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我就要!我就要!”

“乖,這個你上次已經買過了啊,今天就不買了。”

“我不,我就不”說著3歲的小傢伙居然躺在了地上耍賴皮。

平時我看到的小傢伙是很可愛的,可是今天在超市裡突然發起了飆,一邊大聲叫喊一邊在地上滾動,不管媽媽怎麼哄都於事無補,沒想到任性起來這麼可怕。

朋友尷尬的朝我苦笑:“這孩子一直這樣,我都沒法了”。

最後朋友實在寧不過孩子,給孩子買了才算是把事情平息了,我努力回憶我兒子倒是沒有這樣過,很多時候他雖然也會因為我的拒絕而表現出不高興,但是從來沒有這麼耍過賴。

這種場景其實不在少數,很多地方都可能會遇見,可能是超市,可能是遊樂場,甚至可能就是隨處的某一條街道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孩子們為什麼不守規矩呢?應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呢?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兒童社會化”沒有被父母正確引導

兒童社會化(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是指兒童獲得基本運動技巧、語言能力、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概念的過程。

兒童社會化除了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等還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質等,對於兒童來說,家庭和幼兒園的培養為主要力量,其中父母的作用尤為重要,父母是兒童認識社會規則的第一位老師,而“立規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鮑姆令德對父母的教養行為與兒童發展的關係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從而得出了父母的教養和兒童發展的關係,可以用下面這張表來表明。

其中“要求”是指父母對於孩子是否建立了標準(規矩)和標準的合格度,而“反應性”則是孩子接受和對於標準的敏感度。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的要求程度和孩子的遵守情況。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根據這兩個維度,鮑姆令德把父母的教養方式分成了四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忽視型。

權威型:父母對待孩子民主、理性、耐心等等,對於孩子的良好行為及時給與鼓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給與合理的限制,並幫助孩子達到相對應的標準,這樣的孩子社會能力比較強。

專制型:這類型的父母對於孩子比較專政,禁止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且有時候還做出會不近人情的現象,這樣的孩子相對負面情緒比較多。

溺愛型:這類的父母給與了孩子太多的愛,以至於忽略了孩子的社會化任務,從而導致孩子自控能力非常差。

忽視型:父母對於孩子漠不關心,好壞都無所謂,放任孩子自由成長,這類的孩子學習和自控能力都相對差。

各位父母可以參考一下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呢?從而瞭解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哪裡出了問題,是太對過於溺愛還是忽視從而導致孩子的社會化能力差,自控能力差。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無意識的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果你並不是上面提到的溺愛型或者忽視型,在生活中感覺自己對孩子也是蠻嚴格的,但是孩子還是出現了不能自控的情況,不管是家裡還是公共場所,那麼可能是你在無意識中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強化指通過某一事物增強某種行為的過程。

1.正面直接強化:給與一種認可的回應或者鼓勵。

比如剛開始提到的情況,小傢伙通過不停的哭鬧來要求媽媽給自己買東西,最後媽媽妥協了,這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正面的強化,強化了他通過哭鬧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行為,雖然這種方法對於父母來說不是好的行為,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不錯的方法,並且他們還會因為每次的不同的情況適當增加或者減少自己發揮的度。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2.處罰不得當:本來是想控制某一行為反而側面刺激了這一行為的增長。

舉個例子一天放學,從幼兒園回來的天天突然說出了一句髒話,媽媽很生氣,直接讓孩子去罰站,其實媽媽原本可以細心的問孩子跟誰學的,這是不好的詞語以後不要再說了,大家都不喜歡的,可是媽媽沒有,而是選用了不恰當的處罰。

而天天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只知道媽媽好像不喜歡這個詞語,但是至於為什麼卻不明白,由於逆反心理,他開始不停的說,就算媽媽多次強調禁止說,他還是我行我素,可能有的時候他當著媽媽的面不說了,但是背後還是會說。

這就是不合理的處罰刺激了孩子的自尊逆反心理,反而助長了這一不良行為。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3.無概念的培養:偶然間的自己沒當作一回事的行為,從而助長孩子的不良行為。

仍用例子來說明:一般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做什麼都是可愛的,而父母又很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會強加干涉,比如孩子第一次學會用假哭來威脅父母,父母只看到了可愛,覺得孩子小很萌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於是並沒有制止孩子的行為,而是順從了。等父母真正意識到這是個問題的時候,多半孩子已經習慣這種不良行為。

不管是哪種可能方式都在告誡父母們,教養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及時分辨事情的本質,以及父母的處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暫停強化”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以上在兩個大的方面分析了發生這種事件的可能情況,可能是父母對於孩子本身的管教不當,也可能是父母在無意識中加強了孩子的不良行為,面對種情況的發生父母不防嘗試一下“暫停強化”。

暫停強化是指強化階段的暫停,好的行為或者是壞的行為都被暫停,好的強化還是壞的強化都被瞬間撤銷。

暫停強化也可以理解為暫時隔離,就是把孩子單獨隔離開。

  • 具體方法:在孩子產生了不良行為時,把孩子放到一個無聊的環境中,冷靜幾分鐘,然後再讓孩子出來好好交談。
  • 開始:最好是不良行為發生後立刻開始,並且要跟孩子溝通好是因為什麼而隔離孩子。
  • 環境:不要是孩子的房間,不要是孩子喜歡的環境,可以是衛生間也可以是一把高椅上,越無聊越好,目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沒勁,無聊,如果是在玩具堆裡隔壁,那對於孩子就是獎勵了。
  • 時間:可以是幾歲對應幾分鐘,也可以是自行制定,但是不要超過10分鐘。
  • 隔離後:和孩子多溝通,給與孩子關愛。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可能是“兒童社會化”沒有被正確引導

暫停隔離可以不需要任何武力或者打罵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需要長期堅持這種行為,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孩子會不配合,父母不需要解釋太多,只要堅持執行,強調孩子耽誤的每一分鐘都要加到隔離時間裡並且照做。

在公共場所的時候可以視環境而選擇隔離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是無聊的地方。

結束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一味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社會化能力低,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並且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不要著急,火氣一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也不要為了自己耳邊清靜就給與錯誤的回應,要及時的想到自己的處理行為可能造成的不良結果,堅持在生活中給孩子合適的標準和規矩,從而讓孩子更優秀的成長。

參考文獻: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第6版) (美)查爾斯·H·扎斯特羅著

《救助父母-處理兒童日常行為問題實用指南》林恩·克拉克著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周念麗著

#育兒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