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瞭解一個上市公司基本面?附企業基本面分析框架(乾貨)

投資,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都處在持續不斷的變化中,投資者該如何從中獲得持續穩定的複利回報?我想最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分析體系,包括:宏觀、週期、行業、企業、估值、財務、交易、人性等各方面。而正所謂:

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所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對企業基本面的分析。

本文歸納整理了企業基本面分析的七大方面,幾十個問題和要點,旨在通過行業定性分析和財務定量分析,來對企業進行庖丁解牛,從而判定企業品質的優劣。

投資者在投資一家企業之前,有必要花15~30分鐘時間回答如下問題,有助於快速梳理投資邏輯,提高投資的成功概率。如果下列問題中有30%以上回答不了,那該企業就不在你的能力圈範圍內,要麼加強自身的學習研究,要麼把投資交給更專業的機構。

如何分析瞭解一個上市公司基本面?附企業基本面分析框架(乾貨)


以下是正文內容:

一、 行業空間(天花板)

問題:

  • 企業屬於什麼行業或細分行業?行業未來5年的市場空間怎麼樣?
  • 行業的競爭格局怎麼樣?例如:一家獨大(最優)如茅臺;一超多強(稍差)如銀行;二分天下/三足鼎立(再次)如格力、美的、海爾;百舸爭流(最差)如建材行業。
  • 企業目前處於什麼成長階段?隨著滲透率提升,一般可分為“初創->成長->成熟->衰退”等四大階段,每個階段的企業估值是不同的。
  • 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正在或將要面臨變革?變革會帶來哪些影響?

要點:

  • 對於行業的天花板尚不明確的行業,這些行業要麼處在新興行業領域,需求正在形成,並且未來的市場容量難以估計,這類行業歷來都是偉大企業的搖籃,牛股層出不窮,要重點挖掘那些細分行業裡具備領軍地位的優秀企業——即:小行業裡的大公司。
  • 對於產業升級創造新的需求,舊的天花板被解構,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的行業。“創新”,會打破原有的行業平衡,創造出新的需求。關注新舊勢力的平衡關係,代表新技術、新生產力的企業將脫穎而出,其產品和服務將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舊的產品。
  • 對於已經達到天花板的行業。投資機會來自於具有壟斷經營能力的企業低成本兼併劣勢企業,擴大市場份額,降低產品生產和銷售的邊際成本,從而進一步構築市場壁壘,獲得產品的定價權。

反面案例:

  • 強弩之末(行業成長空間飽和,到達天花板);
  • 夕陽行業(分散的、重資產的);
  • 景氣頂點的週期股(週期股一般在高市盈率時買入,低市盈率時賣出);


二、 商業模式(好生意)

問題:

  • 企業處於產業鏈結構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
  • 企業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也就是怎麼賺錢的?
  • 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高利率、高週轉還是高槓杆?
  • 預收賬款多、應收賬款少,對下游(經銷商)話語權足夠強;
  • 預付賬款少、應付賬款多,對上游(供應商)話語權足夠強。

要點:

  • 杜邦分析法。可將企業分成三類:
  • 高利潤低週轉(關注高利潤是否有高壁壘,是否會引來競爭使利潤降低)
  • 低利潤高週轉(擴大銷售額、提高利用率、建立高效的運營機制是重點);
  • 高槓杆(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是重點);
  • 波特五力法。分析公司對上下游的議價權,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優勢,行業對潛在進入者的門檻。
  • SWOT法。分析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反面案例:

  • 贏家通吃行業裡的小公司(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環境中的小公司);
  • 被技術進步淘汰的(例如柯達相機);
  • 技術路徑踏空(新興行業、技術標準還未確定)


三、核心競爭力(定價權)

問題:

  • 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否簡單易懂、不易變化、有差異化、行業龍頭、長期保持?
  • 研發、生產、銷售三個主要環節上,哪一個環節是企業的強項,哪一個是弱項?
  • 企業的戰略是成本效率還是差異化?
  • 企業的股權結構是怎樣的?企業的管理團隊能力怎麼樣?

