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圖書館與大興區委宣傳部簽署合作協議在線展覽正式上線

2019年7月20日,“首圖講壇·南海子歷史文化講座”迎來了最後一場講座——《麋鹿滄桑》,伴隨著郭耕老師的精彩講解,“首圖講壇·南海子歷史文化講座”和“古苑宸跡”特展在首圖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講座現場,首都圖書館與大興區委宣傳部簽署合作協議,並正式推出“古苑宸跡”南海子歷史文化溯源線上展覽。這標誌著,南海子文化內涵研究深度進一步深化、傳播廣度進一步擴展,首都圖書館積極拓展業務領域,豐富了館藏資源,同時助力北京本土文化的發展和建設。

講座開始之前,與會領導和嘉賓同現場200餘名觀眾,共同觀看了《南海子文化在首圖》活動回顧短片,併發布“古苑宸跡”線上展覽。首都圖書館黨委書記、代館長肖維平對南海子文化系列類活動進行了總結性回顧,大興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委網信辦主任李德剛就合作項目進行介紹。

雙方領導分別代表首都圖書館與大興區委宣傳部簽署合作協議。據介紹,未來,雙方將聯合建設南海子歷史文獻特藏專區。首圖負責收集、整理南海子的相關文獻;對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編制南海子文獻書目索引;開展南海子專題服務。大興區委宣傳部負責圍繞南海子的研究課題,協調課題單位,收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資料和研究成果的原件或複印件、掃描件。此外,首圖還將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通過開展講座、展覽、館藏資源借閱、實地參觀等活動,與大興區委宣傳部一同向公眾進一步普及南海子歷史文化,促進南海子文化縱深發展,讓更多市民瞭解北京本土文化的發展現狀。

據瞭解,南海子作為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是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上的文化高地和生態亮點,是重要的首都功能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門戶。首都圖書館和大興區委宣傳部聯合策劃推出的“首圖講壇·南海子歷史文化講座”暨“古苑宸跡”特展活動,自開展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講座直接惠及讀者千餘人,展覽觀看人次達12萬餘人。截止目前,20餘家媒體對本次活動的報道達222篇。本次活動還採用直播等手段,僅北京時間對首講和展覽講解的直播觀看人數就達4萬餘人;#南海子#微博話題閱讀量由80萬攀升至677萬。首圖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關於本次南海子系列文化活動報道的閱讀量還在持續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古苑宸跡”南海子歷史文化溯源線上展覽也於當天正式向讀者發佈。展覽首次貫穿起南海子的“前世今生”,按照時間順序分為遼、金、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共七大板塊,通過豐富的圖文等形式,結合南海子歷史研究階段性成果,既展示了昔日皇家苑囿南海子的遊幸狩獵、大閱演武、政務活動、生態保障等功能,又體現了南海子地區被打造成今朝百姓樂園。現在,讀者登陸首都圖書館官網或“北京記憶”網站,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本次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