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在過去,像《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這種以競技為主的刺激類快節奏綜藝節目佔據著主導地位。但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對快節奏的綜藝節目興趣逐漸降低。而慢綜藝節目以緩慢的節奏以及精良的製作很好的滿足了人們對於慢節奏生活的需求,慢綜藝從心理上更容易和觀眾產生共鳴。

湖南衛視作為國內綜藝節目的開拓者之一,推出的大型田園生活體驗類節目《嚮往的生活》播出後,獲得了收視口碑雙豐收。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4月10日,《嚮往的生活》官方微博放出消息,第四季已經在雲南拍攝中了,相信不久後就能和大家見面了。

《嚮往的生活》拍攝到第四季,觀眾對它的期待值依舊水漲船高,足以說明它是成功的。

作為慢綜藝的典型代表,《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其實揭示了慢綜藝獲得成功的一大要點,那就是要讓觀眾看得舒服。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節目真實

為什麼《嚮往的生活》能讓觀眾看的很舒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真實。

只有在真實性的背景下,才能讓觀眾體會到人們的真性情。這一點,《嚮往的生活》做到了。

節目裡的每一個嘉賓展現的都是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有苦有樂,有哭有笑。

在第一季《嚮往的生活》中,有一期節目組請來了黃磊的學生們,在那一期中黃磊何炅二人因為搭建蔬菜大棚出現了意見分歧,當時兩人的討論比較激烈,說話聲音也很大,把膽小的大華嚇了一跳,還以為兩個人吵架了。後來還是海清趕過來,機制的化解了緊張的氣氛,蘑菇屋又恢復了之前的歡愉。

一家人搭夥過日子,不可能永遠沒有矛盾,磕磕絆絆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小打小鬧之後大家依然和和美美,一起做飯,一起聊天,這才是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在第三季中,有一期蘑菇屋迎來了客流量高峰,那一期的飛行嘉賓有毛不易、池子、黃子弘凡、仝卓、李子璇、劉雅瑟、尤長靖,幾乎全是娛樂圈的新秀,所以黃磊對他們也不熟悉。打招呼時也只是簡單的微笑,沒有過多的話語。

後來,老狼來了之後,黃磊開心到摸肚子,臉上的表情也和剛才大有不同。

直到吃過晚飯後,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天,黃磊說道:“老狼來了,他一來,我就舒服了。因為我跟你們也不熟,我沒必要跟不熟的人費力瞎扯,所以你們進來跟我打招呼的時候我也沒有那麼熱情。”

其實黃磊在老狼來的時候就表示過自己有點不開心,因為來了一群不認識的小朋友,只能悶頭做飯。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這就是最真實的話語和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即使是錄節目,也沒有掩飾自己的不開心,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

一個人在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開心就笑,難過就哭,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情緒表達。

這,才最真實的生活。

貼近生活

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囂,每天只想著一日三餐,偶爾邀請三五好友來做客。自己下田插秧,自己下河捕魚,想要吃什麼蔬菜就去地裡自己摘,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令人嚮往的生活。

《嚮往的生活》之所以讓觀眾看的很舒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貼近生活。

最平常的生活什麼樣子?不過就是買菜時還還價,每天為了一日三餐忙碌,偶爾遛遛狗,趕趕鴨子罷了。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在《嚮往的生活》,只有勞動才能換取食物,沒有不勞而獲,沒有投機取巧。

來到蘑菇屋每一個嘉賓都或多或少解鎖了生活的新技能,有的學會了劈柴,有的學會了插秧,有的學會了怎麼快速捕魚,也有的知道了怎麼拔蘿蔔才最不費力氣。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在真實的生活中,買菜還價也算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有一次黃渤來蘑菇屋做客,點了鮑魚,黃磊何炅二人去菜場的時候問了鮑魚的價格,一顆8塊錢。由於資金有限,所以只買了三顆鮑魚,為了省錢,黃磊結賬時還和老闆還價還掉了4塊錢。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其實,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越是貼近生活,越能走到觀眾的內心深處。

貼近生活,才能讓觀眾看得舒服。

製作精良

《嚮往的生活》能夠如此成功,除了節目本身的內容真實,貼近生活外,團隊的精良製作也是大大的加分項,尤其是後期製作。

許多人都說:節目的內容讓人看的舒心,節目的後期把人逗的開心。

一些恰大好處的後期設計,會讓本身平淡的畫面變得奇趣無比。

有一期劉國樑來做客,大家都出門散步去了,所以劉國樑就偷偷躲在了門後面準備嚇唬大家,第一個進門的何老師就被劉國樑嚇了一大跳。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在這個畫面中,後期給劉國樑身後P了一個魔鬼,正好符合此時的劉國樑心裡的“小邪惡”。

明明是大型田園體驗類生活節目,可是經過後期設計後,分分鐘變成偶像劇。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不止如此,蘑菇屋的每一個家庭成員也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還有自己的潛臺詞呢。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嚮往的生活》收視口碑雙豐收:慢綜藝,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

不得不說,《嚮往的生活》的後期製作的確給節目的整體效果提升了一個檔次,怪不多有那麼多觀眾都希望給後期團隊加雞腿。

作為國內慢綜藝的代表,《嚮往的生活》無疑是成功的,而它最大的成功之處,也不過是讓觀眾看得舒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