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你不說,我不說,我們就這樣錯過了。

一直以來,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扮演著那個沉默者的角色,總是以為忍一下就過去了,最後發現某一次的爆發,關係就走到了終點。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究竟是哪裡錯了,直到最近在熊貓書院溝通訓練營學習《有效溝通》,才發現,原來一直都沒有學會好好溝通。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溝通技巧的書籍,不否認可能會有一些效果。但是,語言不過是浮出水面的冰山,而思維才是深層的根源。往往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不會溝通,並不是不善言辭,而是源於認知偏差,常見的認知偏差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判斷。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比如“基本歸因錯誤”,我們會忽略外部的環境因素,簡單將行為歸因於人的性格和態度。在地鐵或者公交上,看到一個衣著光鮮亮麗的女子,不給耄耋之年的老人讓座。旁觀者會下意識的覺得這個女生沒有素質,不懂尊老愛幼,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她今天來例假,痛經到不行。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常見的還有“行動者-觀察者偏差”,當我們是行動者的時候,面對同一件事情,我們會習慣把自己的行為歸為外部環境,而當角色轉換為觀察者的時候,則歸因是對方性格和態度。舉個例子,自己忘記某件事會覺得是工作太忙,別人忘記就會認為是他不負責。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自利偏差“中,在進行歸因時,人們儘量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將積極的結果歸因為自己,將消極的結果歸於於環境。套用投資界的一句話:”好的投資賺錢了歸因於是自己選的好,虧錢了都是市場的不景氣。

當我們認識以及理解了認知偏差,就會明白,學習溝通的本質其實是“在減少認知偏差的影響下,用語言去達成目的。認知偏差會產生的三種常見的溝通陷阱:無辜者心理,無助著心理和受害者心理。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無辜者最常用的一句話“這可不是我的錯!”,這類心理往往會忽略掉自己的責任,把一件事的過失全部歸咎於對方;

無助者常說“這事我也沒辦法!”,他們會把自己放在一個沒有任何選擇的境地,在溝通中,消極的應對,用沉默把氣轉嫁到對方身上;

受害者的經典臺詞“這都是你造成的!”,受害者總是往壞的方向假設他人的動機和意圖,在對話中,變得不尊重和不信任對方。

作為表達者,受到這些想法和心理的驅使,往往說出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傷害彼此的感情。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下次溝通中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的想法,不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之後在開口。“我是否忽略了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我是否忽略了我們溝通的共同的目的?他為什麼會這樣做?”把自己完成從無辜者-參與者、無助受害者-行動者的角色的轉變。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即使是有壞的情緒,在溝通中也要大膽表達出你的壞情緒,不要去壓抑它。如果一味的壓抑情緒,沒表達的情緒就像短暫安靜的小蛇,總會伺機反咬一口。在溝通中會不知不覺變得過激或者沉默,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溝通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其實,所有的情緒都是人類保護自我的一種手段,壞情緒是天生的。雖然我們無法根除壞情緒,但卻可以通過學習,用語言正確的釋放情況,表達情緒,讓溝通變得順暢。當我們使用“憤怒”“傷心”“委屈”等情緒詞勇敢而平等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情緒的自動調節過程。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這也是為什麼生活中,我們看到時而吵架、時而親密的情侶感情比較長久,但那些一直相敬如賓,看似不吵不鬧的情侶慢慢就漸行漸遠。我們一直以為沉默和忍讓會讓我們走的更久,卻不知這樣反而會把對方推開。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很多女孩子喜歡讓對方猜,生活中直男有時候不是不愛你,是真的猜不出,學會運用情緒表達公式:事實 + 感受 + 願望,要本著“直接了當,不繞彎子”的原則,講出目前發生的事實,以及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受和希望對方如何做,請求對方的反饋。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在每次的溝通中,要有自己明確的目的,而不是為了戰勝對方、懲罰對方或者逃避交流。偶爾大腦不受控制的時候走上岔路的時候,告訴自己,“一旦我開始攻擊對方或者逃避交流,我就回想一遍我這次聊天的目標。”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一場成功的對話,不僅要注意自己說什麼,還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當對方在表達的時候,認同對方的情緒,重新描述他所講所述。有時候你以為的你以為只是你以為,所以,一場談話中要用自己的語言去確認對方是否想表達這個意思。比如運用“所以,你的意思是.......,是嗎?”“所以,你傷心時因為覺得我.....,是嗎?“等句子,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溝通無非三件事:說、聽、做決定。

當我們下意識去學習如何正確的表達,更好的聆聽之後,就要用對話推動最後的決策,用任務來落實決策,告訴誰,在什麼時候做什麼。

拋磚引玉,在好好說話這條路上,我們要學習的不止這些。

推薦書籍:《高難度談話》、《關鍵對話》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