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漢朝有很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后,比如呂后,竇太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她叫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她在位三十八年,為漢武帝育有一男三女。

衛子夫原本只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在一次偶然中被平陽公主的弟弟漢武帝劉徹看中,並被召入宮中,之後不久被封為夫人。

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大概又過了十年,被冊立為皇后。之後執掌後宮三十餘年,把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令漢武帝得以無擾於後宮瑣事,為開創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

可惜後來在“巫蠱之禍”中不堪受辱,自殺身亡。再後來,在經歷一系列的撥亂反正之後,漢宣帝劉詢登基掌握大權後,追尊自己的曾祖母衛子夫為思皇后,“思”,即成為衛子夫的獨立諡號。

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衛子夫十分受漢武帝寵愛,其家人都升官進爵,縱覽漢武帝一朝,更無誰能獲此殊榮。衛子夫美貌,為人大度,從不妒後宮嬪妃,在其掌管後宮後,受寵卻不幹內政,將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

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為大漢征戰四方,是大漢柱石,立下赫赫戰功卻不持功而驕。衛子夫又為漢武帝生下皇長子劉據。於是衛子夫格外受寵,迎來一生中最驕傲的歲月。

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漢宣帝為何要為其曾祖母衛子夫為“思皇后”呢?

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漢宣帝在給衛子夫定的諡號為“思”,也有一定的深意。

在古代評價婦女時,主要是以道德作為評價標準,類似“武”這樣的字幾乎不會成為后妃的諡號,一般來說,通常為“恭”“孝”“德”這樣的字眼。

而“思”字解釋起來則有些麻煩,在《史記正義諡法解》中記載為: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追悔前過曰思;在《後漢書皇后紀》中特別解釋為:謀慮不愆曰思。宋代蘇洵在做《諡法》:謀慮不偕曰思,念終如始曰思。

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可以說,以“思”為諡號,意義並不是特別好,感覺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

如果很難理解的話,其實結合衛子夫的兒子,漢宣帝的祖父劉據的諡號,應該有一個更好的比較,漢宣帝即位之後,也同時給劉據諡號,追諡為“戾”,從這個字,也能看出不是一個很好的諡號,關於“戾”,在諡法中解釋為:“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也就是說,漢宣帝的意思是,劉據在巫蠱之禍當中,有做的不對的地方,畢竟起兵造反不是什麼好事。

漢宣帝幼年也因為巫蠱之禍遭受不少的磨難,因此即位之後,對於自己的祖父與曾祖母是心懷一定抱怨的。

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完整諡號的皇后,最後卻含恨自盡

衛子夫在當皇后的時候為人謙虛,順從帝意。同時也告誡家人,要注意言行。後來巫蠱之禍起,衛子夫以死明志。一代賢后就這樣結束了她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