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湘西,一个让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在历史记忆之中,正是湘西会战的成阻碍了日寇前进的步伐。那崇山峻岭之中藏着的是西南地区百姓的骨气。但英雄埋骨无人问,立功土地最后尝的历史总是不断上演。自抗日战争胜利75年之际,湘西才通过一条铁路,圆了到省府长沙的梦。

未通公路之前的湘西历史

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湘西一直是被人认为是一个莽荒之地,特别是到明清的时候,几户都是把一些罪犯贬谪到这里,所以在湘西地区形成了一个以土家,苗,汉等多民族夹杂的居住习俗。这里的百姓安土重迁,但也愿意去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在他们一辈子的梦想之中就是想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感受祖国历史进步的福利。

未通公路之前的湘西是一片山区,哪里的老百姓和土民基本上都是沿河而居,或者住在一个小盆地之中,他们和我们许多先祖一样,过着和古人相差无几的生活,通过土地上的劳动来获取一年的主要食物,比如种稻米与麦子。然后再通过酉水河与凤凰的码头与外界交换许多生活必需品。这样的湘西人绝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过,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从自己村到县府的路罢了。

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后面是出于抗日战争的需要,才通过人力给湘西通了一条路。这条路就叫做湘川公路,还是为了给西南运输物资而修建的,那个时候的四川号称蜀道难,但至少还是有水路自嘉陵江和长江入川的,而湘西这个地方除去山之外还是山,本来就没有路,只不过山林之中走的人多了便成为了一些乡野小道,生活在这种地区的百姓和苗民,也不知道有多少没有看见过外面的中原盛世。

交通天下之后的湘西

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在他的印象之中,沿着四川的官道往山间小路走,那条路就是湘川公路。这条路沟通了整个四川和湖南。但总体来说还是没有改变湘西落后的交通面貌,只是让人们有了一个其他出行的道路,即步行到马车的转变。

从今日我们有听说了一个很明显的故事,就是一个老人通过火车到达了湘西的龙山县,她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啊!这个老人的名字叫做杨四云,是湘西旁边兄弟省份鄂西自治州恩施来凤的人,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来凤和龙山相隔只不过十公里左右,但对于这些曾经创造历史的人来说,历史待她们何其不幸啊!活到了九十岁都没去过隔壁的湖南省,更别说在鄂西自治州的州府恩施了。

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府这是一个古老的称呼,最早应该是源自于唐代,到明清的时候发展的巅峰。因为民国离清朝不远,而当下许多出生于民国的老人都喜欢把一些大都市叫做府,就像湘西老人进吉首会说这是州府,鄂西百姓进恩施也说州府,重庆乡下人进城会说去过了重庆府,这里不是我瞧不起这些人,也并不是这些词带着贬义,而是一个时代所留下来的痕迹。我们经常可以从老一辈的口中听到关于府的概念。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在过去皇帝统治天下的时代,上了七十岁的老人上朝都可以不用拜。今天九十岁的老人杨四云在鄂西这块土地上耕耘了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来凤。从小到大九十年没去过远门,没做过火车,她害怕给儿孙添麻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其实是历史上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那一代的人过的很朴素,他们的要求也很低,但他们为了国家富强,繁荣昌盛所付出的却是最多的。

年轻时中国啥都没有,现在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却用尽了岁月

而时间到今天,湘西自长沙的铁路已经成功开通,中国铁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过去从湘西,鄂西出发走路到长沙要七天七夜,如今只要数小时了。对于生活在湘西,鄂西乃至湘鄂川渝边境千千万万像杨四云这样没有出过远门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中国什么都没有;现在什么都有了,他们却老了,“换了人间”,也用尽了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