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01

大家好哇,我是執筆。

今天凌晨,突然一則消息讓我悲痛不已。

據美國媒體報道,一架直升機1月26日早晨在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薩斯市墜毀,造成5人死亡。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其中包括,美國籃球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

還有他的二女兒——13歲的Gianna。

Gianna才13歲!

科比才41歲!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執筆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

翻開科比的最後一條推特,是祝賀詹姆斯得分超過自己。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繼續讓比賽前進@ 詹姆斯。對你充滿敬意,我的兄弟 #33644#」


好友加索爾發推:

「沮喪無法表達我現在的心情,我的大兄弟,我真的無法相信這一切。」


博阿滕寫道:

「不,這個不是真的,安息吧國王,我們會想念你的。」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網友們不能接受這個噩耗。


我的青春真的沒了,大晚上的。


多希望是假的啊。


希望一覺醒來是報錯了。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世界從此少了一個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


02


科比的一生,是不屈強者的一生。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科比的職業生涯隨湖人隊5奪NBA總冠軍(2000年-2002年、2009年-2010年)。

榮膺1次常規賽MVP(2007-08賽季)。

2次總決賽MVP(2009年-2010年)。

4次全明星賽MVP(2002年、2007年、2009年與2011年)。

與鮑勃·佩蒂特並列NBA歷史第一。

共1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

1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

1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科比是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生涯贏得無數獎項,突破、投籃、罰球、三分球他都駕輕就熟。

幾乎沒有進攻盲區,單場比賽81分的個人紀錄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瘋狂的得分外,科比的組織能力也很出眾。

經常擔任球隊進攻的第一發起人。

另外科比還是聯盟中最好的防守人之一,貼身防守非常具有壓迫性。

2016年4月14日,科比·布萊恩特在生涯最後一場主場對陣爵士的常規賽後宣佈退役。

2017年12月19日,湖人主場對陣勇士,中場時刻為科比的8號和24號2件球衣舉行了退役儀式。


03


科比那麼為什麼那麼受歡迎?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不單是因為他很強,NBA強者很多。

不只是因為技術美如畫,因為NBA球風華麗的也有不少。

是因為他對籃球單純的摯愛,他對勝利變態的執著。

因為他的曼巴精神:專注,永不言棄。


看看他是怎麼說自己的:


1、找到終極使命那年……我13歲


「13歲那年就已經完全明確了。

我的動力就是我對比賽的熱愛,對挑戰的渴望。

看到魔術師、喬丹在場上那些難以置信的動作,我會問自己:我能達到那樣的水準嗎?

我不知道,但我應該去找到答案。我想,正是這種好奇心帶我啟程。」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2、世界……都是我的知識庫


「但13歲的時候,我並不懂這些,只知道籃球是最重要的東西。

我無論做什麼,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看書,不管是跟誰交流溝通,我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籃球運動員。

一切只為一個目標,在這樣的世界觀之下,整個世界都成為我的知識庫,讓我精益求精。

因為我知道自己需要尋找什麼。」


3、高中的同齡球員……都是我的獵物


「13歲的時候,我給自己列了一個殺人名單(kill list)。

以前《Streets&Smith》雜誌總會做一些籃球運動員的排行榜,在那個榜單前排上是從來找不到我名字的。

我記得我是被排到57名,於是我就記下排在我前面所有人的名字,等到AAU聯賽開打,我就開始狩獵,一個接一個幹掉他們。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這就是我高中給自己的任務,戰勝所有排在我前面的人,就這麼簡單。

我在高中的好勝心也分階段。

13歲時,我還很有耐心,不會擅自挑釁誰,在場上,我觀察對手的長處和弱點在哪裡,看他們的比賽態度,是玩玩而已,還是靠天賦打球,還是真的有思想有努力。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在比賽中,我則會刻意磨練自己的弱點。

你知道,夏季比賽場次很多的,我們根本沒什麼紮實訓練的機會,那我就在比賽中練習左手幹拔跳投、禁區被打什麼的。

等到17歲的時候,我的弱點已經越來越少了,再面對我在13歲定下的獵物,就突然發現他們竟然那麼菜了。」


4、提升自己……真要下很大的苦功


「提升能力,是一個複雜的策略問題。

你要研究腳步、研究球場幾何空間、找到各種觀察角度。

還有球場上的各種進攻點,結合自己的打法,找出提升效率的辦法。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比如,在翼位進攻很常見,但要如何找到最高效的進攻角度,如何觀察防守者的腳步,研究他們的情緒、習慣、弱點,如何看懂和改變比賽節奏,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


「然後還要去研究籃球之外的領域,看看樂團指揮、賽車手、演員是怎麼工作的,精神狀態又是怎樣的。


看得越多,就越能看到本質,並把學到的這些東西應用到我自己的工作裡。我的天,這真的得下很大的苦功。」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03


無論是對待籃球,還是生活。

他總是想做到最好,意外離開或許是他最不能容忍的結局。

我想,遭遇不測時,他心裡想的是:

我不畏懼離開這個世界,也不貪念這個世界的繁華似錦,貪念這個世界的燈紅酒綠。

我憎恨的是,我還有很多思想和偉大沒有向你們展示,卻已經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我不甘心。


科比走了,但曼巴精神永存


不曾向傷病低頭,不曾向年齡低頭,不曾向世界低頭,但是卻最後不得不屈服於命運。

這或許才是科比最大的無奈和悲劇吧。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但,執筆還是要向天吼一句:

這不該是一個鬥士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