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一、主動識字習慣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主動識字有妙招——

漢字雨:把字做成大卡片,大人小孩一起玩,拋起來,孩子抓到哪一張,認哪一張。

聽故事:反覆帶聽故事後,再試著讀這個故事,利用無意識認字。

實物識字:通過生活中的實物,隨看,隨記。

韻文識字:通過小韻文,進行識字。

總之,應該是主動識字,快樂識字。識字不需要太早。太早了,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兩歲孩子,你讓他爬三百級臺階一樣。

二、主動朗誦習慣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根據相關專家研究,主動朗讀的6大好處:右腦開發,改變性格,增強自信,改善記憶,感受語言美,提高寫作力。

當你讀出來的時候,語感就會越來越強。給孩子示範讀,也是很好的方法。但不是聲嘶力竭地喊讀。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三、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一支好筆,還需優質而充足的墨水支持,所以積累是非常重要。

同樣積累也講究有限、高效,而分門別類可為孩子的主動積累提供清晰指引。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四、主動提問的習慣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

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都可以提出好問題。以蕭紅的《祖父的園子》為例,

要帶領孩子進入高階思維,讓孩子深入走進文本,與課文深度對話。

(第一個問題,是理解性的問題;第二到第四個問題,注重關注表達,逼近文本內核。這種能力怎麼來?在提問中學會!)

五、主動批註的習慣

學好語文新教材的五大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

圈圈劃劃,簡單幾個詞,寫寫文字精妙在哪裡;或者打問號,提出不懂,從簡單開始,慢慢操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