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怎樣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覺舒服?

最近追劇《以家人之名》,裡面有3位孩子媽媽,選擇了不一樣的與孩子的相處關係,導致孩子也大不一樣:

只顧自己感受的陳婷媽媽,直接把孩子逼入了抑鬱症

媽媽陳婷,孩子凌霄:小時候這位媽出去打麻將,把妹妹丟給凌霄管;凌霄喂妹妹核桃,導致事故,大雨天,家門反鎖,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凌霄就這樣看著妹妹逝去。

事後,作為媽媽不僅不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還把整個事件怪罪在老公和兒子身上,天天鬧,家裡雞飛狗跳,最後自己拋下凌霄,一走了之。

等凌霄大了,又回來要凌霄管她,再一次遇見事故,再一次大鬧,直接將凌霄逼入抑鬱症的死角,到最後,都不知道悔改,攻擊凌霄女朋友尖尖。

哎,寫到這,覺得攤上這種媽,還是做孤兒好,不然,一輩子精神折磨。

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怎樣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覺舒服?

啥事都管的王某媽媽,逼得孩子選擇高考故意不答題,老公堅決離婚

媽媽王某,孩子齊明月:這位媽媽與現在的諸位媽媽很像,也跟《三十而已》的顧佳很像,一輩子操心命,管老公、管孩子、還管婆家和孃家,說得好聽點,就是為家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得不好聽,就是老媽子,啥事都要管,啥事都要聽她的。

最後,逼得孩子高考故意少考50分,老公也堅決給她離婚。這種媽比陳婷類型的媽稍微好點,不過,仍然是精神折磨,完全無法有丁點自己的想法。

生活在別人的意志下,也是一種人生的傀儡啊,這種傀儡還看不見、摸不著,無法反抗, 就因為這是我媽。

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怎樣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覺舒服?

啥事都不管的賀梅媽媽,孩子心中的缺失

媽媽賀梅,孩子子秋:這位媽媽最有意思,私自生下子秋,然後奔他鄉尋找生活,結果一不小心去監獄待了4年,索性就把孩子給別人了,美名其曰:真為他好。

等到孩子長大,也堅決不認回孩子,說這也是為孩子好。這在其他劇裡面是完全沒有的,也是比較新鮮,所以吃瓜者就處於一直心疼子秋的情緒中,真的蠻好的。

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怎樣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覺舒服?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相比前面兩種媽媽,我更趨向於要這種媽媽,至少沒有把我折磨成一個瘋子,偶爾我內心也會難受一下,但是不至於受長期折磨,對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

媽媽是一家人的風水,媽媽性格好,管理自己恰當,與孩子之間能夠保持恰當關係,恰當距離,孩子童年會很開心,長大後也會發展不錯。如果反之,就有可能給孩子造成成長陰影,成為孩子的負向能量。

那應該怎麼做,才是恰當關係,恰當距離呢?

1、 幼兒期間,需要貼身照顧:

一位還未出生的小嬰兒問上帝:人世間那麼辛苦,為什麼我還要奔去呢,而且一去就是好幾十年?上帝說:沒關係的,你會有一位天使媽媽,她會一直陪伴你左右。小嬰兒聽了這句話之後,開心的來到了人世間。結果,他沒想到的是,媽媽並不是批量特製的,也有好到不能再好的媽媽,也有壞到不能再壞的媽媽,遇見怎樣的,全憑自己運氣。

哈哈哈哈,確實如此。但是,嬰兒沒法選擇,我們成年人可以,我們可以選擇做一位好的天使媽媽,在孩子出生後,貼心的陪伴她/他三到五年時間,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美好,滋養她/他一生,給他們成長的力量。

2、 當孩子有思想時,需要多多遵照孩子的意見:

人的命運總是自己掌握,才會有幸福感。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自己選擇的路,即使跪著也要將它走完。說明自己選擇有多麼的重要,那是發自內心的,無需他人叮囑的,自己就會有無限動力前進的,所以,當孩子有思想時,需要多多遵照孩子的意見。

那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選擇更加準確呢?這需要我們平時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麼重要,什麼更重要。多帶孩子到處走走,多多見識,多讓孩子接觸優秀的人,讓他們的鏡像神經元反饋,自己也要變得如此優秀,那麼孩子的每次選擇,自然會趨向於一個好的方向。

3、 成年後,要懂得退出:

等孩子讀完大學後,基本就是獨立的個體了,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自己在外面打拼,這時候的媽媽應該要懂得退出,不要再過多插手孩子的工作與生活,如果你從小教會他制定目標與規劃,此時的他能夠熟練使用,那麼,媽媽真不用擔心孩子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噹噹聽眾,當孩子有困惑時,願意給你講講時,你認真的聽一聽,或者出點意見,或者什麼也不說,就抱抱孩子就可以了。

【寫在最後】

學會當媽媽不容易,學會在孩子的各階段都能當一個好媽媽更不容易,雖然不容易,因為涉及到自己和孩子,我們是不是也要去學,去研究,對吧。

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希望我們每位媽媽都是孩子的正向加油站,不要成為孩子陽光下或者精神的拖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