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毒殺夏侯徽:這起“殺妻案”,背後潛藏著一場政治陰謀

公元234年,在曹魏都城洛陽城內發生了一起不同尋常的

“殺妻案”,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親手毒殺了他的原配妻子夏侯徽。雖然史書上關於此事件的記載較為簡略,但通過梳理分析相關記載,不難看出其背後潛藏著一場政治陰謀。

司馬氏與夏侯氏的政治聯姻

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而夏侯徽則是曹魏姻親重臣夏侯尚的長女。很明顯,兩人的結合是以司馬懿為代表的曹魏世家大族與夏侯尚為代表的“諸夏侯曹”集團之間一樁很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聯姻。

關於兩人的成婚時間,雖然史書並未交待,但卻不難推測。夏侯徽的父親夏侯尚於226年4月病逝,此時的司馬師18歲,夏侯徽16歲,已經符合曹魏的“法定結婚年齡”,所以兩人成婚時間當在夏侯尚病逝前不久。

司馬師毒殺夏侯徽:這起“殺妻案”,背後潛藏著一場政治陰謀

而司馬懿雖然早已成為曹丕身邊的紅人,但由於當時的曹魏仍然貫徹曹操時期留下的權力分配模式:“諸夏侯曹”集團牢牢掌控軍權、世家大族負責處理政務,雙方職權涇渭分明。所以司馬懿一直在曹丕身邊負責政務,沒有機會涉及軍務。而與夏侯尚聯姻,則打破了這一平衡,有利於其日後憑藉夏侯尚的影響力涉及軍界。

沒想到機會很快到來。226年5月,司馬師與夏侯徽成婚沒多久,魏文帝曹丕便駕崩了,司馬懿成為四個“顧命大臣”之一。吳主孫權聽聞曹丕駕崩後,興兵北伐。剛剛登基的曹睿派司馬懿統兵抵禦,司馬懿成功擊退孫權,初戰告捷。與孫權一戰,司馬懿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為其涉足軍界打下了堅實基礎。

227年,曹睿任命司馬懿屯兵宛城,並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將此前由夏侯尚負責的南方防線交給了他,同時也打開了世家大族染指軍權的魔盒。不久,司馬懿以奇兵平定了孟達的叛亂,後調任西西線,同曹真一同對抗蜀漢的諸葛亮。而隨著曹休、曹真等“諸夏侯曹”集團核心人物的相繼去世,在軍界摸爬滾打多年的司馬懿成為曹魏軍中最有實力的人物。

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馬懿如日中天。走到這一步,除了司馬懿卓越的個人能力之外,他與夏侯尚的政治聯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理來說,此時的司馬懿和魏明帝曹睿正處於“蜜月期”,其長子司馬師更應該維護好與夏侯徽之間的政治婚姻才對。但就在諸葛亮病逝的同年,司馬師卻出人意料的毒殺了原配妻子夏侯徽,將這樁政治聯姻親手破壞。

司馬師為何毒殺夏侯徽?

史書上倒是交待了司馬師毒殺夏侯徽的理由:“後(夏侯徽)知帝(司馬師)非魏之純臣,而後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意思很明白,與曹魏皇室有親緣關係的夏侯徽察覺到了司馬師對於曹魏的不臣之心,司馬師深為顧忌,最終“遂以崩”,被司馬師親手毒殺。

如果聯繫到之後的歷史,司馬師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史書記載也合情合理。但在234年這個時間點來說,此時距離高平陵事變尚有15年之久,魏明帝曹睿健在,曹魏皇室威嚴空前,司馬家族依然需要維持這樁政治聯姻。這時的司馬師就顯露出了對於曹魏的不臣之心,乃至於一定要將夏侯徽親手毒殺,親手破壞這樁政治聯姻麼?而更讓人疑慮的是,司馬師“殺妻案”並沒有對其家族造成任何影響,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司馬師毒殺夏侯徽:這起“殺妻案”,背後潛藏著一場政治陰謀

那麼是因為兩人感情不和麼?從僅有的記載來看,司馬師和夏侯徽的感情是很不錯的。“後雅有識度,帝每有所為,必豫籌畫”夏侯徽是很有見識和氣度,經常為司馬師出謀劃策,是個“賢內助”。兩人在近8年的婚姻時間內,共生下了5個孩子(全部是女孩),即便司馬師之後又迎娶了吳氏和羊氏(羊祜的姐姐),但再也沒有生育後代,這證明司馬師也不是因為後嗣問題遷怒於夏侯徽。

那麼既不是司馬師野心顯露,也不是與原配夏侯徽感情不和,那麼司馬師為何要對夏侯徽下此毒手呢?這很有可能是後人羅織的一場政治陰謀。

一場關於西晉皇位繼承的政治陰謀

關於司馬師毒殺夏侯徽的記載,只出現於《晉書》之中,並無其他佐證,是為孤證。一般來講“孤證不立”,但將這段孤證放在西晉的歷史中,卻顯得很有必要。

由於司馬師並無後嗣,其死後便將權位傳給了他的親弟弟司馬昭,最終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司馬炎稱帝后,追封祖父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親司馬昭為文帝,以示自己皇位的正統性。

司馬師毒殺夏侯徽:這起“殺妻案”,背後潛藏著一場政治陰謀

不過早在曹魏正始年間,司馬昭便將自己的次子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為後,而按照世襲排序,司馬師排在司馬昭之前,也就是說作為司馬師繼子的司馬攸同樣具有繼承西晉皇位的權力。

如果司馬炎在立嗣上沒有問題的話,就不會有司馬攸什麼事情,但司馬炎的嫡子司馬衷天生愚鈍,從各方面來看,都不具備繼承大統的條件。而齊王司馬攸則聰慧過人,歷任軍政要職,多有建樹,頗得人心,又正值壯年,於是在晉武帝晚年,大多數朝臣建議司馬炎將皇位傳於司馬攸。

雖說司馬炎和司馬攸在血緣關係上是親兄弟,但畢竟在宗法關係上已經是兩家人,何況自己又有嫡子,所以司馬炎肯定不願意將皇位拱手相讓。而司馬炎身邊的荀勖、馮紞等寵臣素為司馬攸所輕視,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便與“準外戚”賈充一門聯合,全力阻擋司馬攸繼位。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自私的。最終司馬炎將齊王司馬攸調回封國,斷絕了其繼承皇位的可能性。283年,失勢的司馬攸一病不起,很快去世。而此前堅定支持司馬攸的朝臣則遭到了政治清洗,非死則貶。不過這件事並未完結,古人講求“名正言順和蓋棺定論”,所以要在歷史記載上做一些手腳。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司馬攸的“父親”司馬師身上,於是那場發生近50年的“殺妻案”被翻了出來。

由於西晉受禪於曹魏,而司馬氏一門在篡奪曹魏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血雨腥風,所以司馬師與夏侯徽的這樁政治婚姻放在西晉來看就顯得有些政治不正確,導致與曹魏皇室關係密切的夏侯徽在西晉建立後經過景獻皇后羊氏的多次建議下才獲得了追諡。

而夏侯徽之死在當時是一個避而不談的“冷門”事件,所以這就為後人羅織政治陰謀提供了可能性,在史籍中留下了司馬師因為野心暴露而懼怕夏侯徽,最終將其毒殺的記載。這不僅讓夏侯徽與西晉成為兩家人,也讓司馬師揹負了“毒殺”妻子的惡名,從而達到在源頭上構陷司馬攸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