出局。


再看前幾屆的世界盃冠軍,似乎都被一個“魔咒”所籠罩:衛冕冠軍總會在小組賽被淘汰。如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奪冠,卻在2010年世界盃小組賽出局;2010年西班牙奪冠,卻在2014年小組賽出局……


為什麼會有這種魔咒?在我看來,原因之一就是衛冕冠軍有路徑依賴。成功過一次,便希望在下一屆能複製這種成功。但是,環境在變化,對手在變化,複製過往的成功經驗,就能保證一定會再成功嗎?


做企業也是如此。一家企業成功了,有可能是因為在某個階段政府出臺了新的政策,而這個政策恰好對企業發展有推動作用。這樣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


當政策或環境發生改變,企業如何維持這種成功,如何繼續為客戶和員工創造更多的價值,是企業需要思考的事情。


尤其是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非常有特色的創智時代。知識的價值被無限放大,環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社會發展進入了複雜、易變、難以確定的混沌狀態。


客戶需求在變,競爭對手在變,決定了企業不能沿襲過往的成功經驗,而是要在快速迭代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新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方向。只有改變,才能維持競爭力。甚至可以說,

企業改變自身去適應外部變化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


創智時代裡,企業的競爭力源自哪裡?源自組織能力。何為組織能力?就是一個企業將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它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給企業帶來一種競爭力量。它獨特而稀有,非常難以複製。擁有獨特組織能力的企業,將在市場上不斷取勝。


和產品、技術和設備等不同,組織能力不是花錢買來的,而是企業內生的。如何才能在組織內部培養起組織能力,形成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取勝?主要分為兩個環節:一是打造開放型組織,二是讓員工實現自我價值。


2

賦能團隊,打造開放型組織


在你看來,什麼樣的團隊更容易登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組織行為學者研究了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珠穆朗瑪峰的探險隊記錄,共計5104支探險隊,來自56個國家,他們共攀登珠穆朗瑪峰30,625人次,最後有了一個發現:


來自等級觀念中的國家的探險隊更可能登頂成功,但死亡率也更高。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為什麼等級觀念越重,死亡率越高?因為文化價值觀是人們思維的基礎,它會改變人們的溝通模式。在等級觀念重的團隊裡,領隊說什麼,隊員並不會去質疑或發問,只會忠實地執行命令。


而在等級觀念較輕的團隊裡,隊員之間講究平等和積極參與,勇於表達不同的觀點,這有利於問題的及早發現,從而避免災難式的後果。


這一研究結果對組織管理頗具借鑑意義。我們到底是要打造一個集權的組織,還是一個開放平等、大家暢所欲言的組織?


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但是,開放平等說來容易做到難,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讓不同層級的人聲音被大家真正聽到。


開放平等,意味著一個組織要時刻準備著重新開始,願意用不同的方式去交流和溝通,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在當前去中心化的數字時代裡,開放的組織會擁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以美國紅帽軟件公司為例,它是世界上最資深的開放源代碼提供商。和開源代碼一樣,它的企業文化就是開源精神。這家公司每年營業額將近20億美元,員工有7000多人。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紅帽軟件公司通過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組織事務,從而培育出一種充滿熱情的工作環境,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並積極承擔責任。這是其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當然,開放式組織並不意味著完全的開放和平等,它同樣需要一定的制約。比如,開放式組織雖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但在最後決策環節,還是要大家服從最終的決策。共識是重要的決策機制,也許是多數人服從專家的意見。


開放式組織不是一個靠投票來運作的組織,隨時靠投票來產生結果,不需要進行討論,這是對開放式組織的一個誤解。


開放式組織是鼓勵大家有什麼想法都要說出來,大家帶著開放的心態去聽,相互討論,兼容幷蓄,最後再來做決策。

整個決策過程透明。雖然決策慢,但收效快。


決策慢,是因為大家的參與度高,信息分享很充分,溝通很有效。收效快,是因為這樣討論出來的決策大家都有很高的熱情去執行,執行力高。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拿紅帽軟件公司來說,它制定五年戰略需要的時間長達6個月,因為要全員討論。很少有公司會這樣全員討論企業戰略。戰略定下來之後,大家就會堅定地去執行。


在這樣一種開放型組織中,領導的職責並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充當了催化師的作用,充分利用自己的高情商、自信心和洞察力,調動所有的人積極參與,從而催生出一個開放的環境。


3

激活員工,釋放其自我價值


如何才能調動所有的人積極參與,真正激活員工?我認為,企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加深彼此信任


當人們彼此有信任的時候,心理距離會縮短,效率會提升,溝通會更有效,所以信息透明非常重要。


2.尊重個體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從工作中得到不一樣的東西,或是收入增加,或是職業晉升等。要想有效激勵員工,就要想辦法去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而要了解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首先是給予他們尊重和關心。


3.建立心理契約


企業與員工之間除了一紙合同,還有一份心理契約。心理契約是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默契,這種默契包含著員工對工作的認知、對組織的承諾和貢獻,這些都不是紙質合同所能包含的。紙質合同規定了員工必須做哪些事情,而心理契約決定了員工樂意去做什麼事情,如靈活創新,紙質合同很難規定員工這樣去做,而心理契約可以。


4.打造發展平臺


企業要做平臺化的管理,在管理思維和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促進員工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以韓都衣舍為例,作為優秀的女裝網上銷售平臺,它的員工平均只有25歲,非常年輕。這個年輕群體的心理需求就是:寧可失業,也不願意自己的價值被忽略。他們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和命令。他們需要尊重、公平、發展、存在感和成就感。


怎樣讓員工收穫存在感和成就感?韓都衣舍的做法是給與員工充分的關懷,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制,員工可自己DIY辦公環境,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協會和團建活動。韓都衣舍要求每個團隊必須花光團建費用,不花光則會受批評。


同時,韓都衣舍採取了“阿米巴”小組管理模式,三個人就可組成一個獨立核算的小組:一個攝影師、一個設計師、一個運營,三人一起商量把什麼東西掛到網上賣,定價多少,這樣的小組在韓都衣舍有幾百個。


韓都衣舍以“事業”留人,注重員工職業規劃,重視內部人才培養。公司有很多年輕的品牌掌門人,享有年度分紅、股票期權等。所有這些措施,大大增強了員工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昨日的成功不可複製,什麼樣的團隊才能贏得未來?


只是韓都衣舍,包括京東、順豐、海爾、永輝超市等也進行了組織變革,變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活員工參與,激發他們的個人潛能。


海爾總裁張瑞敏有句話我非常認同,“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一定是無限的成長,因為人的價值是無限的,企業即人”。在當前萬變的環境中,企業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行為和經營模式,為組織賦能,重視人的價值,徹底激活每位員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擁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