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譯」銀幕傳情,與著名配音大師尚華對話

[上譯]銀幕傳情,與著名配音大師尚華對話。


「上譯」銀幕傳情,與著名配音大師尚華對話


尚華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國家級優秀藝術大師,曾出演過多部話劇,並參加了數百部影視作品配音:《虎口脫險》、《勝利大逃亡》、《大獨裁者》、《虎虎虎》、《加里森敢死隊》、《野鵝敢死隊》、《卡桑德拉大橋》、《追捕》、《世界的心》、《騎兵第一軍》、《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國家利益》、《啊!野麥嶺》、《總統佚事》、《得克薩斯州的巴黎》、《孤心血淚》、《角鬥士》等等。

問:“您認為優秀的配音演員要具備哪些條件和素質?”

答:“我想對於一種職業首先應該是‘愛好’,你不從心底裡去喜歡它,你就不能夠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這樣又怎麼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呢?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不斷地把學習,尤其是要學習那些比較有成就的藝術家身上的優點。”

問:“您認為配音愛好者能夠成為專業的配音演員嗎?應從何入手?”

答:“能,因為我在做配音演員之前就是一個話劇演員,帶我入這行的是我好朋友也是觀眾朋友們都喜歡的著名配音演員——邱嶽峰,那個時侯我們國家的譯製片配音也是剛剛起步,大家都沒什麼經驗,所以我們都是初學者,都是從工作中逐漸積累的經驗。至於初學者嘛!首先應該是掌握熟練的普通話,然後就是要加強自己的語言表現力,而且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問:“是否所有的配音演員都要從模仿開始?請您談談模仿給初學者帶來的益處和弊端。”

答:“模仿還是可以的,李揚就是從模仿邱嶽峰開始的,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配音演員。模仿可以給初學者帶來一個很好的依託,這樣可以讓初學者不至於摸不著門路。但是還是不主張過分地模仿,畢竟要做好配音這項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理解和創造。”

問:“你認為怎樣才能克服在話筒前的緊張?請您談談在運用話筒時的經驗和技巧。”

答:“緊張是開始階段的必然過程,我開始配音的時候也是很緊張的,但要是熟悉人物的整體的感情和語言節奏就能掌握好口型,把這些掌握了以後就不會太緊張了。至於運用話筒的技巧方面嘛!還是要靠多多實踐的積累。”

問:“在拿到一個新本子時,怎樣才能更快、更準確地把握人物感覺和語言基調?請您談談您一般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答:“這個首先是要一遍又一遍地看原片,原片是掌握人物的根本,而且我會把劇本讀很多遍,仔細分析人物的每一句話,想一想他為什麼會說這句話,這句話應該怎麼說,而且在我配音的時候我都是把稿子背下來。這樣就在錄音之前有了充分的準備。”

問:“請你談談一名配音演員在一部片子中配多個角色時,人物的語言刻畫應從何入手?您是如何給自己的聲音造型以適應不同的角色的?”

答:“這一點還是應該從原片下手,還是那一點要反覆地觀看原片,仔細地分析原片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語言基調,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徵。至於聲音造型的問題也是根據人物的特點來的。”

問:“請您談談在掌握、處理口型時的經驗和技巧。”

答:“這一點談不到什麼經驗,我們原本在工作當中都是經過一點點磨練所行成的。如果說真的是有什麼技巧嘛!那就是要跟原片人物的情緒調動自己的情感,這樣來掌握口型就不是一見困難的事情了。”

問:“請談談氣息在配音時的重要性,您在創作中有哪些體會?”

答:“氣息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物關會說話而沒有氣息那顯然不能使人物鮮活。氣息在配音當中有兩種,一種是話和話當中的氣口,比如在我配音的《虎口脫險》中的指揮家時,在說話當中就有很多氣口,因為法語的語速特別快,而且口型很碎,所以就要注意這些氣口的掌握。另外一種就是在有比較大的情緒變化的時侯,比如說很驚訝的時侯人就會倒吸一口氣,這樣的氣息也是應該注意的。”

問:“在處理有較大動作的臺詞時,您是通過什麼手段使聲音聽起來真實可信的?”

答:“在這種情況下就對配音演員的要求比較高了,因為配音演員在話筒前面不能夠像演員那樣做那麼大的動作。這就要求配音要有比較強的基本功,有了這一點在能夠跟著人物感覺走就能基本的掌握了。”

問:“您認為當配音演員理解人物與譯製導演有分歧,該如何解決?”

答:“在我們廠的工作當中很少發生這種分歧,不過即使發生這種情況我們也是要根據原片人物來確定。”

問:“您認為在配音中自我與角色是怎樣的關係?是完全放棄自我貼近角色,還是在原片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理解和創造?”

答:“貼近角色是配音演員必須做的,可以允許在不違背原片人物的基礎上,有一定自己的創造,但是這種創造只是細微的,不能偏離人物。”

問:“您認為配音和表演一樣需要體驗嗎?那麼配音演員的體驗和原片演員的體驗是如何和諧統一地表達出來的?”

