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地理:萊西是個內陸縣市,它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境內大多數縣市都有海岸線,只有少數是例外。

按照明清時期的區劃,膠萊河以東的州縣當中,只有平度州和棲霞縣不靠海。到了近現代之後,隨著區劃調整,新設立的萊西,也加入兩者的行列,成為內陸縣市。或許也有人感覺煙臺市的福山區在劃出開發區之後也沒有海岸線,但開發區嚴格來說,是一個功能園區,並不是行政區劃,因此不算在此列。

同為內陸縣市,平度、萊西和棲霞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的縣城距離海邊都很遠。在冷藏技術和交通物流不夠發達的過去,縣城想吃鮮魚並不容易。以至於棲霞民間有“臭魚爛蝦,送到棲霞”的說法,萊西民間也有“臭魚爛蝦,水溝頭老家”之調侃。

不過,平度和萊西多少與棲霞有點區別。棲霞是完完全全不靠海,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到海邊都比較遠。而平度和萊西各有一角,距離出海口其實比較近。平度的西北角,距離北膠萊河入海口(萊州灣)不遠;萊西的東南角,距離五龍河入海口(丁字灣)挺近。

那麼,萊西的東南角,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呢?從地圖上看,感覺很有可能是姜山鎮的“眾水村”。

膠東地理:萊西是個內陸縣市,它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萊西眾水村與萊陽呂家灘村的位置示意)

之所以說“很有可能”,是因為萊西史志資料中並沒有確切的記載,並且丁字灣海岸線的起點在歷史上多有變化。如果以即墨的金口村為起點,那麼眾水村南面的大河頭村似乎要更近一些。不過,滄海桑田,金口自身已經無港口,以此為起點,似乎不妥。因此,本文采用的起點是萊陽五龍河入海口處的呂家灘村。從萊西市的“眾水村”,到萊陽市的“呂家灘”村,直線距離約二十里,走公路約三十里,而這大概就是萊西市到海岸線的最短距離。

“眾水村”,準確來說是“西南眾水”和“東南眾水”兩個村。根據萊西地名資料記載,明初徐姓從即墨金口遷徙至此,以村周邊多水,取名眾水村。

膠東地理:萊西是個內陸縣市,它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不過,在老萊陽縣境內,叫“眾水”的地方不止一個(這種情況讓闖關東尋根者很是頭疼)。在五龍河的中游,現萊陽市姜疃鎮境內,也有一個“眾水”村,而萊陽地名資料記載,這個眾水是清乾隆年間建村,也是因為周邊多水而得名。

膠東地理:萊西是個內陸縣市,它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為了區別這兩個眾水,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編撰的《萊陽縣誌》當中,一般稱南邊的眾水為“南眾水”。南眾水又分東西兩村,各以方位稱作“西南眾水”和“東南眾水”。這兩個眾水村距離萊陽市穴坊鎮的西夏莊村比較近,從後者沿著青威公路轉到310省道,進入萊西地界就是“眾水”村。

膠東地理:萊西是個內陸縣市,它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丁字灣)

在老萊陽縣時期,這裡先後屬於嵯峨鄉以及第六區的眾水鄉管轄,後一度屬於五龍縣。萊陽萊西分治之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隨同姜山區一起劃到了萊西境內。後分別屬三都河公社、姜山公社、李權莊公社(鄉、鎮),再後來隨著李權莊鎮一起合併到了姜山鎮。

李權莊片區與萊陽的穴坊鎮東西相鄰,民間聯姻走動甚多。因此,過去這一帶的人們,在萊西也算是比較口福的。別的公社吃海產品不太方便,但李權莊片區通過穴坊的親戚,還是能吃到不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