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詩畫(74)

1、立 冬

作者:山人

放眼園中花木疏,金秋謝幕朔冬出。

青松鉄骨千枝翠,綠柳優柔萬葉枯。

夜冷門清可醒骨,茶醇室靜好讀書。

光風霽月約箋下,瑞雪紅梅會京都。

2、牽牛花 (之一)

作者:呆石

霜棲萬木看牽牛,

一路標高無盡頭。

不比東籬黃菊雅,

披霞點點也風流。

3、玉漏遲• 題靈山大佛

作者:劉平禮

太湖光影處, 靈山仰止, 尊前凝佇。

梵樂鳴時, 蓮瓣漸啟風住。

步步花開見佛, 九龍聚、灌頂零雨。②

撥重霧, 菩提樹下, 眾生普度。


最是笑佛能容, 奈洶湧紅塵, 佛門難御。

達賴著魔, 方丈痴迷俗務。

傾八功德聖水, 盪滌盡、凡塵汙腐。

魔障去, 祥符寺堂香炷。③


注①:無錫靈山大佛1997年建成開光,身高88米,加上3層基座通高101.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注②:據佛教典籍《本行經》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能說話會走路,天空中9條巨龍吐出水柱為之灌頂沐浴。靈山菩提大道上據此建有九龍灌浴廣場,氣勢恢宏,令人震撼。《詩經·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注③:據考唐玄奘曾駐錫靈山勝境,見此處頗似天竺靈鷲山,即派其大弟子在此興建小靈山寺,後改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就矗立在祥符寺後山麓。

4、金縷曲• 落花

詞/漁之樵

春夢須臾覺。惜芳華、飄搖易墜,一簾風惡。

更妒花顏雲橫雨,吹盡蕊珠飛落。

颭紅輕、蓋障臺閣。

瘦影千株腰扇怯,覓佳人、空谷形銷各。

香處探,今非昨。
春歸無跡行天若。任翠陰、移過瑤階,抱馥無託。

千里江南凌波路,流水香魂漂泊。

詠寂寞、長門一諾。

未識當時春消息,到而今、臥聽秋城柝。

凝思裡,是誰錯。

5、夜靜思語

作者:元力

深夜樹影靜無聲,

群星閃光人有情。

床前望空常回想,

雲間清空月更明。

6、七律• 江西婺源遊

作者:天地景泰

蒼峰橙鳥吐霞蔚,灰帽白衣嫋玉煙。

山海林濤七色染,三清昊碧巨龍盤。

彩雲金嶺明珠苑,綠水銀橋月亮灣。

美妙江山甲天下,英雄遍地繪新篇。

7、對詩聯

上聯:獨坐花溪閒釣月 (村姑詩歌對聯888)

下聯:靜觀玉兔碌傳情。(天地景泰)

下聯:群棲林岸緩歌秋。(天地景泰)

歡迎讀者繼續對下聯,來稿將於下期發表。歡迎出徵聯。

8、書畫


金秋詩畫(74)

作者:元力


金秋詩畫(74)

作者:陽光


金秋詩畫(74)

作者劉平禮:平章詠歎對聯


金秋詩畫(74)

作者: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