答:“當然需要體驗,配音演員的體驗是在原片演員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因為在原片演員拿到劇本的時候他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體會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而配音演員則是根據原片演員所表達出來的人物性格來體驗這個人物。”

問:“您認為聲音太有特點,對配音演員來說是優勢還是束縛?配音演員是否一定要能夠變化自己的聲音呢?”

答:“變化自己的聲音只是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之內進行的。至於聲音特點的問題嘛!我覺得這是一種優勢,因為這就好像演員的外在形像一樣,有的時候會給塑造人物帶來一定的幫助。

問:“配音演員一定要懂表演嗎?為什麼有的配音演員只能演卻不能給自己扮演的角色配音呢?

答:“還是應該懂得表演,我在到廠裡之前就做了很多年的話劇演員,我個人體會有表演的基礎會給配音帶來一定的幫助。但是也是很多好的話劇演員是沒有學過的表演的。至於演員配音的問題,還是要看這個演員在這方面有沒有很高的靈性。因為配音畢竟和表演有著一定的區別。”

問:“現在很多譯製片都會請當紅的明星來配音,他們大部分都沒有受過專業的配音訓練,效果也參差不齊,您對此會怎麼看?”

答:“我個人覺得這只是一種商業上的操作。”

問:“配音創作是在原片演員表演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有嚴格的制約性,但又不乏其自身的創造性,您認為這些創造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畢竟譯製片是把別的國家的語言改變成我們自己的漢語來表達,這就是一種創作啊!而且有的好的譯製片是可以給原片增色的。比如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邱嶽峰的配音,就是因為他的配音能使原片更加地有色彩。”

問:“您是如何處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影片中人物語氣的?”

答:“這還是要多看書了,瞭解不同民族的語言特點和民族的性格,比如說日本的婦女說話就會很輕,很有禮貌。所以很好的文化底蘊是一個好的配音演員重要的基礎。”

問:“您認為故事片與動畫片在配音創作中有什麼不同之處?”

答:“動畫片的配音要比故事片更加誇張一些。”

問:“您是如何看待內地配音與港臺配音風格上的差異及各自特點的?”

答:“我基本不太看港臺片,文化背景不一樣的事情也沒有辦法做評價。”

問:“您怎樣看待中國現今的譯製片市場?現在很多人只看原聲片,您認為導致譯製片市場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主要還是譯製隊伍的問題,要從譯製隊伍入手改變現在的譯製片的製作現狀,下大力量創作出更多的精品,我相信如果有了精品觀眾還是喜歡看譯製片的。”

問:“您是從什麼時侯開始從事譯製片配音的?您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

答:“我是1950年8月份從話劇舞臺上下來加入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至於第一部片子嘛!我現在還真是記不太清楚了。”

問:“您最喜歡自己塑造的哪個角色?為什麼?”

答:“沒有說特別喜歡哪個角色,我覺得幾乎每個角色都會有不能讓我滿意的東西。很多觀眾都比較喜歡我在《虎口脫險》中配的指揮家。”

問:“一些剛剛起步的年輕配音演員會受到很多侷限,業務不熟練、年齡的限制等等,您認為他在今後的實踐中應注重哪方面的學習和提高?您對他們還有什麼忠告嗎?”

答:“要想做好一個配音演員還是要多看書,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特別是要多看好的外國文學作品,不能浮躁。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困難,但是要相信自己,不要受一點挫折就氣餒。”

問:“您如何看待中國的譯製片教育?您有什麼建議?”

答:“要注重生源的質量,不過這種個人的特點不應該凌駕人物之上。”

問:“請您談談在配音創作中,配音演員是如何與對手進行交流的?”

答:“雖然我在配音的時候是看著畫面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手的語言來進行交流,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沒有這種交流就很難使得‘戲’連貫。”

問:“觀眾往往把一部譯製片質量的優劣歸結到配音演員的創作上,您對此怎麼看?如果說配音只是譯製片創作的一部分,那麼譯製片創作的其他組成部分(例如:翻譯、導演、錄音、配音等)對譯製片的創作有什麼影響?”

答:“當然觀眾最直接能夠感覺到的就是配音演員的配音,所以自然就會把譯製片的好與壞都歸結到演員身上。在譯製片的創作中每一部分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譯製片的翻譯,我們的老廠長原來就一再強調翻譯的重要。劇本翻譯得是否精彩是一個譯製片的成敗的關鍵。”

問:“錄音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技術工作,更是譯製片藝術創作的重要一環,您認為錄音師對配音演員塑造聲音形象有什麼幫助?”

答:“錄音師是相當重要的,比如說配音演員的戲已經到了,可就是聲音不夠渾厚,錄音師就可以通過技術上的手段對聲音稍做調整,這對配音演員是有很大的幫助。”

選自《銀幕傳情——與中國當代譯製片配音演員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