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憋住的屁到底去哪了呢?首先我們先講個小笑話:一天朋友二人甲和乙一起做電梯去上班,甲上了電梯以後就一直不斷放屁因為是好朋友的關係也就沒刻意忍,乙問:“你昨天吃啥來,這個味真難聞哎。”甲不好意思的說:“吃的洋蔥。”看到乙面露難色甲也就適當的忍了忍,等下了電梯以後雖然沒再放屁但是卻打了一個大大的嗝。乙問:“咋不放屁了又開始打嗝了尼?”甲幽默的說道:“可能是屁迷路了吧,從上面出來了。”平時在公共場合如果人多的話就算是有排氣的慾望我們大多數情況下也會忍著,有時候忍一個,有時候需要忍好幾個,那麼我們忍住沒有排出來的氣去哪裡了呢,真的像上面說的會以打嗝的形式排出去嗎?平時排氣的多少或形態和健康有沒有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分析一下。

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我們平時所排的氣的品種有很多,有響的,有蔫的,有溼的,還有連環一起排出來的氣。

  • 當響的來的時候可以說是方圓好幾米內“寸草不生”,大家都會避而遠之。
  • 有的時候響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又蔫又臭的,可以說是打的人措手不及,讓人沒有一點點防備。
  • 最厲害的應該就是連環的了,給人的心裡和生理上帶來很大的衝擊力,給人帶來心裡陰影,如果在之前吃了有刺激氣味的食物,比如洋蔥或者韭菜,那麼拍出來的氣更具有殺傷力。在人多的地方由於不知道接下來排的氣是什麼類型的,往往大家都會忍著不讓其排出來。
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那麼我們忍住沒排出來的氣去哪裡了呢?

  • 憋住的氣是不會憑空消失的,一部分被憋住的氣會被腸道重新吸收,然後再經過血液循環到達肝臟,經過肝臟的進一步處理再經過血液循環進到肺部,通過呼吸排除體外。而另一部分沒有被吸收的氣會再次讓你產生排氣的感覺讓你把它排出來。是不是感覺很神奇,雖然並不像開篇說的打嗝是因為屁迷路了,但是被憋住的屁確實是有一部分經過肝臟處理以後以呼吸的方式排出去了。看來平時我們說的有屁不放憋壞肝臟並不是空穴來風啊。
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那麼有的人一天排氣的次數只有七八次,但是有的人這一天的排氣次數卻高達二三十次而且有的人排氣的味道並沒有那麼衝,但是有的人卻是臭氣熏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和健康又有哪些聯繫呢?

很少排氣

  • 可能有些人正在沾沾自喜,有些人認為我很少放屁,是不是說明我很健康。其實不是的,屁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腸道菌群的活動和新陳代謝而產生的,如果你很少排氣的話很可能是因為你的腸道菌群失調,而腸道菌群失調對於消化系統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很可能會導致便秘或者腹痛拉稀的症狀,所以說很少甚至不排氣並不是一件好事。

排氣次數過多

  • 人正常的排氣次數為每天5——15次。其實排氣次數過多有很多原因,比如吃了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食物,或者吃了容易產生氣體的蔬菜比如洋蔥或者豆類等。或者是因為飲食習慣的原因,比如吃飯比較粗沒能細嚼慢嚥等。這些原因產生排氣次數增多的情況大家不必過多的擔心,只要是單純的排氣次數增多而並沒有其他的胃腸道不適症狀的話,只要我們改變一下飲食習慣應該很快就會改善。如果除了排氣次數增多的情況還有其他的胃腸道症狀比如:腹瀉,腹脹,消瘦,便血等症狀就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了。如果排氣次數過多且以上症狀比較嚴重最好去當地醫院及時就診。
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排氣過臭

  • 排氣過臭或者有腥臭味,可能是因為飲食吃了過多的肉類或者其他一些酸性的食物或者吃了比較有氣味的食物比如洋蔥,韭菜而導致的,但是也可能是因為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血液滯留在消化道內而導致的腥臭排氣,也有可能是因為胃腸道內的細菌感染,導致的消化道出血等症狀引起的。如果平時只是偶爾會排惡臭的氣體不必過於擔心,但是如果經常排一些腥臭,惡臭的氣體的話就應該多多注意了。
憋住的屁去哪了?——論放屁與健康

通過對本篇文章的閱讀大家是不是感覺一個小小的屁居然會有這麼多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從很多細微的事情就可以關聯到我們的健康,只要你多觀察勤學習就可以體會到很多與健康有關的事情,同時也可以避免讓自己的身體受到更大的健康威脅。好了關注我讓你瞭解更多與健康有關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