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Dr.魏怒懟腦開發機構,直言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 第二季”自2.15日開播以來,牽動著“腦粉們”的心。從最初的百人選拔,到殘酷的層層淘汰晉級,各路腦王各顯神通。

最強大腦Dr.魏怒懟腦開發機構,直言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我們的“老朋友——魏叨叨”Dr.魏。熟悉他的“腦粉”都知道魏叨叨的一句經典口頭禪:“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被圈粉眾多。他始終堅持科學標準給選手打分,成為觀眾心目中的“科學男神”。

最強大腦Dr.魏怒懟腦開發機構,直言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已為兩個女兒父親的魏叨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有自己的心得。

Q:真的會有時間陪女兒玩耍嗎?如何平衡家庭,事業和學術?

A:所有人都需要這麼平衡家庭和事業,我不覺得自己更特殊。我在北大工作十個小時,回家我花3、4個小時陪孩子們玩,累?累不是正常的嗎?

我最近很有成就感,因為女兒的英語在我的短期干預下有提升,因為我用上了腦科學的奇技淫巧,藉助了語言學習和記憶的套路。

Dr.魏還給出了科學育兒的建議:第一兒童腦科學,理解孩子的大腦發育;第二是發展心理學,瞭解孩子的心理發育。

過分的push孩子的成長,超前學習並不能達到智能開發的作用,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科學化的引導教學才是正解。

最強大腦Dr.魏怒懟腦開發機構,直言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記憶能力認知上,更需要根據孩子記憶上的特點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兒童在記憶上顯示出如下的特點:

1、記得少、忘得快

兒童記憶的範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擴大和延長。寶寶剛學會的兒歌如果不復習很快就忘了。

2、記憶缺乏目的性

兒童的記憶大多隻對形象鮮明的對象,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能記住。要年幼兒童將記憶專門作為有目的活動是困難的。

3、記憶方法呆板

兒童由於受知識和經驗的限制,無法進行事物的理解和分析,大多隻能靠單純的機械式記憶。

4、記憶不精確

孩子初期的記憶是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方面。

8個良方

1、利用遊戲

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歌德的話正好說中了幼兒的記憶特點。明智的家長讓孩子在玩中學、玩中記。

您只要想想“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覺早早起……”這樣的拍手歌,就不難想像,利用遊戲就能讓孩子無意間記住多少東西了。可以訓練幼兒記憶力的遊戲很多,如說歌謠、講故事、猜謎語、唱兒歌等等。

2、明確任務

粑粑麻麻自己可能也不記得走過無數遍的樓梯是多少臺階。但如果跟孩子說:“數數樓梯有多少臺階,星期天好去告訴姥姥。”孩子準會記牢。

給孩子講故事,先跟他說:“媽媽講個故事,回頭你再講給爸爸聽。”這也能促使孩子記好您講的故事。為什麼?

就是因為明確了任務。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可以提高大腦皮層有關區域的興奮性,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因而記得牢。

3、充分理解

什麼算理解?就是新知識與腦子裡原有的知識經驗“掛上鉤”。一旦掛上鉤也就容易記住。因此,可以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使他學的新知識與腦子裡的舊知識建立聯繫。

比如,孩子記“乘法口訣表”,你可以啟發孩子理解“乘數不變,被乘數增加‘1’,積就增加一個乘數”的道理。這樣,他就藉助已有的加法知識很快記住了乘法口訣。

4、附加意義

要記的內容有意義,您可以讓孩子在理解後再去記。如果是一些沒有意義聯繫的材料呢?您可以引導孩子給要記的材料附加上“意義”。比如:

假想法。要讓孩子記住富士山海拔12365英尺,就可以把富士山假想為“兩歲”的山,即前兩位數想成12個月(為一歲),後三位數想成365天(為一歲),這樣一假想很容易記住。

諧音法。馬克思於1818年5月5日誕生。要記住這個日期,可以諧音為:馬克思——要發一一要發(1818)打得資本家嗚(5)嗚(5)直哭。

形象法。記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

比如讓孩子記阿拉伯數字,可以想象:1像鉛筆細長條,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隨風飄,5像魚鉤來釣魚,6像豆芽咧嘴笑,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9像勺子能吃飯,0像雞蛋做蛋糕。

歌訣法。比如,“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整不差”的歌訣,可以幫助孩子很快記住哪個月份是31天。

推導法。孩子是4月份的生日,媽媽是5月份的生日,爸爸是6月份的生日。孩子只要記住一個人生日的所在月份,加以推導就全記住了。

5、巧用時機

不同時間學的東西,記的效果不一樣。研究表明,人在入睡前學的東西記得好。因為學後就入睡,不再有別的東西來干擾,使大腦有一個很好的自行鞏固記憶的過程。因此,睡前故事、謎語、歌謠等,不妨在孩子臨睡前講給他聽。

6、多重感官記憶

有個實驗,以10張畫片為材料,單憑聽覺記的效果為60%,單憑視覺記的效果為70%,而視、聽覺和語言活動協同進行,記憶效果為86.3%。這是因為多種感官參與識記活動,可以在大腦皮層建立多通道的神經聯繫。

7、反覆強化

明朝有位很有學識、記憶力很強的人名叫張溥,他鍛鍊自己記憶的方法是:一篇文章,先讀一遍,再抄一遍,如此反覆7次,然後燒掉,從而使他博聞強記。張溥所用的就是反覆強化法。至於幼兒因其記憶保持的時間短,就更需要經常強化,以鞏固記憶了。

8、系統歸類

記憶應該是能記善憶。有的寶寶知道和記憶的知識不少,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無法自如地調動出來,只能紙上談兵。那是因為他沒有把記在腦子的東西系統地歸類,整理得井然有序。

比如,孩子學了一定數量的字,你可以幫助他按字形或讀音歸類,以後再學,繼續歸入相應的類別。這樣,系統地存在腦子裡就容易回憶起來。總之,“存”在腦子裡的東西系統性越強,到時侯就越容易“取”出來。

最強大腦Dr.魏怒懟腦開發機構,直言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0-6歲大腦發展最關鍵的時期,需要每位父母都能在孩子發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譜的腦與認知科學知識,要不斷地去平衡,你需要去權衡利弊,儘量去做到利大於弊。育兒即育己,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斷更新認知,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