要點:

  • 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屬於哪一種?例如:行政特許經營或壟斷、絕密配方、創新能力、專一性、規模優勢、資源優勢、優秀管理團隊等。

反面案例:

  • 盲目多元化(主業不清晰,短期業績偏離長期目標);
  • 新產品風險(新產品投入成本巨大、風險巨大、收益不確定);
  • 寄生式增長(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和議價權,成長不具有可持續性);
  • 樹大招風(沒門檻的成功導致更多競爭,例如團購)。

四、市場壁壘(護城河)

問題:

  • 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備較高的轉化成本?是否有替代品?
  • 瞭解企業的轉化成本必須要從消費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從常識、使用習慣和商業邏輯來判斷。轉化成本不具備永久性,須結合實際情況綜合研判。
  • 企業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企業的邊際成本能不能隨著銷售規模擴大而下降?
  • 企業產品(服務)提價會不會影響其銷售量?
  • 企業的品牌效應、網絡規模效應如何?
  • 企業採取了那些措施來保持以上這些優勢(護城河)不被侵蝕?

要點:

  • 品牌效應一般具有如下特徵:具有很強的辨識度是信任、依賴和滿足感;高於一般水平的售價;是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優先購買的選擇;
  • 網絡效應通常是指企業的銷售或服務網絡,這些網絡的存在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以用戶為中心的便捷性就能產生粘性。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企業的價值也逐漸由於網絡和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放大。

反面案例:

  • 企業無利潤增長(客戶粘度和轉換成本低的行業,無利潤增長不可持續)

五、成長性

問題:

  • 企業成長模式是內部驅動還是外部資本運作?
  • 內部驅動包括:開拓新產品和新市場;挖掘老產品需求、提高市場佔有率;產品提價;降低各項成本;資本運作包括:收購兼併及重組;資產注入;
  • 企業近三年和近四個季度的主營收入、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情況怎樣?
  • 營業收入是淨利潤的先行指標,要關注:收入增長情況;主營業務的變化;主要客戶銷售額分析;主要競爭對手比較;
  • 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比例怎樣?
  • 主要分析淨利潤的水分,包括:經營性利潤(剔除投資收益、公允值變動收益以及營業外收益後的利潤);真實的淨利潤(經營性利潤-所得稅);
  • 經營現金流淨額/淨利潤的比例怎樣?
  • 主要分析收入與利潤的含金量,包括:
  • 現金收入率(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100%)
  • 經營利潤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100%)

反面案例:

  • 成長性破產(快速擴張導致現金流斷裂);
  • 淨利潤保持高增長,但是是通過降成本等手段實現,營業收入低增長;
  • 高速增長是由於行業處於成長期,而非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
  • 高速增長是由於週期行業處在景氣週期;
  • 高速增長是由非經常性損益帶來的;
  • 估值過高(估值和盈利預期的戴維斯雙殺);
  • 警惕“殺估值、殺業績、殺邏輯”。


六、回報率:

問題:

  • 企業近5年的ROE水平怎樣?
  • 企業近5年的毛利率水平怎樣?
  • 企業是否是小投入、大產出、投資回報高、資本支出少?
  • 派現募資比怎樣?分紅率怎樣?

反面案例:

  • 業績與現金流不匹配;
  • 資本支出高,融資跟不上,資金鍊斷裂。

七、安全性

問題:

  • 企業現金/市值比例怎樣?
  • 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水平怎樣?現金是否可以覆蓋有息負債?
  • 企業的商譽/淨資產比例怎樣?商譽是由兼併收購形成的無形資產。一般來說,商譽/淨資產比例越小越好;
  • 四費/收入比例怎樣?關注四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及財務費用)佔比,主要目的在於分析公司的業績驅動因素。

反面案例:

  • 有會計欺詐的公司;
  • 信息披露方面被證監會譴責;
  • 企業關鍵高管的離職;
  • 經常性的大手筆股權質押;
  • 複雜而大量的關聯交易;
  • 高管大量套現讓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
  • 突然變更某些科目的會計記賬規則;
  • 更換審計的會計事務所;

以上就是企業基本面的分析框架,可以適用於除了金融之外的大部分行業。當然,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難免有所偏頗,歡迎交流探討。

此外,專業的投資者可以通過Wind或Choice數據軟件導出上市企業歷年重要的財務數據,根據以上分析框架進行整理分析,刪選出品質好的企業,作為備選池,而且可以對企業進行A、B、C、D等級的分類,每個等級的企業可以賦予不同的倉位配置和持有周期,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如果對學習有幫助,請記得先點關注我哦~

點擊關注文探科技與財經,一起學投資和了解前沿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